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赵云

关灯
露冻醒。

    剧烈的疼痛和饥饿感瞬间袭来。

    他挣扎着坐起,检查伤势。

    肩头的箭伤、手臂的撕裂伤、身上多处深浅不一的刀口,情况不容乐观。

    更要命的是,易京方向依旧浓烟滚滚,袁绍的旗帜想必已插满城头。

     他必须立刻离开这里。

     撕下战袍内衬,草草包扎了最严重的几处伤口。

    他辨认了一下方向,向着东北方踉跄而行。

    那里是山区,或许能暂时躲过袁军的搜捕。

     一路上,他躲避着任何可能的官道和村镇,渴了喝点山涧溪水,饿了只能寻找些野果充饥。

    伤口在发烫,显然有些已经感染。

    他的意识时而清醒,时而模糊,全凭着一股坚韧的意志在支撑。

     第三天,他几乎虚脱,倒在一个偏僻小山村外的草垛旁。

    天无绝人之路,一位上山砍柴的老丈发现了他。

    老丈曾受过幽州军的恩惠,认得幽州军的衣甲,见赵云虽浑身是血、狼狈不堪,但眉宇间正气凛然,不似歹人,便冒险将他救回家中。

     粗陋的茅屋内,老丈和他的儿媳用土方草药为他清洗伤口、退热。

    赵云昏迷了一日一夜,期间偶有袁军小队路过村口盘查,老丈一家都机智地遮掩过去。

     醒来后的赵云,对老丈一家感激不尽。

    他身无长物,唯有将腰间一枚精致的银带扣赠予老丈,以为答谢。

    稍事恢复后,他深知此地不可久留,会连累恩人,便问明了前往蓟城的大致路径,再次踏上路途。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易京陷落、公孙瓒自焚的消息,早已以更快的速度传遍了幽州。

    蓟城,这座幽州旧都,此刻虽未被战火直接波及,却陷入了更大的恐慌和暗流涌动之中。

    袁绍即将前来接收,城内原有的公孙瓒势力人心惶惶,或准备投降,或计划潜逃,或观望待价而沽。

     “徐州糜氏货栈”后院,却异乎寻常地平静。

    掌柜陶商站在窗前,看着街上偶尔匆匆跑过的散兵游勇和紧闭门户的百姓,面色沉静如水。

     又过了两日。

    赵云一路潜行匿踪,绕开大路,靠着野果和偶尔向极偏僻农户乞讨的一点食物,终于艰难地靠近了蓟城地界。

    但他不敢进城,城外袁军游骑明显增多。

    他藏身于一座荒废的山神庙中,伤势因缺乏药物治疗和长途跋涉而加重,发起了高烧,意识昏沉。

     就在他几乎要再次昏厥过去时,庙门外传来了极其轻微的、有规律的叩击声——三长两短,重复两次。

     赵云猛地惊醒,强撑着抓起身边的佩剑,缩到神像之后,屏住呼吸。

     庙门被轻轻推开,一个穿着普通伙计衣服的精干汉子闪身进来,目光锐利地扫过庙内,最终落在神像后露出的那一角染血的衣袍上。

     那人并未靠近,只是压低声音道:“可是常山赵将军?我家东主姓陶,曾在蓟城货栈与将军有一面之缘。

    东主料想将军或经此地,特命小人前来。

    门外已无闲杂人等,将军若信得过,请随小人来,治伤要紧。

    ” 陶东主?赵云昏沉的脑中闪过那个总是带着温和笑容、眼神却深邃精明的商人。

    他怎么会知道自己在这里?是陷阱?还是…… 此刻的赵云,已是山穷水尽,伤势若再不处理,恐有性命之虞。

    他权衡片刻,最终,那日陶商真诚的眼神和那枚未送出的令牌浮现在脑海。

     他慢慢从神像后走出,嘶哑道:“有劳……带路。

    ” 那伙计见状,也不多言,立刻上前,熟练地搀扶住几乎站立不稳的赵云,迅速出了山神庙。

    门外果然安静,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