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北平落日

关灯
,“父王,允炆侄儿不是嗜杀之人啊!您想,他要是真要赶尽杀绝,何必让周朔用水师奇袭通州?何必不直接用火炮把北平轰平?他围而不攻,还留着东门的缺口,这分明是……是给咱们留了条活路啊!” 朱棣的身体僵住了。

     他想起通州失守那天,探子来报,周朔的水师是从运河绕过来的,没伤 一个百姓,只缴了守军的械;又想起这几日的炮声,虽然密,却都落在城外的空地上,没往城里轰过 一炮。

    这些细节,他之前被愤怒和骄傲蒙了眼,竟没往深处想。

     “王爷,”姚广孝终于开口,声音依旧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世子说得对。

    陛下(指朱允炆)行事,向来谋定而后动。

    他能造出惊雷炮那样的利器,若真要攻城,北平撑不过一日。

    如今围而不攻,恐怕真是在等王爷一个态度。

    ” 朱棣慢慢蹲下身,推开朱高炽的手,走到窗边。

    窗外的天色已经暗了,城外的营火连成一片,像一条发光的蛇,把北平围得严严实实。

    炮声停了,只剩下风的声音,呜呜咽咽的,像在哭。

     他突然觉得累了。

    累得连抬手的力气都没有。

     明月店的惨败,通州的失守,齐化门的火光,还有刚才朱高炽说的西城倒戈…… 一桩桩,一件件,像石头一样压在他心上。

    他 一直以为自己是雄狮,能和朝廷抗衡,可到了此刻才明白,在绝对的力量差距面前,他不过是一头被困在笼子里的野兽,再怎么咆哮,也冲不出去。

     “态度……什么态度?”他的声音干涩得像砂纸磨过木头。

     “让孩儿去!”朱高炽立刻抬头,眼里闪着光,“父王,让孩儿出城去见允炆!孩儿以性命担保,一定问清楚他的意思,为燕藩上下,为北平的百姓,求一条活路!” 朱棣看着儿子坚定的脸,又看了看姚广孝——后者的眼神里,带着一丝鼓励。

    他沉默了很久,久到烛火都烧短了一截,才缓缓抬起手,挥了挥。

     “……去吧。

    ” 这两个字,轻得像叹息,却耗尽了他全身的力气。

     北平城外,朝廷军大营。

     中军大帐里,烛火通明。

    朱允炆没穿龙袍,只着 一身月白常服,正坐在案前,盯着桌上摊开的《大明疆域图》。

    他的手指在图上的北疆 一带划过,从漠南到辽东,再到西域,指尖停在“元上都遗址”那几个小字上,眼神深邃。

     帐外传来脚步声,是心腹侍卫统领李坚。

    他轻手轻脚走进来,躬身道:“陛下,周将军派人来报,齐化门的残敌已经肃清,现在正往西城推进,预计明日清晨就能控制整个北平外围。

    ” 朱允炆没抬头,只是“嗯”了一声。

     李坚站在原地,犹豫了一下,又道:“陛下,将士们都在等着您的旨意——关于燕王……该如何处置?” 朱允炆终于抬起头,揉了揉眉心。

    这个问题,他已经想了整整三天。

     杀朱棣?容易。

    只要他 一声令下,明天的火炮就能把燕王府炸成平地。

    可杀了之后呢?太祖的儿子里,朱棣是最会打仗的,杀了他,北疆的防务谁来扛?而且“戮叔”的名声,会像影子 一样跟着他,以后诸王怕是会人人自危,反而不利于朝廷稳定。

     囚朱棣?和杀了没两样。

    把他关在诏狱里,燕藩的旧部肯定会不安,万一有人趁机作乱,又是一场祸事。

     放朱棣?绝无可能。

    这次放了他,下次他再举旗,朝廷又要劳师动众,百姓又要遭罪。

     他要的,不是“处置”朱棣,而是“用”朱棣。

    用他的本事,去堵北疆的窟窿,去镇那些蠢蠢欲动的北元残部和女真部落。

     “陛下,”李坚又轻声道,“营门外有人求见——是燕王世子朱高炽,孤身一人,手里捧着降表。

    ” 朱允炆的眼睛亮了一下。

     机会来了。

     他站起身,理了理常服的褶皱,道:“不在中军帐见,去西偏帐。

    让朱高炽进来,不用带侍卫。

    ”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西偏帐比中军帐小些,只点了两盏烛灯,光线柔和了许多。

    朱允炆坐在主位的椅子上,手里把玩着一枚玉扳指——那是太祖当年赐给他的。

    没过多久,帐门被推开,朱高炽捧着一个明黄色的锦盒,小心翼翼地走了进来。

     一进帐,朱高炽就看清了主位上的人。

    朱允炆穿着常服,没戴皇冠,可那坐姿,那眼神,还是透着一股帝王的威严,让他不由自主地紧张起来。

    他不敢抬头,“扑通”一声跪在地上,把锦盒高高举过头顶。

     “罪臣之子朱高炽,叩见陛下!”他的声音有点发颤,却很清晰,“家父朱棣,糊涂一时,触犯天威,如今已然醒悟,愿开城纳降,听凭陛下发落。

    只求陛下念在太祖皇帝的血脉情分,饶过燕藩上下的将士,饶过北平城里的百姓……” 朱允炆没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他。

    他知道朱高炽在历史上是个仁厚的君主,可惜命短。

    如今看来,这孩子不仅仁厚,还有几分勇气——敢孤身一人来朝廷军大营,这份胆识,比他那两个弟弟强多了。

     “高炽,起来说话。

    ”朱允炆的语气很平和,听不出喜怒,“你父王……还好吗?” 朱高炽愣了一下。

    他以为朱允炆第一句话会问降表,会问朱棣的罪,没想到竟是问候。

    他抬起头,眼里还带着泪,哽咽道:“父王……他知道自己罪重,没脸来见陛下,所以让孩儿来……来替他请罪。

    ” 朱允炆叹了口气。

    这声叹息里,有几分真,有几分假——真的是可惜朱棣的才华,假的是做给朱高炽看的。

     “四叔是朕的至亲,也是大明的功臣。

    ”他缓缓道,“当年他镇守北疆,杀退元寇,护了边境百姓十年安稳,朕都记在心里。

    这次的事,朕知道,有误会,也有他的糊涂,着实令人痛心。

    ” 他指了指朱高炽手里的锦盒:“降表,你先收起来。

    朕问你,你觉得,朕若要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