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是仪

关灯
建姓,或以所生之地,或以所任之官,或以先祖之德,皆有深义,乃明根本、重血脉之凭!氏仪先生之姓,承自先祖,血脉所系,岂能因一字之音近,便妄加更改?此非抬举,实为忘本诬祖,悖逆人伦!府君欲令其改姓,是府君失道,氏仪先生若从之,亦失其本!望府君三思!” 糜兰的声音不大,却字字如刀,句句引经据典,直指孔融此举违背祖宗礼法、践踏士人尊严的核心!他是在用孔融自己标榜的“仁义礼教”之矛,攻其“强令改姓”之盾!更将“氏仪”推到了一个“若改姓便是数典忘祖”的道德困境。

     孔融的脸瞬间涨成了猪肝色!他身为当世大儒,孔子后裔,竟被一个商贾之子当众以礼法斥责!尤其那句“融既失之,仪又不得也”,简直是诛心之论!他指着糜兰,手指气得发抖:“你…你放肆!” “府君息怒!”糜竺几乎在孔融发怒的同一时间闪身而出,姿态放得极低,对着孔融深深一揖到地,声音恳切而圆滑,“舍弟年少无知,忧心守城,一时情急口不择言,冲撞府君,实乃大罪!然其心…实为维护礼法人伦,不忍见氏仪先生为难。

    府君胸怀若海,万望海涵!”他先认错,把责任揽到糜兰“年少冲动”上,接着话锋一转,“值此贼寇围城,将士用命,百姓惶恐之际,上下同心方是根本。

    易姓之事,关乎血脉宗祧,确需慎之又慎。

    不若…待击退管亥,解了都昌之围,府君再行恩典,擢拔贤才,届时名正言顺,上下悦服,岂非两全其美?” 糜竺的话,绵里藏针,滴水不漏。

    既给了孔融一个体面的台阶,又暗示强行改名在此时会动摇军心,更将“擢拔贤才”的胡萝卜挂在了孔融眼前。

    孔融胸膛剧烈起伏,脸色由红转青,由青转白。

    他看看一脸倔强、寸步不让的糜兰,再看看姿态谦卑、言语却堵死了他所有退路的糜竺,再看看周围属官们复杂难言的眼神,一股巨大的憋闷和无力感涌上心头。

    他终究是极好名声的,更清楚此刻都昌城离不开糜家的财力和影响力。

     “哼!”孔融最终只能重重一甩袍袖,将满腔怒火化作一声冷哼,眼神阴鸷地扫过糜兰和氏仪,“竖子无知!此事…容后再议!氏仪…你好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