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岁月里的棉絮

关灯
花,阳光把她的影子拉得很长,恍惚间竟与外婆的身影重叠。

     回家后,母亲把缝纫机搬到阳台,老式的脚踏板发出“哒哒”的声响。

    她戴着顶和外婆同款的蓝布帽,老花镜滑到鼻尖,眼睛几乎要贴在布料上。

    我想帮忙穿针,她却摆摆手:“你歇着,这活儿费眼睛。

    ”午后的阳光洒在她灰白的头发上,我突然发现,母亲的背也像那床旧棉被,在岁月里慢慢塌陷下去。

     新棉被做好那天,母亲执意要帮我铺床。

    她把被套翻过来,将被芯抖得平平整整,边角都仔细抚平,嘴里念叨着:“棉花要舒展,睡着才舒服。

    ”晚上钻进被窝,熟悉的暖香扑面而来,只是这次,棉被里裹着的不仅是阳光和棉花,还有母亲鬓角的白发,以及她藏在针脚里的牵挂。

     前阵子整理旧物,翻出外婆留下的木弓。

    弓身早已布满裂纹,马尾弦也断了几根,却依然泛着温润的光泽。

    指尖抚过那些被岁月打磨的纹路,仿佛触到了外婆布满老茧的手。

    母亲说,这把弓是外公年轻时亲手做的,当年弹过的棉花,织成布、缝成被,养大了三个孩子。

    如今,它像个沉默的老者,见证着三代人的传承与延续。

     每个家庭或许都有这样一床棉被,承载着时光的重量。

    它不是什么贵重之物,却在无数个寒夜里,用最朴素的方式传递着温暖。

    那些细密的针脚,是亲情最具象的表达;那些渐渐发黄的布料,是岁月写下的情书。

    当我们在钢筋水泥的森林里奔波,在信息洪流中迷失,总有这样一床棉被,提醒着我们:家,是永远的归处,而亲情,是生命中最柔软也最坚韧的支撑。

     窗外的梧桐叶又落了一地,母亲依然坐在阳台织毛衣。

    羊绒线在她手中缠绕,编织出岁月的纹理。

    我走过去,接过她手中的针,学着她的样子将线穿过针眼。

    阳光透过纱帘,在毛衣针上跳跃,恍惚间,我仿佛又回到了儿时的院子,看外婆弹棉花,看母亲缝棉被,看时光在温暖中静静流淌。

     喜欢昔:请大家收藏:()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