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孙策
关灯
小
中
大
官捧起,重重落下,发出的声响在大殿中回荡,仿佛敲响了一个旧时代的暮钟,也预示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启,尽管这个新时代充满了未知与风险。
消息通过快马和细作的网络,很快传到河北的政治中心——邺城。
此时的袁绍,刚刚经历了与公孙瓒在界桥、龙凑等地的连番大战,虽占据上风,将公孙瓒围困于易京,但旷日持久的围攻也消耗了大量兵力物力,还未竟全功。
他听闻曹操竟抢先一步,将天子迎至许都,并获得了“司空,行车骑将军”的实际最高权力,心中顿时涌起一股极大的不甘、懊悔与嫉妒。
谋士沮授曾力劝他“迎大驾于邺城,挟天子而令诸侯,畜士马以讨不庭”,这堪称当时最具战略眼光的建议。
然而,当时志得意满、更倾向于凭借袁家四世三公的声望和强大军事实力直接以武力扫平天下、认为迎接天子反而会束手束脚的袁绍,将此议搁置一旁。
如今眼见曹操占得先机,获取了“奉天子以令不臣”的政治制高点,袁绍的心情复杂到了极点。
他对曹操此举充满鄙夷,认为其不过是阉宦之后,侥幸得势,小人得志;另一方面,对于“大将军”这个位在曹操“车骑将军”之上的崇高封号,他又颇为受用,“曹阿瞒还是很懂事的嘛”,这极大满足了他的虚荣心,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他对许都方向的敌意和嫉妒。
于是,他转而忙于在邺城修建奢华无比、远超规制的大将军府,整日与许攸、郭图、审配等宾客宴饮,商讨如何尽快攻克易京、彻底消灭公孙瓒之策,对于南面的曹操,采取了暂且隐忍观望的态度,这无疑给了曹操宝贵的喘息之机。
与此同时,长江下游,吴郡。
孙策的府邸内,气氛却与北方的肃杀凝重、中原的波谲云诡截然不同,充满了锐意进取、蓬勃向上的朝气,仿佛一头蓄势待发的年轻猛虎。
虽然不久前在广陵庐江被关羽施展“围魏救赵”之计逼退,牛渚大营粮草被焚,损失了不少人马,但孙策的主力未损,其吞并江东、开拓基业的锐气更未被浇灭。
在名义上的主公袁术源源不断的钱粮军械支持下,在其总角之交、肱股谋臣、被江东士人誉为“周郎”的周瑜的奇谋妙策辅佐下,孙策的兵锋并未因一次受挫而停滞,反而如同被稍稍阻挡后更加汹涌的怒潮,灵活地转向了东方和南方那些相对薄弱、却同样富庶的目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消息通过快马和细作的网络,很快传到河北的政治中心——邺城。
此时的袁绍,刚刚经历了与公孙瓒在界桥、龙凑等地的连番大战,虽占据上风,将公孙瓒围困于易京,但旷日持久的围攻也消耗了大量兵力物力,还未竟全功。
他听闻曹操竟抢先一步,将天子迎至许都,并获得了“司空,行车骑将军”的实际最高权力,心中顿时涌起一股极大的不甘、懊悔与嫉妒。
谋士沮授曾力劝他“迎大驾于邺城,挟天子而令诸侯,畜士马以讨不庭”,这堪称当时最具战略眼光的建议。
然而,当时志得意满、更倾向于凭借袁家四世三公的声望和强大军事实力直接以武力扫平天下、认为迎接天子反而会束手束脚的袁绍,将此议搁置一旁。
如今眼见曹操占得先机,获取了“奉天子以令不臣”的政治制高点,袁绍的心情复杂到了极点。
他对曹操此举充满鄙夷,认为其不过是阉宦之后,侥幸得势,小人得志;另一方面,对于“大将军”这个位在曹操“车骑将军”之上的崇高封号,他又颇为受用,“曹阿瞒还是很懂事的嘛”,这极大满足了他的虚荣心,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他对许都方向的敌意和嫉妒。
于是,他转而忙于在邺城修建奢华无比、远超规制的大将军府,整日与许攸、郭图、审配等宾客宴饮,商讨如何尽快攻克易京、彻底消灭公孙瓒之策,对于南面的曹操,采取了暂且隐忍观望的态度,这无疑给了曹操宝贵的喘息之机。
与此同时,长江下游,吴郡。
孙策的府邸内,气氛却与北方的肃杀凝重、中原的波谲云诡截然不同,充满了锐意进取、蓬勃向上的朝气,仿佛一头蓄势待发的年轻猛虎。
虽然不久前在广陵庐江被关羽施展“围魏救赵”之计逼退,牛渚大营粮草被焚,损失了不少人马,但孙策的主力未损,其吞并江东、开拓基业的锐气更未被浇灭。
在名义上的主公袁术源源不断的钱粮军械支持下,在其总角之交、肱股谋臣、被江东士人誉为“周郎”的周瑜的奇谋妙策辅佐下,孙策的兵锋并未因一次受挫而停滞,反而如同被稍稍阻挡后更加汹涌的怒潮,灵活地转向了东方和南方那些相对薄弱、却同样富庶的目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