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关灯
小
中
大
未就他这唐突的要求而发出半句质疑,便如她也未问,他何以会在这个时刻出现在了齐王府内,只望他一眼,转身为他领路。
裴世瑜知晓了今夜这场大火的由来。
竟是世子崔栩的缘故。
他遭到齐王严厉训责,极为愤懑,不顾伤情与医嘱,喝得酩酊大醉,随后,扶墙闯入公主居所,遭人阻拦,混乱中,不慎燃起火种。
崔栩这厮,肋骨折断数根,竟还能行如此恶举,难怪有着屠夫之名,实是凶悍到了令人畏惧的地步。
瑟瑟讲完,低叹一声,沉默了下去。
裴世瑜一言未发,只随她转入一处幽静之所。
方才的火势与全部的混乱,仿佛全部都被挡在了这一道围墙外。
瑟瑟领他停在一扇半开的门前,轻声道:“公主就在里面。
” 裴世瑜抬目,一眼便看到了她。
她闭着双目,人歪靠在坐床上,似睡非睡,影一动不动。
屋中伴坐几名婢女,忽然发觉门外的人,相互对望几眼,迟疑了片刻,悄然起身,低头各皆退了出去。
裴世瑜走了进去,带得一缕寒风入户,缭乱的一片灯影里,他看见她长发披乱,面容苍白,神情布满倦怠。
忽然,她仿佛有所觉察,睁开眼眸,刹时,四目相接在了一起。
她慢慢坐直身子,很快又垂落眼眸,避开了他的目光。
佳人就在前头静坐,与他近在咫尺。
而他今夜之所以会来,全是因了那个瑟瑟姑姑那一番话。
瑟瑟说,他是她的心上之人。
倘若瑟瑟所言是真,她只是被迫周旋在那两名男子的中间,那么,有没有可能,他真的可以将她带走,拯救她脱离这个瑟瑟口中的“泥潭”? 一时间,他竟迫不及待地想见到她的面,亲口问她,她愿不愿随他走。
倘若她点下头,哪怕她的背后有着天大的麻烦,他亦无所畏惧。
他能做她一生的倚靠。
这个年轻的,初次体察了少年恋爱滋味的裴家郎君,正是被心中冒出的这近乎热忱的念头所驱,才贸贸然地到来。
然而,此时此刻,如此情景,裴世瑜却又不知自己该如何开口。
他在心里斟酌,再次望向她,忽然,目光落在她一侧的衣袖上,盯着看了几眼,他开始迈步,向她走去。
她的那一只手,大半隐在袖内,只露些指在外,正轻轻地搭在膝上,乍看如常,然而,裴世瑜发觉在她袖口上,洇染着一片血渍。
她显然没有防备,在他已走到面前时,还带几分迷惘地仰面望他,直到他伸手,握住她那一只藏在袖中的手,她才觉察过来,低头看一眼,随即立刻后缩,想要从他的掌心里抽出。
他的握持并不如何紧,然而,指掌里,却带着不容许她躲避的力道。
“别动!”他甚至微微俯身下去,在她的耳边轻声如此下令。
“你手在流血,叫我看看!” 裴世瑜不容她的反抗,说话间,已将那一截染血的衣袖略折上了些,接着,她的手也被他转了过来,手腕向上。
她腕上的伤口,一下便映入他的眼帘。
这是刀割的伤,看着应是近日所留。
这刀伤本应已止血,今夜应是方才出乱子时迸裂,又再次出血。
而她自己,显是心神不宁,竟连这都没有发觉。
不但如此,就在这道新伤的近旁,裴世瑜又发现了另道伤痕。
以他经验判断,这道旧伤,应是月前所留,同样也是刀伤。
短短月余的时间里,她竟然不止一次地自残。
裴世瑜被自己的发现惊住,几乎有些不敢相信所见。
这该是如何得痛。
她竟对自己下如此的手! 他慢慢抬起眼,皱紧双眉,盯着对面的女郎,指着她腕上的伤,不快地道:“为何要这样对自己?” 她脸色愈发苍白,只用力地挣臂,想脱离出他的掌控。
伴着这阵挣扎,她腕的伤处又溢出了些新的殷红的血。
裴世瑜忽然记起,她不能说话,无法回答来自于他的质问。
一个分神间,伤手叫她抽走。
她似完全不知痛感,接着,在他困惑的目光注视下,一把卷高伤臂衣袖,用一指蘸着腕血,于臂上凌乱地写下几字。
裴世瑜看去。
“离我远些。
” “你会后悔!” 殷红的字,画在她一段雪白的藕臂之上,几分诡异,却又透出惊人的美感。
裴世瑜定望片刻。
一股从未有过的强烈的热流,忽然间涌上,布满他的胸膛。
他是非要将她从这里带走不可了! 他唤入瑟瑟,命她取来伤药,亲手小心地为她裹好伤腕,接着,抬起头,向白着张脸正呆望自己的公主展眉一笑,转身,大步走了出去。
驿馆与齐王府相隔甚远,发生在王府后宅内的火情也已慢慢变小,并未惊动此间之人。
裴曾因年岁的缘故,入夜睡得不深,加上心中又羁绊着少主的事,睡睡醒醒。
方好不容易睡着,又被一只夜猫从屋顶蹿过的响动给弄醒了。
他叹了口气,翻一个身,想睁眼瞧瞧几更,朦朦胧胧间,依稀看到榻前仿佛杵着一道黑影,登时被吓得睡意全无,猛地坐起,正要高声呼人入内,却见那影动了一下,接着,火折亮起。
裴曾这才看清,来人竟是少主,只见他盘膝坐在榻侧,笑眯眯地望着自己。
裴曾拍了拍胸,抱怨他还是如此调皮,三更半夜不去睡觉,要来自己这里吓人,却见他变戏法似的,从身后送上一副纸笔,要他立刻写信给他兄长。
裴曾起初还没反应过来,忽然,福至心灵:“莫非郎君是想好了?愿意娶那位公主了?” 裴世瑜不应,只放下纸笔,人从榻上翻身落地,朝外走去,行至门口,方停下道:“对了!阿伯勿忘在信中和阿兄说一声,公主并非天哑,日后她定会好起来的,叫阿兄不必过于顾虑。
” 裴曾一怔,回过味来,哑然失笑,睡意也全无了。
少主性急,裴曾再清楚不过,此事也不宜耽搁。
他一边点头应好,一边立刻起身下榻,笑呵呵地道:“郎君放心,我一字不落,全写上去,好叫君侯知晓!” 此为大事。
少主这边既已决定,裴曾也无多话,连夜写好信函。
送信与大队人马上路不同。
信使走的是近道,从青州出发,直接往西北方向,横经博州、刑州等地,便直通君侯如今所在的太原府。
中间那段路,如今虽属孙荣辖制,但只要避开沿途重要关卡,便可通过。
若是路上顺利,来回最多半个月,便能收到来自君侯的回信。
裴曾将信交给信使,目送信使连夜出发,消失在了夜色之中。
齐王府里,长公主很快也得报,裴曾的信使连夜动身,出发去往太原府了。
她唤入瑟瑟,微笑道:“你安排得很好。
此次事情若成,齐王定也会好好谢你的。
” 瑟瑟垂目道:“都是婢子该做的。
长公主满意便可。
” 今夜发生的一切,皆在瑟瑟掌控之下。
她见完裴世瑜,从潜伏在暗的探子那里得知他出来,便安排下第二步的计划。
崔栩伤得不轻,今夜还在呕血,如何能做这些事。
那所谓的强闯之人,不过是瑟瑟预先找的一个身形与世子相当的人而已。
那人闯入公主居所,故意闹事。
隔着距离,灯火昏暗,闻声而来的仆妇们不辨真假,以为真是世子闯入。
接着,火烧起来,瑟瑟及时将公主转移。
再接着,她遇到那位闯入火场的小郎君,引他来到了公主的面前。
瑟瑟不信,那裴郎君能面对这一切而无动于衷,除非他对公主没有半分怜爱之意。
果然,一切水到渠成。
如今只要等待那位靖北侯裴世瑛的回信便可。
今夜若说唯一有什么是瑟瑟没有料想到的,便是公主腕上竟有割伤,被裴世瑜发现。
不过,正也是她的伤,促使这计划愈发成功地达到了目的。
长公主颔首:“阿娇如何了?” 瑟瑟一顿,道:“今夜我的那些安排,她都不知,应是受了些惊吓。
不过,请长公主放心,她已歇下,休息几天,便会好起来的。
” “我也知她不易。
你多陪陪她。
” 长公主凝思片刻。
“如今若是一切顺利,想来,齐王寿日之前,应当便能将事定下了。
” 她说完,长长吁了一口气,也不知是对即将到来的那件大事的期待,还是对凡人所无法掌控的未来的隐隐恐惧。
一段看起来再普通不过的平静的日子过去。
恰就在齐王寿日的前一日,青州收到了来自靖北侯裴世瑛关于联姻的回复。
他在写给长公主的信函中,表达了他对于裴氏能够迎娶酌春公主一事的无比感恩之情,此更是裴家与当地万千庶民的莫大荣幸; 写给齐王的信中,他郑重许诺,因这一桩天赐的姻缘,河西与青州两地民众往后将真正表里相依,同休共戚,成为坚不可破的盟友,共抗天下之敌。
齐王等了多日,终于在寿日前得到想要的答复,从此
裴世瑜知晓了今夜这场大火的由来。
竟是世子崔栩的缘故。
他遭到齐王严厉训责,极为愤懑,不顾伤情与医嘱,喝得酩酊大醉,随后,扶墙闯入公主居所,遭人阻拦,混乱中,不慎燃起火种。
崔栩这厮,肋骨折断数根,竟还能行如此恶举,难怪有着屠夫之名,实是凶悍到了令人畏惧的地步。
瑟瑟讲完,低叹一声,沉默了下去。
裴世瑜一言未发,只随她转入一处幽静之所。
方才的火势与全部的混乱,仿佛全部都被挡在了这一道围墙外。
瑟瑟领他停在一扇半开的门前,轻声道:“公主就在里面。
” 裴世瑜抬目,一眼便看到了她。
她闭着双目,人歪靠在坐床上,似睡非睡,影一动不动。
屋中伴坐几名婢女,忽然发觉门外的人,相互对望几眼,迟疑了片刻,悄然起身,低头各皆退了出去。
裴世瑜走了进去,带得一缕寒风入户,缭乱的一片灯影里,他看见她长发披乱,面容苍白,神情布满倦怠。
忽然,她仿佛有所觉察,睁开眼眸,刹时,四目相接在了一起。
她慢慢坐直身子,很快又垂落眼眸,避开了他的目光。
佳人就在前头静坐,与他近在咫尺。
而他今夜之所以会来,全是因了那个瑟瑟姑姑那一番话。
瑟瑟说,他是她的心上之人。
倘若瑟瑟所言是真,她只是被迫周旋在那两名男子的中间,那么,有没有可能,他真的可以将她带走,拯救她脱离这个瑟瑟口中的“泥潭”? 一时间,他竟迫不及待地想见到她的面,亲口问她,她愿不愿随他走。
倘若她点下头,哪怕她的背后有着天大的麻烦,他亦无所畏惧。
他能做她一生的倚靠。
这个年轻的,初次体察了少年恋爱滋味的裴家郎君,正是被心中冒出的这近乎热忱的念头所驱,才贸贸然地到来。
然而,此时此刻,如此情景,裴世瑜却又不知自己该如何开口。
他在心里斟酌,再次望向她,忽然,目光落在她一侧的衣袖上,盯着看了几眼,他开始迈步,向她走去。
她的那一只手,大半隐在袖内,只露些指在外,正轻轻地搭在膝上,乍看如常,然而,裴世瑜发觉在她袖口上,洇染着一片血渍。
她显然没有防备,在他已走到面前时,还带几分迷惘地仰面望他,直到他伸手,握住她那一只藏在袖中的手,她才觉察过来,低头看一眼,随即立刻后缩,想要从他的掌心里抽出。
他的握持并不如何紧,然而,指掌里,却带着不容许她躲避的力道。
“别动!”他甚至微微俯身下去,在她的耳边轻声如此下令。
“你手在流血,叫我看看!” 裴世瑜不容她的反抗,说话间,已将那一截染血的衣袖略折上了些,接着,她的手也被他转了过来,手腕向上。
她腕上的伤口,一下便映入他的眼帘。
这是刀割的伤,看着应是近日所留。
这刀伤本应已止血,今夜应是方才出乱子时迸裂,又再次出血。
而她自己,显是心神不宁,竟连这都没有发觉。
不但如此,就在这道新伤的近旁,裴世瑜又发现了另道伤痕。
以他经验判断,这道旧伤,应是月前所留,同样也是刀伤。
短短月余的时间里,她竟然不止一次地自残。
裴世瑜被自己的发现惊住,几乎有些不敢相信所见。
这该是如何得痛。
她竟对自己下如此的手! 他慢慢抬起眼,皱紧双眉,盯着对面的女郎,指着她腕上的伤,不快地道:“为何要这样对自己?” 她脸色愈发苍白,只用力地挣臂,想脱离出他的掌控。
伴着这阵挣扎,她腕的伤处又溢出了些新的殷红的血。
裴世瑜忽然记起,她不能说话,无法回答来自于他的质问。
一个分神间,伤手叫她抽走。
她似完全不知痛感,接着,在他困惑的目光注视下,一把卷高伤臂衣袖,用一指蘸着腕血,于臂上凌乱地写下几字。
裴世瑜看去。
“离我远些。
” “你会后悔!” 殷红的字,画在她一段雪白的藕臂之上,几分诡异,却又透出惊人的美感。
裴世瑜定望片刻。
一股从未有过的强烈的热流,忽然间涌上,布满他的胸膛。
他是非要将她从这里带走不可了! 他唤入瑟瑟,命她取来伤药,亲手小心地为她裹好伤腕,接着,抬起头,向白着张脸正呆望自己的公主展眉一笑,转身,大步走了出去。
驿馆与齐王府相隔甚远,发生在王府后宅内的火情也已慢慢变小,并未惊动此间之人。
裴曾因年岁的缘故,入夜睡得不深,加上心中又羁绊着少主的事,睡睡醒醒。
方好不容易睡着,又被一只夜猫从屋顶蹿过的响动给弄醒了。
他叹了口气,翻一个身,想睁眼瞧瞧几更,朦朦胧胧间,依稀看到榻前仿佛杵着一道黑影,登时被吓得睡意全无,猛地坐起,正要高声呼人入内,却见那影动了一下,接着,火折亮起。
裴曾这才看清,来人竟是少主,只见他盘膝坐在榻侧,笑眯眯地望着自己。
裴曾拍了拍胸,抱怨他还是如此调皮,三更半夜不去睡觉,要来自己这里吓人,却见他变戏法似的,从身后送上一副纸笔,要他立刻写信给他兄长。
裴曾起初还没反应过来,忽然,福至心灵:“莫非郎君是想好了?愿意娶那位公主了?” 裴世瑜不应,只放下纸笔,人从榻上翻身落地,朝外走去,行至门口,方停下道:“对了!阿伯勿忘在信中和阿兄说一声,公主并非天哑,日后她定会好起来的,叫阿兄不必过于顾虑。
” 裴曾一怔,回过味来,哑然失笑,睡意也全无了。
少主性急,裴曾再清楚不过,此事也不宜耽搁。
他一边点头应好,一边立刻起身下榻,笑呵呵地道:“郎君放心,我一字不落,全写上去,好叫君侯知晓!” 此为大事。
少主这边既已决定,裴曾也无多话,连夜写好信函。
送信与大队人马上路不同。
信使走的是近道,从青州出发,直接往西北方向,横经博州、刑州等地,便直通君侯如今所在的太原府。
中间那段路,如今虽属孙荣辖制,但只要避开沿途重要关卡,便可通过。
若是路上顺利,来回最多半个月,便能收到来自君侯的回信。
裴曾将信交给信使,目送信使连夜出发,消失在了夜色之中。
齐王府里,长公主很快也得报,裴曾的信使连夜动身,出发去往太原府了。
她唤入瑟瑟,微笑道:“你安排得很好。
此次事情若成,齐王定也会好好谢你的。
” 瑟瑟垂目道:“都是婢子该做的。
长公主满意便可。
” 今夜发生的一切,皆在瑟瑟掌控之下。
她见完裴世瑜,从潜伏在暗的探子那里得知他出来,便安排下第二步的计划。
崔栩伤得不轻,今夜还在呕血,如何能做这些事。
那所谓的强闯之人,不过是瑟瑟预先找的一个身形与世子相当的人而已。
那人闯入公主居所,故意闹事。
隔着距离,灯火昏暗,闻声而来的仆妇们不辨真假,以为真是世子闯入。
接着,火烧起来,瑟瑟及时将公主转移。
再接着,她遇到那位闯入火场的小郎君,引他来到了公主的面前。
瑟瑟不信,那裴郎君能面对这一切而无动于衷,除非他对公主没有半分怜爱之意。
果然,一切水到渠成。
如今只要等待那位靖北侯裴世瑛的回信便可。
今夜若说唯一有什么是瑟瑟没有料想到的,便是公主腕上竟有割伤,被裴世瑜发现。
不过,正也是她的伤,促使这计划愈发成功地达到了目的。
长公主颔首:“阿娇如何了?” 瑟瑟一顿,道:“今夜我的那些安排,她都不知,应是受了些惊吓。
不过,请长公主放心,她已歇下,休息几天,便会好起来的。
” “我也知她不易。
你多陪陪她。
” 长公主凝思片刻。
“如今若是一切顺利,想来,齐王寿日之前,应当便能将事定下了。
” 她说完,长长吁了一口气,也不知是对即将到来的那件大事的期待,还是对凡人所无法掌控的未来的隐隐恐惧。
一段看起来再普通不过的平静的日子过去。
恰就在齐王寿日的前一日,青州收到了来自靖北侯裴世瑛关于联姻的回复。
他在写给长公主的信函中,表达了他对于裴氏能够迎娶酌春公主一事的无比感恩之情,此更是裴家与当地万千庶民的莫大荣幸; 写给齐王的信中,他郑重许诺,因这一桩天赐的姻缘,河西与青州两地民众往后将真正表里相依,同休共戚,成为坚不可破的盟友,共抗天下之敌。
齐王等了多日,终于在寿日前得到想要的答复,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