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立三中为什么能取得这样大的成就
关灯
小
中
大
李斯连
倭寇吠天吞亚东
江南学子流云梦
闻鸡弦诵懋勉日
留将几许写黔东
我是1939届国立三中高中部毕业生。
1943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经济系,在银行工作了36年。
国立三中是抗日战争初期1937年由江苏、浙江、安徽、湖南、湖北等460多所高初中学校的流亡学生集合组建而成的,有学生2000多人。
当时条件很简陋,没有校舍,就借用旅部、车公馆、文庙、文坛、江西会馆、黄家祠堂等旧建筑为校舍。
生活也十分艰苦。
教师、学生多来自被日本军队占领的沦陷区,和家里已断绝了联系,生活全靠政府发给的贷金维持。
那时还没有电灯,晚上自修时,点的是桐籽油灯,光亮很小且黑烟熏人、实在难受。
由于交通困难,教育经费又少;没有足够的教科书籍,学生只有靠上课时留心听讲,做好笔记来进行自修复习。
但是,在这样的环境里,在这样的艰苦条件下,国立三中在抗战8年中,却培养出大批有用人才,学生遍布海内外,办学成绩是极不寻常的。
国立三中为什么能取得这样大的成绩呢?根据我个人的体验,有如下三个原因: 第一,有大批很好的教师,这是最基本的原因。
国立三中的教师都来自江苏、浙江、安徽、湖南、湖北等省市的中学。
包括在抗日战争前,全国有五大名牌省立中学,它们分别是上海中学、杭州中学、苏州中学、扬州中学和常州中学。
教师自身的修养很蒂深,知识渊博,教授方法各有专长。
我记得如胡雨安、邬师秋、刁泰芬、封开基、端木和老师,他们都曾在大学里教过课,具有很丰富的教学经验。
要育人,必先育师。
所以师资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最根本、最关键的问题。
第二,是学校有优良的校风。
国立三中校歌歌词中有这样两句话:“仁实勇毅垂为校训,朴茂彪横导之学风”。
意思就是:教师要有十分严肃、认真、负责考核的教学态度,不及格就是不及格,该重读就得重读,谁也不能例外。
教师与教师间,从未有过任何矛盾,大家都以提高教育质量,教好学生作为天职。
学生都要有一个非常浓厚的读书风气。
管教严格,则用志不纷。
学生都来自沦陷区,家破人散,报国心切,各有
1943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经济系,在银行工作了36年。
国立三中是抗日战争初期1937年由江苏、浙江、安徽、湖南、湖北等460多所高初中学校的流亡学生集合组建而成的,有学生2000多人。
当时条件很简陋,没有校舍,就借用旅部、车公馆、文庙、文坛、江西会馆、黄家祠堂等旧建筑为校舍。
生活也十分艰苦。
教师、学生多来自被日本军队占领的沦陷区,和家里已断绝了联系,生活全靠政府发给的贷金维持。
那时还没有电灯,晚上自修时,点的是桐籽油灯,光亮很小且黑烟熏人、实在难受。
由于交通困难,教育经费又少;没有足够的教科书籍,学生只有靠上课时留心听讲,做好笔记来进行自修复习。
但是,在这样的环境里,在这样的艰苦条件下,国立三中在抗战8年中,却培养出大批有用人才,学生遍布海内外,办学成绩是极不寻常的。
国立三中为什么能取得这样大的成绩呢?根据我个人的体验,有如下三个原因: 第一,有大批很好的教师,这是最基本的原因。
国立三中的教师都来自江苏、浙江、安徽、湖南、湖北等省市的中学。
包括在抗日战争前,全国有五大名牌省立中学,它们分别是上海中学、杭州中学、苏州中学、扬州中学和常州中学。
教师自身的修养很蒂深,知识渊博,教授方法各有专长。
我记得如胡雨安、邬师秋、刁泰芬、封开基、端木和老师,他们都曾在大学里教过课,具有很丰富的教学经验。
要育人,必先育师。
所以师资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最根本、最关键的问题。
第二,是学校有优良的校风。
国立三中校歌歌词中有这样两句话:“仁实勇毅垂为校训,朴茂彪横导之学风”。
意思就是:教师要有十分严肃、认真、负责考核的教学态度,不及格就是不及格,该重读就得重读,谁也不能例外。
教师与教师间,从未有过任何矛盾,大家都以提高教育质量,教好学生作为天职。
学生都要有一个非常浓厚的读书风气。
管教严格,则用志不纷。
学生都来自沦陷区,家破人散,报国心切,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