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天灾
关灯
小
中
大
禁有些尴尬,自己才过了三十,居然自称老臣起来……
太子显然是不记得了,摇了摇头。
我招手让太子过来,低声问他:“今日做了些什么啊?” “苏夫子教我练字来着。
” 我记得圣上说过他聪明,想来该开的书都开得差不多了,现在练练字,等年纪大些再教导国事。
“是哪个苏夫子啊?”我问他。
太子说不清楚,我瞪了一眼立在远处的吕无仁,看似低头闭眼没有听我们说话,其实他听得再清楚不过了,当即上前道:“便是礼部侍郎苏轨。
” “哦,东阁侍郎苏端己啊。
”我听说过这个人,才名不下韦白,因为韦白是北方人,苏轨是南方人,所以时人道是“南苏北韦”,隐隐还排在韦白之前。
“描的是谁家的本子啊?”我又问。
“是临的本朝韦学士的《告宣州钱校书书》。
” 我笑道:“苏夫子倒是让你临韦学士的字啊,呵呵,那等韦学士归京了,让他来教你可好?” “但凭太傅做主。
”太子道。
我看得出他的确很怕我,有些担心,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好。
抬头看到一旁侍立的吕无仁,我想到了什么,对太子道:“他服侍的可好?” 一问到这个阉人,太子顿时来了精神,道:“大伴陪我玩得可好呢。
” 我心中暗骂一句,依旧笑道:“既然大伴这么会陪太子殿下玩耍,太子殿下一定很高兴是吧?” “嗯。
” “那殿下是否还有更高兴的事做呢?” “更高兴……” “比如,孝敬娘亲啊。
”我诱道。
“嗯,太傅说的是,我最喜欢看到娘笑着夸我了。
”太子咧嘴笑道,露出一口乳牙。
我假装皱眉道:“唉,可惜,娘娘现在可不好呢。
” “为什么?”太子奇道。
“因为宫里最最会玩的吕公公陪着太子啊,没人陪娘玩了。
” “啊……”太子略微不舍地看了一眼吕无仁,道:“可是娘是大人啊。
” “大人也要玩啊。
”我笑道。
“那、那就让大伴去陪娘玩两天?”太子看着我,小心翼翼问道。
“殿下真是乖孩子。
”我夸奖了一句,对身后的将士道:“带吕公公去见何娘娘。
” 吕无仁大概看出了什么,刚要叫喊,已被大步上前的王宝儿卸了下巴。
我拉过太子,不让他去看,只是问着功课。
太子怎么说也是个孩子,到了午间已经忍不住要找“吕大伴”了。
我不愿意宦官教坏太子,尤其是个与我有仇隙的宦官,遂道:“殿下一直和大伴玩些什么呢?” “嗯……玩很多东西啊,骑大马,藏猫猫……”太子板着手指道。
“夫子知道一种更有趣的游戏呢。
”我随手折了一条柳枝,只是一捋便剩下了一片最合适的叶子,放到嘴边。
这人啊,若是小时候玩惯了的事,等七老八十了还能记得。
我都不知道自己多久没有吹柳叶了,结果放到嘴边还是吹了出来。
太子当然不会知道我吹的是什么,他只觉得一片叶子能吹出声音很有趣。
所以他也要试试看。
有些看似简单的活实际上很难干,当年我也是练了很久才吹出个调子的。
太子吹了一手的口水,还是没有声音。
我耐心地教着诀窍,就怕他丧失信心,不过三岁看人老,太子的确是个可造之才,一直吹到了下午,除了当中吃了一顿饭,愣是没停过。
“殿下,太晚了,夫子得回去了。
”我对太子道。
太子已经能吹出音了,正得意着,见我要走,微微有些失望。
我和太子真正只是相处了大半天,却也有些舍不得他,自己也觉得好笑,道:“夫子明日再陪太子殿下玩。
” “夫子明日可一定要来啊。
”太子扶着我的轮椅,一直把我送出了大门。
到底就是小孩子,不过就是一夜不能相见,弄得和生离死别似的,没走几步就要回头看看我。
出于臣礼,我只有等太子回去之后才能转身走,这么一来真是耗费了不少光阴。
太子又走了两步,突然又跑了过来,我不知发生了什么事,还有些诧异。
“夫子,我忘记了,大伴说要见娘亲一定要夫子同意,是吗?”太子眼里闪着光。
我心头一紧,道:“殿下想见娘亲么?” “嗯。
”太子点头道。
皇家规矩,皇子三岁离母由宗正寺看护教导,因为李鞠是惟一一个皇子,现在又是太子,所以一个人住在东宫。
但是规矩不会废,照宋时传下来的旧例,他只有到了束发之后才能见生母。
“太子多久没见娘了?”我问他。
“好久好久了,每次我问大伴,他都说要看父皇的意思,后来又说要夫子同意。
”太子显得有些委屈。
“嗯,明日夫子带你去见娘。
”我对“娘”这个字最没心防,大概因为娘在世时我是个逆子…… “多谢夫子!”太子很高兴地蹦跳着回去了。
王宝儿在外面等了我一天,微微有些倦色,我不好意思,道:“辛苦王将军了。
” “大夫言重了!”王宝儿急忙道。
我因为刚才太子把吕无仁和“娘”并提,有些不舒服,或许那个阉人并没有我想得那么恶毒,但是我不能不杀他。
有宋之前,皇朝每当末年总是因为皇帝年幼,外戚专权,甚至女祸。
所以宋时便定了规矩,皇子三岁离母,且后宫不得干政,违制者斩立决。
宋后的确没有了女祸和外戚,可是宦官专权却葬送了宋齐吴三朝。
所以国朝太祖定下宦官不得言政,不得识字等规矩,铸成铁碑立在宫内。
虽然宦官们不识字了,却未必不会干政。
太子幼年监国,吕无仁对他的影响一定很大,我可不能让一个阉人毁了将来的大越之君。
“大夫,或许我们得改口了呢。
” 出宫的那段路长而无聊,两旁的高墙让人压抑,王宝儿突然笑着没头没脑地说了一句。
“哦?为何啊?”我随口问道。
“大夫可知道百官是如何称呼大夫的?” “不知道,可别是什么坏词吧,呵呵。
” “呵呵,怎会呢。
百官都称呼大夫军相。
” “什么军?”我心头一紧,若是君王的君,那是骂我有篡位之心,若是军部的军,也难保不是说我军权在握,傲慢跋扈。
“自然就是军部的军,现在百官都在议论这个军部呢。
” “哦,百官那是闲得慌,我们披甲的也别去掺和,见虎符便是,军部、兵部或是什么枢密院都没意思。
对了,王大将军那的回信来了吗?” 当时是王致繁给了我起兵的本钱,与其说现在京师是在我手里,不如说是在他王致繁手里。
如今算是开宝了,怎么也得给人点利钱,所以我让王宝儿发信问王致繁,是愿意继续领兵屯住柔云抑或想回京入枢密院做个副使。
当然,做了副使也一样领着京畿卫戍,否则不成了削他兵权? “多谢大夫,信使还没到,大概已经在路上了。
”王宝儿道。
我点头应了应,又道:“这是小事,即便王大将军将来改了主意也不过就是一句话的事,那支御林军的动向如何?” “匈厥古的骑兵见都没见上就撤了,那支御林军现在屯在河东路,调令已经传过去了。
” “不知是哪位将军领兵。
” “是晁钟祥将军领的兵。
” “也是老将了。
”我的意思是,年纪大的人该懂点事。
“晁将军出了名的懂事。
”王宝儿笑道。
我也笑了,等这支御林军归位,天下可说是真的安定了。
到时候,我要大举充边,灭了匈厥古大患,让太子做个太平天子,让大越的百姓不再被异族欺辱。
似乎一切都出奇地顺利,美好的未来就如近在眼前的果子,只要伸手便能摘下来。
翌日上朝的时候,太子坐在龙椅上,看着我笑。
我也对他笑了笑,靠在椅背上。
“微臣陇西路采访使蒋光启奏监国殿下千岁,陇西路今年从六月起便没有下雨,上报大旱。
”一个中年人出班奏道。
“微臣河南路采访使霍亟,启奏监国殿下千岁,河南路今年自六月起亦是滴雨未下,上报大
我招手让太子过来,低声问他:“今日做了些什么啊?” “苏夫子教我练字来着。
” 我记得圣上说过他聪明,想来该开的书都开得差不多了,现在练练字,等年纪大些再教导国事。
“是哪个苏夫子啊?”我问他。
太子说不清楚,我瞪了一眼立在远处的吕无仁,看似低头闭眼没有听我们说话,其实他听得再清楚不过了,当即上前道:“便是礼部侍郎苏轨。
” “哦,东阁侍郎苏端己啊。
”我听说过这个人,才名不下韦白,因为韦白是北方人,苏轨是南方人,所以时人道是“南苏北韦”,隐隐还排在韦白之前。
“描的是谁家的本子啊?”我又问。
“是临的本朝韦学士的《告宣州钱校书书》。
” 我笑道:“苏夫子倒是让你临韦学士的字啊,呵呵,那等韦学士归京了,让他来教你可好?” “但凭太傅做主。
”太子道。
我看得出他的确很怕我,有些担心,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好。
抬头看到一旁侍立的吕无仁,我想到了什么,对太子道:“他服侍的可好?” 一问到这个阉人,太子顿时来了精神,道:“大伴陪我玩得可好呢。
” 我心中暗骂一句,依旧笑道:“既然大伴这么会陪太子殿下玩耍,太子殿下一定很高兴是吧?” “嗯。
” “那殿下是否还有更高兴的事做呢?” “更高兴……” “比如,孝敬娘亲啊。
”我诱道。
“嗯,太傅说的是,我最喜欢看到娘笑着夸我了。
”太子咧嘴笑道,露出一口乳牙。
我假装皱眉道:“唉,可惜,娘娘现在可不好呢。
” “为什么?”太子奇道。
“因为宫里最最会玩的吕公公陪着太子啊,没人陪娘玩了。
” “啊……”太子略微不舍地看了一眼吕无仁,道:“可是娘是大人啊。
” “大人也要玩啊。
”我笑道。
“那、那就让大伴去陪娘玩两天?”太子看着我,小心翼翼问道。
“殿下真是乖孩子。
”我夸奖了一句,对身后的将士道:“带吕公公去见何娘娘。
” 吕无仁大概看出了什么,刚要叫喊,已被大步上前的王宝儿卸了下巴。
我拉过太子,不让他去看,只是问着功课。
太子怎么说也是个孩子,到了午间已经忍不住要找“吕大伴”了。
我不愿意宦官教坏太子,尤其是个与我有仇隙的宦官,遂道:“殿下一直和大伴玩些什么呢?” “嗯……玩很多东西啊,骑大马,藏猫猫……”太子板着手指道。
“夫子知道一种更有趣的游戏呢。
”我随手折了一条柳枝,只是一捋便剩下了一片最合适的叶子,放到嘴边。
这人啊,若是小时候玩惯了的事,等七老八十了还能记得。
我都不知道自己多久没有吹柳叶了,结果放到嘴边还是吹了出来。
太子当然不会知道我吹的是什么,他只觉得一片叶子能吹出声音很有趣。
所以他也要试试看。
有些看似简单的活实际上很难干,当年我也是练了很久才吹出个调子的。
太子吹了一手的口水,还是没有声音。
我耐心地教着诀窍,就怕他丧失信心,不过三岁看人老,太子的确是个可造之才,一直吹到了下午,除了当中吃了一顿饭,愣是没停过。
“殿下,太晚了,夫子得回去了。
”我对太子道。
太子已经能吹出音了,正得意着,见我要走,微微有些失望。
我和太子真正只是相处了大半天,却也有些舍不得他,自己也觉得好笑,道:“夫子明日再陪太子殿下玩。
” “夫子明日可一定要来啊。
”太子扶着我的轮椅,一直把我送出了大门。
到底就是小孩子,不过就是一夜不能相见,弄得和生离死别似的,没走几步就要回头看看我。
出于臣礼,我只有等太子回去之后才能转身走,这么一来真是耗费了不少光阴。
太子又走了两步,突然又跑了过来,我不知发生了什么事,还有些诧异。
“夫子,我忘记了,大伴说要见娘亲一定要夫子同意,是吗?”太子眼里闪着光。
我心头一紧,道:“殿下想见娘亲么?” “嗯。
”太子点头道。
皇家规矩,皇子三岁离母由宗正寺看护教导,因为李鞠是惟一一个皇子,现在又是太子,所以一个人住在东宫。
但是规矩不会废,照宋时传下来的旧例,他只有到了束发之后才能见生母。
“太子多久没见娘了?”我问他。
“好久好久了,每次我问大伴,他都说要看父皇的意思,后来又说要夫子同意。
”太子显得有些委屈。
“嗯,明日夫子带你去见娘。
”我对“娘”这个字最没心防,大概因为娘在世时我是个逆子…… “多谢夫子!”太子很高兴地蹦跳着回去了。
王宝儿在外面等了我一天,微微有些倦色,我不好意思,道:“辛苦王将军了。
” “大夫言重了!”王宝儿急忙道。
我因为刚才太子把吕无仁和“娘”并提,有些不舒服,或许那个阉人并没有我想得那么恶毒,但是我不能不杀他。
有宋之前,皇朝每当末年总是因为皇帝年幼,外戚专权,甚至女祸。
所以宋时便定了规矩,皇子三岁离母,且后宫不得干政,违制者斩立决。
宋后的确没有了女祸和外戚,可是宦官专权却葬送了宋齐吴三朝。
所以国朝太祖定下宦官不得言政,不得识字等规矩,铸成铁碑立在宫内。
虽然宦官们不识字了,却未必不会干政。
太子幼年监国,吕无仁对他的影响一定很大,我可不能让一个阉人毁了将来的大越之君。
“大夫,或许我们得改口了呢。
” 出宫的那段路长而无聊,两旁的高墙让人压抑,王宝儿突然笑着没头没脑地说了一句。
“哦?为何啊?”我随口问道。
“大夫可知道百官是如何称呼大夫的?” “不知道,可别是什么坏词吧,呵呵。
” “呵呵,怎会呢。
百官都称呼大夫军相。
” “什么军?”我心头一紧,若是君王的君,那是骂我有篡位之心,若是军部的军,也难保不是说我军权在握,傲慢跋扈。
“自然就是军部的军,现在百官都在议论这个军部呢。
” “哦,百官那是闲得慌,我们披甲的也别去掺和,见虎符便是,军部、兵部或是什么枢密院都没意思。
对了,王大将军那的回信来了吗?” 当时是王致繁给了我起兵的本钱,与其说现在京师是在我手里,不如说是在他王致繁手里。
如今算是开宝了,怎么也得给人点利钱,所以我让王宝儿发信问王致繁,是愿意继续领兵屯住柔云抑或想回京入枢密院做个副使。
当然,做了副使也一样领着京畿卫戍,否则不成了削他兵权? “多谢大夫,信使还没到,大概已经在路上了。
”王宝儿道。
我点头应了应,又道:“这是小事,即便王大将军将来改了主意也不过就是一句话的事,那支御林军的动向如何?” “匈厥古的骑兵见都没见上就撤了,那支御林军现在屯在河东路,调令已经传过去了。
” “不知是哪位将军领兵。
” “是晁钟祥将军领的兵。
” “也是老将了。
”我的意思是,年纪大的人该懂点事。
“晁将军出了名的懂事。
”王宝儿笑道。
我也笑了,等这支御林军归位,天下可说是真的安定了。
到时候,我要大举充边,灭了匈厥古大患,让太子做个太平天子,让大越的百姓不再被异族欺辱。
似乎一切都出奇地顺利,美好的未来就如近在眼前的果子,只要伸手便能摘下来。
翌日上朝的时候,太子坐在龙椅上,看着我笑。
我也对他笑了笑,靠在椅背上。
“微臣陇西路采访使蒋光启奏监国殿下千岁,陇西路今年从六月起便没有下雨,上报大旱。
”一个中年人出班奏道。
“微臣河南路采访使霍亟,启奏监国殿下千岁,河南路今年自六月起亦是滴雨未下,上报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