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百姓怕打仗?我用“保家分地”画大饼

关灯


    刚才的老汉放下包袱,走到柴荣面前:“公子,我信你!我不逃了,我去帮着修补城墙!” 有了第一个人带头,其他百姓也纷纷放下行李,有的说要去运送物资,有的说要去照顾伤兵。

    城门口的混乱很快就平息了,士兵们也松了口气,连忙打开城门,让郭荣的援军进来。

     柴荣看着百姓们忙碌的身影,心里松了口气——民心安定了,守城就成功了一半。

    他刚想转身去北门城楼,就看到张管家匆匆跑来,脸色苍白:“公子,不好了!粮仓的粮食快不够了,按照现在的消耗速度,最多还能撑十天!” 柴荣心里一沉,粮食是守城的根本,要是断了粮,别说守城,城里的百姓和士兵都会先乱起来。

    他立刻对张管家说:“你先组织人清点粮仓的库存,把能吃的野菜、杂粮都统计出来,我去想想办法。

    ” 回到府衙,柴荣对着地图发呆——邺都周边的村落大多被后汉军队控制,想从外面运粮进来几乎不可能;城里的百姓家里虽然有存粮,但直接征收会引起不满。

    他突然想起现代的“以物易物”,心里有了主意。

     第二天一早,柴荣就在城中心设了“物资交换点”,派人告诉百姓:“家里有多余粮食的,可以拿来换盐巴、布匹;有多余门板、木材的,可以换粮食或者日后分土地的凭证。

    官府绝不占百姓一点便宜!” 百姓们听说能换东西,纷纷拿出家里的存粮和闲置物品。

    有的用一袋粮食换了半斤盐巴,有的用几块门板换了两斗小米,还有的用木材换了分土地的凭证。

    短短一天,就换回了足够支撑半个月的粮食,粮仓的危机暂时解除了。

     可就在这时,了望岗传来消息:李守贞的大军又开始移动了,这次他们没有攻打城门,而是朝着邺都的水源地——城外的漳河而去。

    柴荣心里咯噔一下——李守贞是想切断他们的水源! 他立刻带着士兵赶到漳河岸边,只见后汉军队已经开始在河上游筑坝,试图阻断水流。

    城楼上的士兵们慌了:“公子,要是水源被断,咱们最多撑三天就会断水!怎么办?” 柴荣看着正在筑坝的后汉军队,心里涌起一股强烈的不安。

    水源比粮食更重要,要是漳河被阻断,邺都会不攻自破。

    他该怎么阻止李守贞筑坝?要是阻止不了,又该去哪里寻找新的水源? 风从漳河吹来,带着一丝水汽。

    柴荣握紧腰间的匕首,眼神越来越坚定——无论如何,都要保住水源,绝不能让李守贞的阴谋得逞!可他不知道,这个看似不可能的任务,该怎么完成。

     喜欢重铸周魂:朕柴荣,不做短命天子请大家收藏:()重铸周魂:朕柴荣,不做短命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