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铜仁三中
关灯
小
中
大
名字了!)他又是一位民事律师。
他来教我们的法律大意和历史。
他教历史的时候是照书念的,历史课本有点像故事小说,看起来是很有趣味的,用不着他照本宣读。
我们上了几次课以后就不再听他的了。
有一次他念一段关于宋太祖杯酒释兵权的故事,我们在下面各做各的事情,忽然他发现我在做数学,就说我上课不认真听讲。
我说:“你念的这一段历史书我早已看过了,就说出来大家听听。
”我就按书上的大意说了一遍,还不看书。
他觉得不好意思,又不知道怎样下台。
最后他说:“既然你们已经知道了这一段,我们就讲下面的吧。
”刚好到了下课的时候,此后,他再也没有来上历史课了! 他教法律大意倒是内行。
有一次他带我们去法院旁听,他代表一个妇女向丈夫提出离婚。
那个男人在法庭上哭诉这个女人没有良心,因为看上了另一个男的就不要他了,他无论如何也不同意离婚。
法官问他:“你说她爱另外的男人,你有没有确实的证据?”他却说不出什么证据。
最后这位律师说:“既然这样,你也保不住她不去找另外的男人。
你如果不和她离婚,她又不愿和你共同生活,那不是都很痛苦吗?不如你和她离婚,大家都好。
”这时法官也劝他离婚。
最后由女方给男方多少钱了事,这件民事纠纷这样顺利解决在当时是少见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杨骏老师教我们生物学,对我现在教生物是起了很大作用的。
他讲生物学的时候很能引人入胜。
他教我们从微镜中观察原生动物,并且描画它们。
他说:“变形虫最好画了,因为它常常变形。
你只要画出它的主要部分如细胞核、食物胞、空胞和伪足就够了。
”他又说:“普通人称赞别人多用凤毛麟角来形容难能可贵,但是这两种东西都是皮毛衍生出来的,细想起来不是说人家只是皮毛而已!”当时仪器设备是很差的,标本和模型根本没有,只靠几张挂图和野外观察也居然给了我们不少生物学知识。
高中时代是人生发展很重要的阶段。
一个人的个性、行为和习惯都在这个阶段开始形成。
我们当时都住在学校宿舍,作息都仿军营生活,用军号报时,有军训教官管理。
每天早上六点半起床,六点半升旗早操,七点吃早饭,八点上课,十二点午餐,中午没有午睡,但有一小时自由活动。
下午三点上课,六点晚餐,十点熄灯就寝。
每天如此,只有星期日和假日例外。
除了日常上课以外,每星期一下午八点有一小时的“国父纪念周”,全校集合到大礼堂(抗建堂),由校长主持,其程序是:全体肃立,唱国歌,向国父遗像行三鞠躬礼,主席恭读国父遗嘱,静默三分钟,主席报告学校情况或来宾讲话,唱校歌,散会。
这种集会不仅使学生们知道学校情况,而且对学生们精神教育也是有好处的。
当我还在高一的时候,当时政府发起青年从军运动。
据说是去缅甸保卫滇缅公路。
因为沿海的重要港口都被日本封锁了。
滇缅公路是当年西南后方通往国外的一条重要交通线。
当时有一句口号“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这个运动发动以后,真是风起云涌,很多同学都报名参加“远征军”。
当地有家报纸是铜仁专员公署办的,在报上发出了一则消息,标题为:“国立三中学生自动应召。
”有些同学对标题是很不满意,认为贬低了他们自动请缨的热情。
于是一传十,十传百,大家一窝蜂似地到那报馆去打了一个痛快,把招牌也砸了!事后专员谢贯一大发雷霆,要李校长召集全校学生到操场听他讲话。
当时的操场是在一个大谷地,周围都是高地,东面是城墙。
他在高地上架了好几挺机关枪,如临大敌。
我们全校学生在操场上列队静默默地听他讲。
他说了些什么我也不记得了,只觉得有点小题大做。
打
他来教我们的法律大意和历史。
他教历史的时候是照书念的,历史课本有点像故事小说,看起来是很有趣味的,用不着他照本宣读。
我们上了几次课以后就不再听他的了。
有一次他念一段关于宋太祖杯酒释兵权的故事,我们在下面各做各的事情,忽然他发现我在做数学,就说我上课不认真听讲。
我说:“你念的这一段历史书我早已看过了,就说出来大家听听。
”我就按书上的大意说了一遍,还不看书。
他觉得不好意思,又不知道怎样下台。
最后他说:“既然你们已经知道了这一段,我们就讲下面的吧。
”刚好到了下课的时候,此后,他再也没有来上历史课了! 他教法律大意倒是内行。
有一次他带我们去法院旁听,他代表一个妇女向丈夫提出离婚。
那个男人在法庭上哭诉这个女人没有良心,因为看上了另一个男的就不要他了,他无论如何也不同意离婚。
法官问他:“你说她爱另外的男人,你有没有确实的证据?”他却说不出什么证据。
最后这位律师说:“既然这样,你也保不住她不去找另外的男人。
你如果不和她离婚,她又不愿和你共同生活,那不是都很痛苦吗?不如你和她离婚,大家都好。
”这时法官也劝他离婚。
最后由女方给男方多少钱了事,这件民事纠纷这样顺利解决在当时是少见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杨骏老师教我们生物学,对我现在教生物是起了很大作用的。
他讲生物学的时候很能引人入胜。
他教我们从微镜中观察原生动物,并且描画它们。
他说:“变形虫最好画了,因为它常常变形。
你只要画出它的主要部分如细胞核、食物胞、空胞和伪足就够了。
”他又说:“普通人称赞别人多用凤毛麟角来形容难能可贵,但是这两种东西都是皮毛衍生出来的,细想起来不是说人家只是皮毛而已!”当时仪器设备是很差的,标本和模型根本没有,只靠几张挂图和野外观察也居然给了我们不少生物学知识。
高中时代是人生发展很重要的阶段。
一个人的个性、行为和习惯都在这个阶段开始形成。
我们当时都住在学校宿舍,作息都仿军营生活,用军号报时,有军训教官管理。
每天早上六点半起床,六点半升旗早操,七点吃早饭,八点上课,十二点午餐,中午没有午睡,但有一小时自由活动。
下午三点上课,六点晚餐,十点熄灯就寝。
每天如此,只有星期日和假日例外。
除了日常上课以外,每星期一下午八点有一小时的“国父纪念周”,全校集合到大礼堂(抗建堂),由校长主持,其程序是:全体肃立,唱国歌,向国父遗像行三鞠躬礼,主席恭读国父遗嘱,静默三分钟,主席报告学校情况或来宾讲话,唱校歌,散会。
这种集会不仅使学生们知道学校情况,而且对学生们精神教育也是有好处的。
当我还在高一的时候,当时政府发起青年从军运动。
据说是去缅甸保卫滇缅公路。
因为沿海的重要港口都被日本封锁了。
滇缅公路是当年西南后方通往国外的一条重要交通线。
当时有一句口号“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这个运动发动以后,真是风起云涌,很多同学都报名参加“远征军”。
当地有家报纸是铜仁专员公署办的,在报上发出了一则消息,标题为:“国立三中学生自动应召。
”有些同学对标题是很不满意,认为贬低了他们自动请缨的热情。
于是一传十,十传百,大家一窝蜂似地到那报馆去打了一个痛快,把招牌也砸了!事后专员谢贯一大发雷霆,要李校长召集全校学生到操场听他讲话。
当时的操场是在一个大谷地,周围都是高地,东面是城墙。
他在高地上架了好几挺机关枪,如临大敌。
我们全校学生在操场上列队静默默地听他讲。
他说了些什么我也不记得了,只觉得有点小题大做。
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