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生活的微光

关灯
肋下的隐痛像一根细小的刺,时时提醒着陆平练习“猛虎硬爬山”时需要更加谨慎和“顺其自然”。

    这反而让他对“松沉”和“协调”的体悟更深了一层。

    他不再执着于招式动作的“像不像”图谱,而是更注重身体内部的感受是否“顺”和“通”。

     这种心态上的微妙调整,如同投入池塘的石子,涟漪渐渐扩散到了他生活的其他角落。

     面馆的工作依旧繁重油腻。

    水池里的碗碟似乎永远洗不完,老板的催促声也依旧刺耳。

    但陆平发现,自己应对的方式悄然发生了变化。

     以前,面对堆积如山的碗碟,心里会不自觉地升起一股烦躁和抗拒,动作也带着一股生硬的怨气,越洗越累。

    现在,他尝试将洗碗也当作一种“练功”。

    沉肩,放松手臂,感受水流冲刷碗碟时指尖的触感,体会手腕翻转时那种细微的协调用力。

    腰背虽然依旧酸痛,但他不再无意识地佝偻着对抗,而是试着微微调整重心,让力量更均匀地分布,找到一种相对“省力”的姿态。

    虽然无法完全消除疲惫,但那种被工作压得喘不过气、心生怨怼的感觉,确实淡了许多。

    效率似乎也无形中提高了一点,码放碗碟时动作更稳当,破损率降低了。

     老板看在眼里,没说什么,但某天结算工钱时,多塞了二十块钱给他,含糊地说:“…这个月辛苦。

    ”陆平愣了一下,默默收下。

    钱不多,但传递的是一种微妙的认可。

     与邻居王婶的关系也缓和了不少。

    以前王婶总说他“不务正业”,现在看他气色好了,身体也结实了,态度也软化了。

    有次陆平下班回来,看到王婶正费力地把一袋刚买的米往屋里拖。

    他下意识地走过去,也没说话,蹲下身,学着练拳时发力的感觉——腰背挺直,沉肩坠肘,双手抓住米袋两角,腰腿同时发力,一个顺畅的“起”劲。

     “嘿!”不算很重的米袋被他稳稳地提了起来,送进了王婶屋里。

     “哎哟,谢谢啊小平!”王婶有点惊讶,随即笑道,“这劲儿,真可以!看来你那拳…没白练!” 陆平只是笑了笑:“顺手的事。

    ”心里却有一丝暖意。

    这力量,不是为了击打,而是为了帮助。

     最让他自己都感到意外的是,面对那些曾经让他烦闷的闲言碎语,他的心态也平和了许多。

     一天中午,他在面馆后门短暂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