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天灾

关灯
旱。

    ” 太子大概并不明白大旱意味着什么,他若是转头看看两位听政女后,他就能看到两人面带欣喜的面容。

    但是他看着我,所以他只能看到我在苦笑。

    我左右环顾,房志龄眉头紧锁,冯霂面不改色。

    朝上静默半晌,突然从很后面传来一个声音: “微臣礼部侍郎石中士,启奏监国殿下千岁。

    ” 我回头看去,一个青衫小官出班,跪倒在殿上。

    我很快就发现,他没有任何恩赐,诸如鱼袋、玉带等等都没有,显然很不得宠,或许圣上都不知道他的名字。

     “臣以为,上天不雨,乃是朝中失和,宰相职在调节阴阳,平衡生死,上通于天,下达于人,当问之。

    ”石中士朗声道。

     他便是那只出头鸟吧。

     我早就知道借天灾言政事,乃是远在战国之世前便有的传统。

    一般而言,要调节阴阳,或是祭祀天地,或是放宫中女官内侍出宫还家,或是大赦天下……再或者,罢相……所以,那两个女人居然忍不住笑意。

     “石卿言之有理,三位宰相大人,不知有何高见啊?”皇太后道。

     冯霂闭目不语,似乎没有听到。

     房志龄清了清嗓子,道:“臣以为,当初李永平祸乱朝政,以至于天怒人怨,故有大旱之灾。

    咳咳,现下太子监国,大越正统无恙,又有群臣着力辅佐,太后与皇后听政,想来天灾不久便会过去。

    ” “老臣有句话说,”冯霂接过房志龄的话头,道:“当下圣上染恙不起,太子幼龄监国,二后听政,恐宫中阴气太甚,放些宫女出去,求得老天早日下雨也是好的。

    ” 我还在细细品着两个老臣的答奏,没有说话。

     “冯相言之有理,便从老身的坤宁宫开始放吧!”太后显然生气了。

     我让她坐在上面并不是让她乱说话的,只是打一下的她的旗号,现在她的生死不过我的一句话,居然还敢跟我叫板,真是豪妇。

     “太后言重了,”我开口道,“冯相只是为了缓解天灾,并非为了裁减大内属员。

    臣想,或是因为郊祀的关系?” “那明相的意思是再郊祀一次?”谁都没听说过过期郊祀的事,太后显然是在嘲笑我。

     我并未动气,道:“也未必要再郊祀一次,由礼部安排一次祭祖或许也可求列祖列宗上天之灵化解这次大旱。

    ” “臣礼部尚书杜正伦启奏,微臣以为明可名所言不错,九月十四乃是太祖诞辰,历年来都因为太祖说要持俭,所以不曾大办,便是没有大旱,今年也该好好办办。

    ” “臣户部尚书裴淼启奏监国殿下,我大越休养生息多年,国库殷实,虽不足以开疆裂土,应付一场大旱尚不在话下。

    ” 我认得他们都是冯霂的亲信,还没来得及感叹有学生帮着说话的便利时,又是几个文官站了出来附议。

    朝堂就是看谁嘴多嘴快嘴狠的地方,兵法上的“以多击寡”的话一点不错,只是兵法上说的“虚实之道”却没办法了,哪帮人多哪帮人少一目了然。

     房志龄的人就是没有冯霂的多,而且冯霂一手夺下了礼部、户部,比之兵部、吏部似乎弱不禁风,实际上礼部掌管制举,天下仕子之心操于一手。

    户部更是民生之首,全国的银粮皆在其算计之内。

    离了户部,官员的俸禄便没了着落;离了户部,祭祀的腊肉就没钱买;离了户部,工部便没钱破土;离了户部,我大越就是个穷乞丐……所以,户部尚书也被称作“计相”。

     我想着,一阵心寒,冯霂的都是精兵啊!就算我和房志龄一伙,冯霂那边还是有两个宰相……他再在秋考时出道什么怪题,恐怕更是兵多将广。

    这还是朝廷,不知地方上又是如何情形…… 监国的太子没什么想法,照例喊了一声“准奏”,也不知是准谁家的奏。

     冯霂出去的时候只和我说了句:“山雨欲来啊。

    ” 房志龄缓了一步,对我道:“臣强主弱,乾坤颠倒啊。

    ” 我一直都没有答话,等周围已经走得差不多了,我对房志龄道:“冯相手里兵多啊。

    ” 房志龄愣了一下,笑道:“明相过虑了,古来多少权臣不比冯相手下兵强马壮?要改朝换代哪是那么容易的?” 我碰了个钉子,讪笑不已。

     “不过,”房志龄话锋一转,“当下风雨之秋,坐大一家总是不妥,谁人没个家小?哦,朱子卯早上与老夫说,山南路布政使马全郭涉嫌贪墨,数目还不小,不知怎的手里又积了两条人命,御使台已经去查了,吏部也招马全郭回京叙职,这权山南布政使……” “呵呵,山南啊,说是西域蛮荒,其实倒是油水丰厚,华夷交粹,奇景连绵。

    若非走不开,我还真想再去一遭呢。

    ”我现学现卖,暗示房志龄派自己人,却不明说。

    官场上许多话都是辞不达意语焉不详,如何听说读写也是一门大学问。

     房志龄也是老手,不动声色问起山南土产。

    我随口说了几样,又想到怡莉丝,顺势约了房志龄去怡莉丝京城开的酒家喝酒。

     房志龄的身份早已不轻入市井,不过既然是我约的,还是答应了。

    当时我没有细想,等我晚上到的时候,才发现里三层外三层,明明暗暗全是房志龄的人了。

    不知怎的,那时居然有些悲哀,位极人臣,却不能安心喝酒…… 别了百官,我从慈恩门递牌子入了后宫,先去金龙后殿看了圣上,一脸黑气还没有散去,人却更憔悴了。

     “你们太医院便没有办法?花那么多银子就是养你们这帮废物!”我很生气,忍不住骂道。

     太医们的确没有办法,只好垂头被我骂。

     事实上,这种毒实在诡异,或许只有派人到它的原产地才能找到解药了。

    可它的原产地在元毒,派谁去呢?万里遥遥,若是个靠不住的,恐怕一辈子都取不回来。

     头一阵晕眩,我出了金龙殿,让人推我去倚翠园。

    现在内宫中的禁卫都是我的部下,远远看到我的车驾就单膝下跪行军礼,让我看着放心安心顺心……不过也有人为此操碎了心。

     “见过明大人。

    ”皇后对我还是惧怕的多,行了大礼,言语中也不敢托大。

     “起来吧,你是国母,注重着些身份,有道是人必自辱而后人辱之。

    ”我冷冷道。

     陈皇后低头不语。

     “你知道何美人的事了?”我问她。

     “略有耳闻。

    ”皇后强作镇定,我却看到她的手克制不住地再颤抖。

     “别怕,我只是给你的机会,当太子的母亲。

    ” “啊?” “幼年丧亲,中年丧偶,晚年丧子乃是人生三大悲事,我不忍见太子年幼便真成孤家,所以要你冒充太子的生母。

    ” “可是……” “我自然会去做得滴水不漏,你好自为之便是了。

    ”我仔细看了看陈皇后,不论身段还是相貌还真和何美人有六分相似。

    不过我也有些心虚,大概因为青春年少的时候在黑狱渡过,女子见得太少,我总是觉得女人都很像……偶尔章仪换穿了芸儿的衣裙,我这个做夫君的都会认错…… “宫中从未有过何美人,太子就是你的长子,你可记得了。

    ” 陈皇后眼中闪烁着迷茫和混乱,还有恐惧,不过她还是答应了。

    我不知道她有什么资本不答应,这是我意料之中的。

     “不过……”我又道,“太子弱冠之后,你便离开京城。

    ” “去哪里?” “清泉宫,那里是太妃们养老的地方,你虽是皇后,但是你做了什么也该自己心中有数。

    ”我说。

     陈皇后过了半晌,道:“多谢明大人。

    ” 我让人去接了太子过来,太子果然不认识自己的母亲了,羞怯地躲我身后。

     “我的驹儿都长这么大了,来,让娘看看。

    ”陈皇后眼中居然真的涌出泪珠,让我心头发冷,真不知道女人还有这说哭便哭的本事。

     太子缓缓往前走去。

     “娘都不认识驹儿了,驹儿可乖么?”陈皇后搂着太子,哭得真切。

     我知道不该继续留着,悄悄退了出去,等在庭前。

     七月将过,日头正热,我停在树下发呆,刚才那一幕让我想起了娘。

    或许陈皇后的眼泪只是为了自己流的,却真真切切让我想起了喜欢暗自流泪的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