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烟火

关灯
雪和墨尾闻到奶香,从角落里窜出来,围着陶盆打转,时不时用脑袋蹭我的裤腿,眼神里满是期待。

     制作奶酪的过程远比想象中复杂。

    起初,我尝试着将牛奶煮沸后加入柠檬汁,希望能让奶液凝固,但几次尝试都以失败告终,凝固的奶块要么过于松散,要么带着浓重的酸味。

    后来,我想起从帆船上找到的一本食谱,上面记载着用rennet(凝乳酶)制作奶酪的方法。

    我翻遍了所有物资,终于在一个密封的木盒里找到了几小块干燥的凝乳酶。

     按照食谱的步骤,我将凝乳酶用温水化开,倒入温热的牛奶中,搅拌均匀后静置在温暖的角落。

    洞穴内的温度经过通风改造后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恰好符合奶酪发酵的条件。

    等待的过程中,我开始整理洞穴内的物资,将晒干的鱼干和腌肉分类挂在墙壁上,将面粉和谷物装进密封的木箱里,防止受潮发霉。

     傍晚时分,当我再次打开陶盆时,里面的牛奶已经凝固成了光滑的奶豆腐状,散发着淡淡的奶香。

    我小心翼翼地将凝乳取出,放在铺有纱布的竹篮里,沥干多余的水分,然后撒上适量的盐和香草。

    接着,我用木板将凝乳压实,外面包裹上干净的纱布,放在通风干燥处发酵。

    看着亲手制作的奶酪雏形,心中充满了成就感——在这座荒岛上,每一次尝试都是对生存能力的考验,而每一次成功,都让我离“生活”更近一步。

     接下来的几天,我开始尝试烤面包。

    从帆船上找到的面粉储存得十分完好,用手指捻起一把,细腻的粉末从指缝滑落。

    我将面粉倒入陶盆中,加入适量的清水和少量酵母,用手搅拌均匀,揉成一个光滑的面团。

    酵母是从晒干的野果中提取的,经过多次试验,终于培养出了能够让面团发酵的菌种。

     揉面是个体力活,面团在掌心不断变换形状,力道需要均匀适中,才能让面筋充分拉伸。

    汗水顺着脸颊滴落在面团上,与面粉混合在一起,形成淡淡的盐味。

    揉好的面团被放在温暖的角落发酵,几个小时后,面团膨胀到原来的两倍大,用手指按压,会留下一个浅浅的印记,缓慢回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我在洞穴外搭建了一个简易的烤炉,用黏土和石块垒成,中间留出中空的炉膛。

    将发酵好的面团分成大小均匀的小块,搓成圆形,放入铺有油纸的烤炉中。

    点燃炉膛内的干柴,火焰跳跃着,将热量传递到面团上。

    很快,烤面包的香气弥漫开来,混合着木材的清香,让人垂涎欲滴。

     当面包烤至金黄色时,我小心翼翼地将它们取出,放在石板上冷却。

    掰开一块,松软的内部组织呈蜂窝状,咬上一口,带着淡淡的麦香和甜味,虽然没有添加糖和黄油,却有着最纯粹的口感。

    白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