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木头匣子 我替你易容

关灯
若大人识相,便乖乖交出私库里头的金山,教主自不会多加为难。

    ” 段白月闻言微微皱眉,清早还在说此人是个巨贪,却没料到居然能贪出一座金山,未免也太匪夷所思了些。

     徐之秋面色白一阵红一阵,面如死灰坐在椅子上。

     “大人还真是死心眼。

    ”见他这样,女子啧啧摇头,“只要秋风村还在,大人的私库便不愁没银子,这回没了,二回再赚便是,留得青山在,还怕没柴烧不成?” “闭嘴!”听到“秋风村”三字,徐之秋显然更加紧张了起来。

     “大人还是再考虑一番吧,我家教主可不是个有耐心的人。

    ”女子说完便出门离开。

    一直盯着徐府书房的段念得了段白月指令,亦一路尾随她出府前去看究竟。

     段白月则是先行回了驿馆。

     “秋风村?”楚渊道,“快马加鞭出城,约莫半个时辰就能到。

    这大雁城毕竟地方有限,因此一些大的木梁车具,都是先在秋风村里做好样子,再运回城中铺子里拼装,最后通过雁水河售往楚国各处。

    ” “想不想去看看?”段白月道,“听今日两人所言,徐之秋的猫腻应该就在那里。

    ” 楚渊点头,又道:“若被人发现呢?” “易个容便是。

    ”段白月说得轻松。

     楚渊:“……” 他自幼只学了功夫,却从未学过要如何易容。

     段白月道:“西南府的人,个个都是易容高手。

    ” 楚渊只好端坐在椅子上,任由他在自己脸上涂抹。

     指尖触感柔软微凉,段白月唇角上扬,拇指轻轻蹭过他的侧脸。

     楚渊很想将人打出去。

     段白月越凑越近,神情极为专注。

     楚渊忍不住便往后躲,却又无处可躲,到后来,几乎整个人都贴在了墙上。

     段白月轻轻抬高他的下巴。

     四喜公公在窗缝里无意中看到,赶忙转身背对,以表示自己当真什么都没有看到。

     两人距离极近,近到连鼻尖都要贴在一起。

     感受到对方灼热的呼吸,楚渊终于忍无可忍,将人一把推开。

     段白月眼神疑惑:“楚皇这是何意?” 楚渊擦了把脸,咬牙道:“朕不去了,此事交由向冽便可。

    ” “都好了,若是不去,岂非白白忙活这么久。

    ”段白月拿过铜镜放在他面前,“可还满意?” 镜中人五官平庸神情黯淡,还有些斑,看上去像是个外乡生意人。

     “还是去看看吧,总归待在驿馆也无事可做。

    ”段白月拿起另一张面具,很快便贴在了自己脸上。

     楚渊皱眉。

     段白月淡定解释:“先前行走江湖时,经常给自己易容,自然要更加熟练一些。

    ” 楚渊:“……” “走吧。

    ”段白月自言自语,“秋风村,听上去倒是个好地方。

    ” 这地界经常会有商人来看货,因此骤然见到两个外乡客,也并没有谁觉得异常。

     小娃娃在田埂闹着玩,段白月随手折下路边一串红花,取了花蕊拔出来:“吃不吃?” “吃?”楚渊皱眉。

     “甜的。

    ”段白月道。

     楚渊干脆利落拒绝。

    身为皇子,若是像寻常人家的小孩般抓住什么都往嘴里塞,只怕也活不到现在。

     “有我在,便无人能害你。

    ”像是看穿他的心事,段白月笑笑,“这叫灯笼芯,西南漫山遍野都是。

    ” 楚渊只当没听见,加紧几步向不远处的村落走去。

     既是以木匠手艺为生,秋风村的牌匾也比寻常村落要精巧得多。

    道路两盘的小院里,男子伐木妇人编织,零零散散的零件堆了不少,见着两人后都笑着打招呼,以为是商人前来看货收货。

     围着村子走了一圈,依旧没看出什么端倪,家家户户都在锯木头做手艺,见着有人也不遮掩,反而遇到热情的,还要招呼进去喝茶,实在不像是藏有秘密的样子。

     村尾一户农庄里,一个男子正在大汗淋漓锯木头,段白月与楚渊一道走进去,问可否给碗茶喝。

     “自然。

    ”男子放下手中活计,很快便从屋里端了水出来,“两位是来看货的?” “是。

    ”段白月点头,“想订购一批马车轱辘,看大哥这院里似乎堆了不少零散件,便进来问问。

    ” “要买货,还是要从大雁城的商铺里定。

    ”男子道,“这里只是做些零件,家家户户分的东西都不同,最后拼装贩卖还是在城里头。

    ” “原来如此。

    ”段白月恍然,“那大哥便专门做这车轱辘?” “还有桌腿与木盒。

    ”男子擦了把汗。

     “木盒?”段白月问,“装首饰用的?” “这便不知道了,村子里都是工匠,也不懂外头什么好卖。

    都是城里的大商铺交来图纸,我们再按样做好便是。

    ”男子道。

     “看着有些大,也不像是女儿家喜欢的东西。

    ”段白月拿起一个木盒,“看大哥手艺如此娴熟,想来也做了挺久。

    ” “祖辈就是做车轱辘的,至于这木头匣子倒是几年前才开始做,却卖得最好。

    ”大概是平日里极少有人来此,男子的话也多起来,笑道,“每个月少说也要出去二百来个。

    ” “看着挺精巧,我可否带一个走?”段白月问。

     “这可不行。

    ”男子面有难色,“吴员外说了,这木头匣子不能给外人,多少银子也不卖。

    ” “这样啊。

    ”段白月歉然,“是在下鲁莽了。

    ” “没有的事,客人太客气了。

    ”男子连连摆手,“若是我自己的,想带走多少都成,只是上头实在不允许。

    若客人真心想要,去大雁城里吴家车行问问便是,我这做好之后,也是要送到车行去的。

    ” 段白月点头:“多谢。

    ” 两人又坐了一阵,喝完茶后便出了村,沿着小路慢慢往回走。

     “方才那个木头匣子,有何古怪?”楚渊问。

     “古怪说不上,但实在不像是日常能用到的东西。

    ”段白月道,“既笨重又不好看,也装不了许多物件,卖不出去才算正常。

    ” “去城里看看便知。

    ”楚渊道,“吴家车行离驿馆不远,先前还曾看到过,生意似乎不错。

    ” 段白月点点头,与他一道回了大雁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