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撞击坑的异样
关灯
小
中
大
的范围内,以免能量波动引起注意。
坑内光线昏暗,只有地球反射的蓝光和星辰的微光,勾勒出嶙峋岩石的轮廓。
一切似乎都很正常。
月尘、碎石、偶尔可见的小型二次撞击坑。
然而,当子意念深入到坑底中心区域,靠近那丝异常能量残留的源头时,异样出现了。
首先是被切割的岩石。
子意念的微观感知发现,几块巨大的、本应棱角分明的基岩,其朝向坑心的一面,呈现出一种不自然的、近乎光滑的弧面,仿佛被某种极高温度的能量流瞬间扫过、熔融后又凝固而成。
这绝非陨石撞击能产生的痕迹,撞击会产生破碎和溅射,而不是这种精准的、带着“抹平”效果的熔融。
紧接着,是能量的异常。
越是靠近中心,那股非自然的能量残留就越发清晰。
它并非活跃的能量源,而更像是一种“印记”,一种烙印在空间和物质结构本身的伤痕。
这能量印记中,林渊感知到了极其复杂的、相互冲突的法则碎片——一部分充满了秩序、创造与生命的气息,而另一部分,则蕴含着极致的混乱、毁灭与吞噬的意志。
两种截然相反、势同水火的法则力量,曾经在这里激烈对撞,其残留的印记历经了不知多少岁月,依旧未曾完全磨灭! 这里不是天然形成的撞击坑!这里是一处古战场!是望舒曾提及的“星海同盟”与“深渊虫族”之类存在交锋留下的创伤! 子意念继续向前,穿透一层极其稀薄、几乎无法察觉的能量屏障(这屏障似乎更多是用于隔绝内部能量外泄,而非防御外部进入),眼前的景象让林渊的主意识都为之剧震—— 在坑底的最中心,并非预想中的撞击熔岩或堆积的碎石,而是一个直径约百米的、绝对规则的圆形凹陷。
凹陷内部光滑如镜,呈现出一种非金非玉的暗银色材质,上面镌刻着无数繁复到极致、流淌着微光的能量符文!这些符文的结构,与他在下降级平台下发现的那个微小“接口”同源,但规模宏大何止万倍! 这像是一个巨大的、废弃的……能量传输矩阵?或者是某种星际门户的基座? 而更令人心悸的是,在这个巨大圆形结构的正中央,静静地插着一样东西。
那并非任何已知的金属或晶体,而是一段长约三米、通体漆黑、仿佛能吸收所有光线的……“残骸”。
它像是某种武器或工具的尖端部分,断裂处参差不齐,散发着令人灵魂战栗的冰冷与死寂。
那股蕴含着混乱与毁灭意志的能量印记,主要就是源自这段黑色残骸!它如同一个恶性的肿瘤,镶嵌在这座看似神圣的矩阵基座中心,不断地、缓慢地散发着污
坑内光线昏暗,只有地球反射的蓝光和星辰的微光,勾勒出嶙峋岩石的轮廓。
一切似乎都很正常。
月尘、碎石、偶尔可见的小型二次撞击坑。
然而,当子意念深入到坑底中心区域,靠近那丝异常能量残留的源头时,异样出现了。
首先是被切割的岩石。
子意念的微观感知发现,几块巨大的、本应棱角分明的基岩,其朝向坑心的一面,呈现出一种不自然的、近乎光滑的弧面,仿佛被某种极高温度的能量流瞬间扫过、熔融后又凝固而成。
这绝非陨石撞击能产生的痕迹,撞击会产生破碎和溅射,而不是这种精准的、带着“抹平”效果的熔融。
紧接着,是能量的异常。
越是靠近中心,那股非自然的能量残留就越发清晰。
它并非活跃的能量源,而更像是一种“印记”,一种烙印在空间和物质结构本身的伤痕。
这能量印记中,林渊感知到了极其复杂的、相互冲突的法则碎片——一部分充满了秩序、创造与生命的气息,而另一部分,则蕴含着极致的混乱、毁灭与吞噬的意志。
两种截然相反、势同水火的法则力量,曾经在这里激烈对撞,其残留的印记历经了不知多少岁月,依旧未曾完全磨灭! 这里不是天然形成的撞击坑!这里是一处古战场!是望舒曾提及的“星海同盟”与“深渊虫族”之类存在交锋留下的创伤! 子意念继续向前,穿透一层极其稀薄、几乎无法察觉的能量屏障(这屏障似乎更多是用于隔绝内部能量外泄,而非防御外部进入),眼前的景象让林渊的主意识都为之剧震—— 在坑底的最中心,并非预想中的撞击熔岩或堆积的碎石,而是一个直径约百米的、绝对规则的圆形凹陷。
凹陷内部光滑如镜,呈现出一种非金非玉的暗银色材质,上面镌刻着无数繁复到极致、流淌着微光的能量符文!这些符文的结构,与他在下降级平台下发现的那个微小“接口”同源,但规模宏大何止万倍! 这像是一个巨大的、废弃的……能量传输矩阵?或者是某种星际门户的基座? 而更令人心悸的是,在这个巨大圆形结构的正中央,静静地插着一样东西。
那并非任何已知的金属或晶体,而是一段长约三米、通体漆黑、仿佛能吸收所有光线的……“残骸”。
它像是某种武器或工具的尖端部分,断裂处参差不齐,散发着令人灵魂战栗的冰冷与死寂。
那股蕴含着混乱与毁灭意志的能量印记,主要就是源自这段黑色残骸!它如同一个恶性的肿瘤,镶嵌在这座看似神圣的矩阵基座中心,不断地、缓慢地散发着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