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拳在生活

关灯
当陆平平静地告诉小刘,他决定留下时,小刘瞪大了眼睛,像看怪物一样看着他。

     “平哥!你傻啊?三千五!暖气!省城!在这破地方洗一辈子碗?”小刘恨铁不成钢地嚷嚷。

     陆平只是笑了笑,拍拍他的肩膀:“人各有志。

    祝你到省城发展顺利。

    ” 老板得知后,眼神更加复杂,但没说什么,只是第二天结算时,又默默多塞了十块钱。

    陆平坦然收下。

     留下的决定,像一块投入心湖的石子,激起的不是涟漪,而是一种奇异的沉淀。

    外在的压力(离开的诱惑、他人的不解)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加纯粹的内驱力。

    练拳,不再是为了填补空虚,不再是为了证明什么,甚至不再仅仅是为了探索身体的奥秘。

    它变成了一种生活方式,一种与呼吸、吃饭、睡觉一样自然的存在。

     他依旧在面馆洗碗。

    油腻的水池,冰冷的碗碟,老板的催促。

    但心态已然不同。

    他将“松沉”融入每一次弯腰,感受水流冲刷时指尖的触感与力量的流转;他将“协调”用于搬抬沉重的碗筐,体会腰腿发力时重心的平稳转换;他甚至在快速刷洗时,尝试体会手腕翻转那微妙的“寸劲”。

    工作依旧是辛苦的,但烦躁感几乎消失,效率在不经意间提升。

    老板看着码放得整整齐齐、破损率极低的碗碟,眼神里的审视渐渐被一种难以理解的认可取代。

     与邻居王婶的关系越发融洽。

    他帮王婶扛米、修修补补的次数多了,王婶也常塞给他几个热乎的馒头或一把新鲜的蔬菜。

    闲聊时,王婶不再提“练那玩意儿干啥”,反而会问:“小平,看你气色真好,那…拳,还练着呢?”陆平会笑着点头:“嗯,活动筋骨,挺好。

    ” 对拳谱的摸索,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他不再执着于招式的“像不像”,甚至不再执着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