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赵云
关灯
小
中
大
有一辆毫不起眼的运货马车等候着。
伙计将赵云扶上车厢,里面竟铺垫着软褥,还有淡淡的药草味。
马车并未进城,而是在乡间小路上七拐八绕,最终驶入了城郊一处极其隐蔽的农庄。
在这里,赵云得到了及时的救治。
清洗伤口、上药、包扎,喂服汤药和热粥。
足足休息了一整日,他的高烧才渐渐退去,神智恢复了清明。
陶商并未立刻出现,直到确认赵云状态稳定后,他才独自一人来到房中。
“赵将军,感觉可好些了?”陶商看着虽然依旧憔悴,但眼神已复清亮的赵云,关切地问道。
赵云挣扎着想下床行礼,被陶商按住。
“陶东主救命之恩,云……没齿难忘!”他声音依旧沙哑,但充满了感激。
“举手之劳,将军不必挂怀。
”陶商摆摆手,神色凝重起来,“将军今后有何打算?蓟城乃至整个幽州,已非久留之地。
袁本初的檄文已下,正在悬赏搜捕公孙旧部,尤其是……将军你。
” 赵云面露痛苦与茫然:“云……不知。
主公罹难,少主人下落不明,天地之大,竟不知该往何处去。
”一种深切的孤寂感笼罩着他。
陶商沉默片刻,从怀中取出那枚早已准备好的玄铁令牌,上面流水云纹清晰可见。
他将其郑重地放在赵云手中。
“将军,此牌请收好。
”陶商语气极其诚恳,“云曾言,我糜氏商行与徐州牧刘玄德公渊源颇深,在南北多地皆有些许产业和人手。
将军忠义,欲寻旧主血脉,陶某敬佩。
然此事非一朝一夕之功,需从长计议,更需有安身立命、徐图后举之基。
” 他指着令牌,声音压得更低:“此牌乃我糜氏最高信物。
将军可凭此牌,至青州、徐州、乃至豫州颍川等地,凡店铺招牌下有此种云纹标记者,店内掌柜见牌如见我本人。
将军可从中获取盘缠、马匹、衣食、情报,以及……绝对安全的庇护。
他们亦会全力协助将军打探公孙续公子的消息。
” 他紧紧握住赵云的手,目光灼灼:“将军,宝剑锋从磨砺出。
今日之困顿,绝非英雄末路。
刘玄德公仁德布于四海,求贤若渴,且与伯圭将军有旧,乃天下皆知的英雄。
若将军暂无去处,何不暂往徐州一行?即便不为投奔,亦可观望时局,保全有用之身,以待天时!” 赵云紧紧握着那枚冰凉而沉重的令牌,仿佛握住了一份沉甸甸的承诺与一条实实在在的生路。
陶商的话语,如同暗夜中的灯塔,为他迷茫的前路指明了一个方向。
刘备的仁德之名,他早有耳闻,昔日也曾与之征战北海。
巨大的感激、残存的悲恸、对新方向的彷徨与一丝微弱的希望,在他心中交织。
他沉默了许久许久,最终,将所有情绪化为一声长长的叹息和一句重逾千钧的承诺。
他将令牌小心翼翼贴身收好,对着陶商,深深一揖到地。
“陶东主今日之言,云,永世不忘!此恩此情,绝非一揖可报!若他日云能有寸进,皆拜东主所赐!徐州……云记下了!” 字字铿锵,如同誓言。
陶商扶起他,知道一切已尽在不言中。
当夜,赵云换上一身陶商准备的粗布衣裳,伤势虽未痊愈,但已无大碍。
他揣好令牌,带着陶商赠予的盘缠和一把不起眼的佩剑,骑上一匹快马,最后看了一眼蓟城和易京的方向,毅然转身,踏着朦胧的月色,向着南方,疾驰而去。
喜欢三国:开局北上求援,刘备我来了请大家收藏:()三国:开局北上求援,刘备我来了
伙计将赵云扶上车厢,里面竟铺垫着软褥,还有淡淡的药草味。
马车并未进城,而是在乡间小路上七拐八绕,最终驶入了城郊一处极其隐蔽的农庄。
在这里,赵云得到了及时的救治。
清洗伤口、上药、包扎,喂服汤药和热粥。
足足休息了一整日,他的高烧才渐渐退去,神智恢复了清明。
陶商并未立刻出现,直到确认赵云状态稳定后,他才独自一人来到房中。
“赵将军,感觉可好些了?”陶商看着虽然依旧憔悴,但眼神已复清亮的赵云,关切地问道。
赵云挣扎着想下床行礼,被陶商按住。
“陶东主救命之恩,云……没齿难忘!”他声音依旧沙哑,但充满了感激。
“举手之劳,将军不必挂怀。
”陶商摆摆手,神色凝重起来,“将军今后有何打算?蓟城乃至整个幽州,已非久留之地。
袁本初的檄文已下,正在悬赏搜捕公孙旧部,尤其是……将军你。
” 赵云面露痛苦与茫然:“云……不知。
主公罹难,少主人下落不明,天地之大,竟不知该往何处去。
”一种深切的孤寂感笼罩着他。
陶商沉默片刻,从怀中取出那枚早已准备好的玄铁令牌,上面流水云纹清晰可见。
他将其郑重地放在赵云手中。
“将军,此牌请收好。
”陶商语气极其诚恳,“云曾言,我糜氏商行与徐州牧刘玄德公渊源颇深,在南北多地皆有些许产业和人手。
将军忠义,欲寻旧主血脉,陶某敬佩。
然此事非一朝一夕之功,需从长计议,更需有安身立命、徐图后举之基。
” 他指着令牌,声音压得更低:“此牌乃我糜氏最高信物。
将军可凭此牌,至青州、徐州、乃至豫州颍川等地,凡店铺招牌下有此种云纹标记者,店内掌柜见牌如见我本人。
将军可从中获取盘缠、马匹、衣食、情报,以及……绝对安全的庇护。
他们亦会全力协助将军打探公孙续公子的消息。
” 他紧紧握住赵云的手,目光灼灼:“将军,宝剑锋从磨砺出。
今日之困顿,绝非英雄末路。
刘玄德公仁德布于四海,求贤若渴,且与伯圭将军有旧,乃天下皆知的英雄。
若将军暂无去处,何不暂往徐州一行?即便不为投奔,亦可观望时局,保全有用之身,以待天时!” 赵云紧紧握着那枚冰凉而沉重的令牌,仿佛握住了一份沉甸甸的承诺与一条实实在在的生路。
陶商的话语,如同暗夜中的灯塔,为他迷茫的前路指明了一个方向。
刘备的仁德之名,他早有耳闻,昔日也曾与之征战北海。
巨大的感激、残存的悲恸、对新方向的彷徨与一丝微弱的希望,在他心中交织。
他沉默了许久许久,最终,将所有情绪化为一声长长的叹息和一句重逾千钧的承诺。
他将令牌小心翼翼贴身收好,对着陶商,深深一揖到地。
“陶东主今日之言,云,永世不忘!此恩此情,绝非一揖可报!若他日云能有寸进,皆拜东主所赐!徐州……云记下了!” 字字铿锵,如同誓言。
陶商扶起他,知道一切已尽在不言中。
当夜,赵云换上一身陶商准备的粗布衣裳,伤势虽未痊愈,但已无大碍。
他揣好令牌,带着陶商赠予的盘缠和一把不起眼的佩剑,骑上一匹快马,最后看了一眼蓟城和易京的方向,毅然转身,踏着朦胧的月色,向着南方,疾驰而去。
喜欢三国:开局北上求援,刘备我来了请大家收藏:()三国:开局北上求援,刘备我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