第56章 韬光养晦

关灯
知林家与杭州赵氏并无生意往来。

     寒暄片刻,钱管事道明来意。

    原来那赵世荣是杭州大盐商,家资巨万,却常被诟病为“铜臭满身”。

    近日得闻林砚词名,便动了心思,想重金请林砚为其即将落成的别院题写一首诗词,或为其母亲寿辰作一篇贺寿词,欲借此装点门面,附庸风雅。

     “我家老爷久慕公子才名,常言道‘千金易得,一字难求’。

    若公子肯挥毫泼墨,润笔之资,必定让公子满意。

    ”钱管事说着,示意小厮将礼盒呈上,打开一看,竟是两锭十足纹银的雪花官银(约百两),以及一套价值不菲的湖笔徽墨端砚宣纸文房四宝。

     林砚只看了一眼,便婉言谢绝:“钱先生,赵老爷厚爱,安之心领。

    然诗词乃抒发性情之物,非为金银所能驱使。

    安之才疏学浅,近日更觉文思枯竭,实难应命。

    且为宅院题诗、为长者贺寿,皆需应景合宜,安之未曾见过贵府园林,亦未睹老夫人慈颜,不敢妄自下笔,恐有负赵老爷期望。

    厚礼万万不敢收,还请先生带回。

    ” 他语气温和,态度却坚决。

    一来他不愿自己的诗词成为富商装点门面的工具,二来更深知此例一开,日后必有无数类似请托,烦不胜烦,且极易授人以“鬻文获利的”话柄,于清誉有损。

    三来,对方是盐商,身份敏感,牵扯过深并非好事。

     钱管事显然没料到会遭如此干脆的拒绝,愣了一下,又再三劝说,许诺可再加润笔,却都被林砚以同样理由温和而坚定地回绝。

    最终,钱管事只得悻悻然带着礼物离去,脸色颇有些难看。

     处理完这桩事,林砚揉了揉眉心,深感这名气实是一把双刃剑。

    刚回到书房想静一静,却听见院外传来一阵熟悉而略显亢奋的说话声。

     “……岂止是璞玉?简直是荆山之和璧,隋侯之明珠!稍加雕琢,便光华万丈!老夫早就看出此子非池中之物!” 林砚走到窗边一看,竟是多日未见的家庭教师周启文周先生。

    他正与府里一位账房先生站在廊下,说得眉飞色舞,唾沫星子几乎要溅到对方脸上。

     “当初他病愈之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