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深空回响

关灯
每一种假说都有其依据,但也都有着无法自圆其说的致命缺陷。

    会议室内弥漫着一种面对未知的凝重与些许的无力感。

     “林墨同学,”陈负责人终于点名,打破了林墨长久的沉默,“从你构建的‘宇宙社会学’角度,你有什么初步的看法?不必拘泥于技术细节,谈谈你的直觉。

    ”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过来。

    林墨能感觉到那些目光中的审视、好奇,或许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

     他深吸一口气,知道自己不能再沉默。

     “我认为,我们可能陷入了一个思维定式。

    ”林墨开口,声音平稳,尽量摒弃文学修饰,采用更接近学术讨论的语言,“我们一直在用‘文明’和‘自然’的二元框架去套用这个信号。

    但如果,它两者都不是,或者……都是呢?” 他操作面前的控制板,将信号数据流中一段看似杂乱的片段放大,然后调出了雷负责人之前展示的、用于对比的已知自然现象模型。

     “看这里,还有这里,”林墨指着几个极其细微的波动节点,“这些特征确实符合某种原始调制企图。

    但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不把它看作‘试图说什么’,而是看作某种……‘存在状态的副产物’呢?” 他停顿了一下,抛出一个石破天惊的设想: “比如,一个处于某种极端物理状态下的宇宙结构,其本身的‘存在’或‘活动’,就像恒星发光、黑洞吸积一样,会自然辐射出这种带有微弱准周期结构的‘信号’。

    它本身无意识,但其辐射模式,因为其物理本质的特殊性,碰巧呈现出了一些我们误以为是‘智能’的特征。

    ” “你的意思是,”那位天体物理学家皱起眉头,“这可能是一种……我们完全不了解的‘自然智能’?或者说,是某种物理规律本身呈现出的‘拟智能’模式?” “或者是某种宇宙尺度的‘生命体’的新陈代谢信号?”另一位生物信息学专家提出了更大胆的猜想。

     会议室里响起一阵低低的议论声。

    林墨的设想,将可能性从“谁发出的”转向了“它是什么”,打开了一个全新的、更令人不安的思路。

     “这比一个原始文明更危险,”吴女士喃喃道,“如果是文明,至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