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撞击坑的异样
关灯
小
中
大
月球轨道上可能存在未知监视者的阴影,如同一层无形的寒霜,覆盖在林渊刚刚因力量增长而温热起来的心头。
他迅速召回了那缕传递回异常信息的子意念,主意识体如同受惊的含羞草,将感知收缩到静海区域的核心范围,同时将灵能护盾的强度提升到目前所能维持的极限。
是那个背面废墟中的智能存在吗?它的监控范围竟然覆盖到了整个月球?还是说,存在着另一个、甚至多个他所不知的监视者? 危机感从未如此刻般清晰和迫近。
他原本以为静海是相对安全的“新手区”,但现在看来,他可能一直处于某种无形的注视之下。
之前的能量乱流爆发,是否也已经引起了这监视者的注意? 他必须更加小心,更加隐蔽。
同时,他也需要更强大的感知能力,不仅要能发现地面的异常,更要能洞察来自轨道和深空的威胁。
望舒传授的“意念延伸”法门,此刻显得尤为重要。
他不再进行大规模的能量练习,而是将绝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对子意念的精细化操控和感知距离的延伸上。
他如同一个在敌占区活动的侦察兵,小心翼翼地派出他无形的“眼睛”和“耳朵”。
他让子意念以极低的高度贴地飞行,利用月表的起伏和环形山的阴影作为掩护,避开可能存在的轨道扫描。
他练习将子意念的感知频率调整到与月岩背景辐射近乎一致,使其难以被区分。
他甚至尝试将子意念的能量特征压缩、隐匿,如同给侦察兵披上光学迷彩。
这个过程枯燥而耗费心力,但对潜在危险的警惕,支撑着他进行着近乎严苛的训练。
几天(根据地球相位估算)后,他的努力得到了回报。
他对子意念的操控越发纯熟,其隐匿性和感知距离都有了显着提升。
是时候再次进行主动侦察了,这一次,目标不是遥远的轨道,而是近在咫尺,却可能隐藏着秘密的区域——静海内部那些他尚未仔细探查过的大型撞击坑。
他选择了静海边缘一个直径约五十公里的无名撞击坑。
这个撞击坑形态古老,坑壁相对平缓,内部也较为平坦,从表面上看,与月球上成千上万个类似的撞击坑毫无二致。
但林渊在一次远距离感知扫描中,曾极其模糊地捕捉到坑底区域一丝微弱的、非自然的能量残留,其频率与他发现的那个隐藏“接口”有些类似,但更加微弱和古老。
他驾驭主意识体停留在坑缘上方,确保自身处于相对隐蔽的位置,然后派出一缕经过高度隐匿处理的子意念,如同一条无形的蛇,悄无声息地滑入撞击坑内部。
子意念贴着坑壁,利用岩石的遮蔽缓缓下降。
感知被限制在很小
他迅速召回了那缕传递回异常信息的子意念,主意识体如同受惊的含羞草,将感知收缩到静海区域的核心范围,同时将灵能护盾的强度提升到目前所能维持的极限。
是那个背面废墟中的智能存在吗?它的监控范围竟然覆盖到了整个月球?还是说,存在着另一个、甚至多个他所不知的监视者? 危机感从未如此刻般清晰和迫近。
他原本以为静海是相对安全的“新手区”,但现在看来,他可能一直处于某种无形的注视之下。
之前的能量乱流爆发,是否也已经引起了这监视者的注意? 他必须更加小心,更加隐蔽。
同时,他也需要更强大的感知能力,不仅要能发现地面的异常,更要能洞察来自轨道和深空的威胁。
望舒传授的“意念延伸”法门,此刻显得尤为重要。
他不再进行大规模的能量练习,而是将绝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对子意念的精细化操控和感知距离的延伸上。
他如同一个在敌占区活动的侦察兵,小心翼翼地派出他无形的“眼睛”和“耳朵”。
他让子意念以极低的高度贴地飞行,利用月表的起伏和环形山的阴影作为掩护,避开可能存在的轨道扫描。
他练习将子意念的感知频率调整到与月岩背景辐射近乎一致,使其难以被区分。
他甚至尝试将子意念的能量特征压缩、隐匿,如同给侦察兵披上光学迷彩。
这个过程枯燥而耗费心力,但对潜在危险的警惕,支撑着他进行着近乎严苛的训练。
几天(根据地球相位估算)后,他的努力得到了回报。
他对子意念的操控越发纯熟,其隐匿性和感知距离都有了显着提升。
是时候再次进行主动侦察了,这一次,目标不是遥远的轨道,而是近在咫尺,却可能隐藏着秘密的区域——静海内部那些他尚未仔细探查过的大型撞击坑。
他选择了静海边缘一个直径约五十公里的无名撞击坑。
这个撞击坑形态古老,坑壁相对平缓,内部也较为平坦,从表面上看,与月球上成千上万个类似的撞击坑毫无二致。
但林渊在一次远距离感知扫描中,曾极其模糊地捕捉到坑底区域一丝微弱的、非自然的能量残留,其频率与他发现的那个隐藏“接口”有些类似,但更加微弱和古老。
他驾驭主意识体停留在坑缘上方,确保自身处于相对隐蔽的位置,然后派出一缕经过高度隐匿处理的子意念,如同一条无形的蛇,悄无声息地滑入撞击坑内部。
子意念贴着坑壁,利用岩石的遮蔽缓缓下降。
感知被限制在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