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天灾

关灯
果不其然,冯霂的车驾停在门口。

     我理了理衣襟,吸了口气。

    自从房志龄的那句话之后,我对冯霂居然有了些惧意。

    那张慈善的脸再不像之前那般和蔼,似乎每丝微笑都藏着一把刀。

     想来好笑,当年我还问大帅,为何朝中有人知道国老被囚,却没有人营救。

    现在算是想明白了,朝堂是个名利场,人人心中都有一把小算盘。

     “冯相,恕学生失迎之罪。

    ”我堆起笑脸道。

     冯相也是一脸堆笑,道:“何必如此见外?私下里,老夫托大喊你一声贤侄,如何?” 我当然装作受宠若惊,连声称呼“冯伯”,心里却更加忐忑,不知他为何如此客气,只几日前还是叫我“明大人”的。

     让了座,冯霂端起茶,笑道:“贤侄啊,昨日房志龄可是装醉?” 我不料他居然说得这么坦白,顺势惊讶道:“冯伯是怎么知道的?” 冯霂一脸得意,笑道:“为官这么多年,还会看不出他的小九九?他说了些什么?” “他……只是说了些家父的往事。

    ”我支吾道。

     冯霂“哦”了一声,低头沉思起来,不知道他是在想我是否骗他,还是在想房志龄为何要说那些话。

     当然,因为老一辈人都知道爹娘的往事不适合提起,所以冯霂没有多问,甚至我刚才的支吾都成了再正常不过的事。

     “贤侄,玉玺的事追查的如何了?”冯霂问我。

     “李永平尚未招供。

    ” “贤侄啊,这事可要抓紧些了,今日朝中已经有人想出头了。

    ”冯霂喝着茶,道。

     “哦?朝中还有人这么有胆色?”我略带嘲讽地笑答一句。

     “大越立国不过四十年,忠臣总是有的。

    ”冯霂盯着茶盏,说得我倒不好意思,“而且,有些人倒不是忠……” “哦?那是什么?” “哼,还不是想沽名买直?贤侄久不在朝堂不知道,有些儒生就是把名声看得比命重。

    你道他们为何敢顶撞皇上?他们就是怕皇上不杀他们,那他们就不能留名青史了。

    ” “不会吧,怎么说还是命重要些,呵呵。

    ”我笑道。

     “贤侄莫要不信,汗牛充栋呢,哪朝哪代没有几个要名不要命的?碰上聪明些的皇帝,让他们吵,史官下笔的时候便是明君贤臣。

    呵,碰上笨些的,一刀斩了,史官便留下一笔暴君直臣。

    不论怎么,本来默默无名的,现在总是能让千百年后的人记得了,呵呵。

    ” 我仔细品味,终于有些明白了,更多的却是不屑,笑道:“命都丢了,身后事谁知道呢?” “呵呵,贤侄说得是呀。

    ”冯霂身子往前倾了倾,神秘道:“老夫历经四朝,不过两个字,保命……” 我一愣,跟着笑道:“呵呵,冯伯说的是啊。

    ” “圣人之道,圣人之道嘛。

    ”冯霂哈哈一笑,“不过……贤侄,话说回来,朝堂的事可有办法?” “呵呵,冯伯,小侄倒是有个法子,不知成不成。

    ” “贤侄说来听听。

    ” “听政。

    ” “听政?” “小侄记得汉时有过皇太后听政的先例。

    ” “贤侄莫非忘了,正是女祸专政才亡了大汉天下啊。

    ” “呵呵,冯伯,小侄说的乃是汉初窦太后的听政。

    大汉非但没亡,还休养生息,方令光帝征战四方啊。

    ”我看出冯霂一定是在装糊涂,又道,“兵权在小侄手里,政权在冯伯手里,那两个女人不过就是用来压压那些沽名买直的儒生,哪里会有什么祸害?” “就怕两位娘娘不肯答应陪咱们演这出戏呢。

    ”冯霂道。

     “呵呵,这个小侄自有计较。

    ” “那便好,其实照老夫看啊,陈和的余孽,尤其还是不守妇道……这么抛头露面总不怎么合适。

    ” “陈和的余孽?”我不解问道。

     “贤侄不知道?”冯霂一脸愕然,“陈皇后便是陈和的次女啊。

    ” “陈和原来还有个皇后女儿啊,呵呵。

    ”我干笑道。

     冯霂跟着笑了一声,突然硬生生收住,问我:“贤侄认识陈裕吧?” 我当然点了点头。

     “贤侄不觉得他和陈皇后长得很像?” “呵,的确有人说陈将军生得女相。

    ”我笑道。

     冯霂似乎对我的反应有些失望,提醒我道:“贤侄不觉得他们的姓……” “呃……莫非陈裕是陈和之子?陈和的儿子不是早死了吗?” “是,死在高济……” “哦。

    ” 我终于明白为何三部要审我高济战事,还要治我慢军之罪,更要将我正法,无非就是告诉全天下他儿子是个失败的英雄,而且失败的惟一原因是我这个残废陷害他。

     “搞出那么大动静……”我叹气道。

     “爱子之心,也怪不得他。

    ”冯霂又喝了口茶。

     我心中一紧,不怪陈和,那就是怪我了……“呵呵,是呀,爱子之心。

    ”我陪笑,端起茶盏遮住了脸上的尴尬。

     冯霂又说了些天气燥热不下雨之类的废话,告辞回去了。

     等冯霂一走,章仪从后堂走了出来。

     “夫君,今天皇后一点东西都没吃。

    ”章仪苦着脸。

     我还在想冯霂的事,有些不耐烦,冷声道:“她不吃便不吃,还真当她是皇后?” 章仪撅起嘴,不满地瞪了我一眼,退了下去。

     翌日再次坐在大殿上时,皇帝身边已经多了两个位子,左侧高坐着皇太后,右侧是皇后。

    下面第一班坐着冯霂、我和房志龄,是为三相,其后立着的是在京金龙阁辅臣,再后面方是闲杂百官。

     如冯霂所言,果然有几个小官跳出来说三道四,不过位高者有兴趣的并不多,所以几句话便给太后打发了回去。

    我看那些小官们也是赌徒,若是押中了一朝便能青袍换紫蟒,若是没押中,我朝到底还有不杀文官的祖训,大不了回乡做个白衣卿相,一样傲笑王侯,也是一段佳话。

     位高者却不敢玩,他们已经得享高位,再要他们下去恐怕比杀了他们更难过。

    而且他们也都知道了我的手段,不杀文官不罪言官是祖训,也仅仅是祖训,当不得不真的挡箭牌。

    更何况世人都知道,宁打老虎不拍苍蝇,让小官们乱叫那是我做宰相的度量,大官敢不识相那是自己往刀口上撞。

     “既然再无他事,众卿家便散朝吧。

    ”太后一挥手,结束了早朝。

     百官山呼万岁,按班而出。

     冯霂对我笑道:“如此倒真的稳住了。

    ” 房志龄也笑道:“大越立国已然四十年,人心思安,稳起来容易。

    ” “呵呵。

    ”我陪笑着出了正殿,心中一松。

     在青龙门告别冯霂房志龄,我独自赶到军中,命王宝儿点十几个好手跟我入宫。

     “只带十余人吗?”王宝儿有些担心。

     “从李永平的秘道走,人多口杂。

    ”我说。

     “末将这就去。

    ” 很快,十几个人穿过了秘道,出现在皇后寝宫。

    那座别院现在住的是何美人,陈皇后被我送去了倚翠园,本来是给贵妃住的别院,因为圣上并未册封贵妃,所以我刚好用了,也算将她一等,以示惩戒。

     何美人大概早就知道这条秘道,看到我的出现并没有多大的惊疑。

     “明大人。

    ”她大概以为母以子贵,自己有些价值了,说话也硬了起来。

     我遣开周围内侍女官,冷声道:“来人,就地正法。

    ” “啊!明大人开恩……” 何美人的话还没说完,有兵士上前手起刀落,当胸一刀,美人一缕香魂回归无极。

     王宝儿苦笑:“大夫要杀她,何必亲自跑一趟?” “她也算是帝母,给她点面子。

    ”我笑道。

     其实,我是要转去东宫,顺路监刑罢了。

     东宫大门前立着迎接的便是吕无仁,被我下令打了五十大板,现在连站着都显得别扭。

     “恭迎太傅驾到。

    ”吕无仁扯着嗓子,东宫内侍统统跪了下去。

     这是见师礼,太子太傅是储君之师,九成九会成为帝王之师,礼数慢不得。

    我也不让,叫人推我进去。

    五岁的太子鞠已经迎到阶下,略微有些怯意地问我好。

     我让过礼,笑问道:“太子殿下可还记得老臣?” 话一出口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