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北来的风

关灯
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丘福被那眼神一刺,竟下意识地往后缩了缩,手差点从刀柄上滑下来。

     他早听说太孙仁厚,可眼前这人的气势,哪里有半分“仁弱”? 那眼神里藏着的锐利,比朱棣在战场上盯着敌人的目光还要慑人!他喉结动了动,想说些什么,却发现喉咙干得发紧。

     朱允炆没管他的反应,重新看向地图,手指点在北平城的西北角,语气说得像闲话家常:“说起来,四叔把北平经营得固若金汤,确实厉害。

    只是侄儿前阵子看城防图,倒觉得有处地方可再斟酌——那西北角的瓮城,跟主城衔接的地方,土质比别处松些。

    ” 他的指尖在那处轻轻画了个圈,继续说:“要是遇上懂土木爆破的敌人,往那儿集中火力……说不定能炸开个缺口。

    当然,这只是侄儿对着图纸瞎琢磨的,当不得真。

    四叔久经战阵,肯定早想到了,说不定早就加固了。

    ” 可这话落在丘福耳朵里,跟炸了个惊雷似的! 北平城防的那个弱点,是燕王府内部只有核心将领才知道的机密——去年修瓮城时,因为赶工期应对蒙古游骑,衔接处的夯土确实没打实,朱棣还特意让人在外面加了层青砖掩饰,连府里的下人都不知道!太孙怎么会知道?! 是北平有内鬼?还是他真能凭着一张地图,就算出城防的毛病?丘福只觉得后脊梁窜起一股寒意,顺着脊椎骨往上爬,连额角都渗出了细密的汗。

    他再看朱允炆时,之前的倨傲早没了踪影,只剩下满心的震惊——这位太孙,比他们所有人想的都要可怕!他哪里是在摆弄器物,分明是在借着这些“玩意儿”,摸清天下的防务! 朱允炆看着他发白的脸,心里清楚,这一棒算是打准了。

     他走回主位坐下,重新端起茶杯,语气又恢复了平和,像刚才那阵冷意从未出现过:“丘将军一路从北平过来,肯定累了。

    先在京里歇几日,逛逛京城的景致,尝尝江南来的新茶。

    ” 他顿了顿,声音慢了些,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回北平的时候,记得跟四叔说,侄儿谢谢他的关心,也请他放心——有皇祖父在,有诸位叔王镇守四方,我这晚辈再添把力,大明的江山,稳着呢。

    ” 丘福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心里的惊涛骇浪。

    他起身躬身时,腰弯得比刚才深了许多,膝盖几乎要碰到地面,声音里没了半分倨傲,全是实打实的敬畏:“末将……定然把殿下的话,一字不差地带给燕王殿下!” 王钺送丘福出门时,特意看了眼这位燕王府将领的脚步——之前进来时还迈得稳,这会儿竟有些发飘,像是没踩实地面,连腰间的刀环都晃得没了章法。

     他心里暗暗佩服,殿下这一手,真是敲到了点子上。

     回到正堂时,王钺见朱允炆还站在地图前,手指仍停在北平的位置,指尖轻轻划过那道红圈。

     阳光从窗外照进来,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落在地图上,像要把北方的疆土都护在身后。

     “殿下,这丘福回去后,燕王会不会……”王钺犹豫着开口,话没说完,就被朱允炆打断了。

     “会。

    ”朱允炆的声音很轻,却很肯定,眼神望着窗外,那里有几片落叶正飘进来,“他会更警惕,也可能会更急。

    断了他的私盐利路,又让他知道我摸清了北平的防务,他不会坐以待毙的。

    ” 一片枯黄的落叶飘到地图上,落在北平的红圈里,打了个旋又飘走。

     朱允炆伸手把落叶捡起来,指尖捏着那片叶子,轻轻揉碎,碎叶落在案上,像撒了把细沙。

     “这场较量,才刚刚开始。

    ”他的声音里带着点沉毅,“丘福带来的不是问安,是北地的风——风已经起了,接下来,就该准备好应对风暴了。

    ” 王钺心里一凛,连忙问:“殿下有什么吩咐?要不要加派人手盯着燕王府的人,再让营造司加快火器的量产?” 朱允炆点了点头,目光重新落回地图,指尖从北平移到南京,又移到江南:“派人盯着丘福的行踪,别让他接触京里的藩王;营造司的火器,月底前必须再运五百门到京营;还有格物书院,让周先生他们把北疆的防务图再细化,每一处关隘的兵力、粮草,都要算清楚。

    ”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另外,让户部把盐场的税银统计好,一部分用来补贴北疆的军饷——四叔不是缺银子吗?我给他送点,看看他要不要。

    ” 王钺连忙应下:“属下这就去办!” 朱允炆没再说话,只是盯着地图上的红圈。

    那红圈像是只睁开的眼睛,静静望着北方,带着警惕,也带着坚定。

    远处的钟楼传来三声钟响,浑厚的声音漫过京城的屋顶,穿过窗棂,落在他耳边。

     他知道,北来的风,终究是要掀起浪的。

    但他不怕——他手里有新政的锋芒,有格物学的智慧,还有天下百姓的期盼。

    这场风暴,他接得住。

     喜欢大明基建录请大家收藏:()大明基建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