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关灯
小
中
大
坐在篝火旁玩着贝洛特纸牌游戏或西洋棋的那些夜晚,还有薇安妮教自己织毛线活(或者应该说是试图教她)的画面以及索菲笑起来时脸上散发出的温暖光泽。
她有时候也会想象薇安妮曾经为她营造出来的、只可惜她当时没有看清的一种可能性:一个家。
可如今一切都为时已晚。
伊莎贝尔不能冒险出现在勒雅尔丹宅院的门口,将薇安妮置于危险的境地之中。
贝克无疑会问起她去巴黎这么久到底都在做些什么,也许他还会好奇地前去一探究竟。
回到巴黎,她挤在一群眼神呆滞、身上穿着深色衣服、看上去像是从爱德华·蒙克的画中走出来的人中间下了火车。
当她经过闪烁着金光的荣军院穹顶时,一道薄雾穿过街道,遮住了树木的颜色。
大部分咖啡馆都已经关门,桌椅被叠放在破烂的雨棚下。
街道对面就是过去几个月里被她称为家的公寓——挤在一间废弃熟食店楼上幽暗肮脏、与世隔绝的小屋,墙壁上依旧隐隐散发着猪肉和香料的味道。
她听到有人喊了一句“站住!”,紧接着便是尖锐的哨声,人们尖叫了起来。
几个国防军士兵在法国警察的陪同下围住了一小群人,只见他们马上跪了下来,举起了双臂。
她看到了他们胸前的黄色星形标志。
伊莎贝尔慢了下来。
阿努克出现在伊莎贝尔的身边,用一只手臂挽住了她。
“你好呀。
”她说话的声音是那样的生机勃勃,一下子提醒了伊莎贝尔,有人正在注视着她们——或者至少阿努克是这样担心的。
“你出现和消失的方式很像那些美国漫画中的角色,也许是《魅影奇侠》。
” 阿努克笑了,“你最近在山里的假期过得怎么样?” “平淡无奇。
” 阿努克靠了过来,“我们听到风声,敌人正在策划些什么。
德国人正在招募妇女,让她们在星期日的晚上做些行政工作,整个过程都神神秘秘的。
” 伊莎贝尔把那个装满法郎的信封悄悄地取了出来,递给阿努克。
对方神不知鬼不觉地把它丢进了自己敞开的手提包里,“夜班?行政工作?” “保罗给你找了一个职位。
”阿努克说,“今晚九点上班。
下班后到你父亲的公寓里去,他会在那里等着你。
” “好的。
” “这也许会有危险。
” 伊莎贝尔耸了耸肩膀,“哪有不危险的事情呢?” 当天晚上,伊莎贝尔步行穿过闹市区,来到警署。
她脚下的人行道发出了嗡嗡的响声,说明附近某个地方正有汽车经过,而且是很多的汽车。
“你,嘿!” 伊莎贝尔停下脚步,露出了微笑。
一个德国人朝她走了过来,手里还举着来复枪。
他的目光落在她的胸口上,寻找着一颗黄色的星星。
“我今晚是来上班的。
”她边说边指向了面前的警署大楼。
尽管那里的窗户全都被遮住了,楼里可是热闹非凡。
德国国防军军官和法国宪兵漫无目的地到处乱转,还频繁地进出大楼——这么晚了依旧是这番情景,实在是有些诡异。
庭院里停着一排大巴车,从院子的这一头一直停到了另一头。
司机们缩成一团站在一起,边抽烟边聊着天。
那个德国士兵扬起了头,“走吧。
” 伊莎贝尔紧紧地攥着自己浅褐色外套的衣领。
尽管天气十分暖和,她今晚并不想引起太多人的注意。
最好的方法就是打扮得像只鹪鹩一样——棕色、棕色、更多的棕色——消失在大家的视线里。
她用黑色头巾罩住了自己的一头金发,用穆斯林头巾的戴法在正面系上了一个大结,脸上未施粉黛,连口红都没有涂。
她低着头走过一群身穿法国警服的男人身边。
刚一进楼,她就停下了脚步。
这是一座巨大的建筑,两边都有楼梯,每隔几英尺就有一扇办公室的门。
然而,这里今晚看上去就像是一座血汗工厂。
上百个女子正坐在紧紧靠在一起的办公桌旁,电话没完没了地响着,而法国警官们走起路来也是匆匆忙忙的。
“你是过来帮忙做分拣工作的吗?”最近一扇门边恼人的法国宪兵坐在办公桌后面开口问道。
“是的。
” “我带你去找个地方工作,跟我来。
”他带着她绕着房间的周围走动起来。
办公桌实在是靠得太近了,以至于伊莎贝尔不得不转向一侧才勉强通过狭窄的走道,来到了他指示的那张空桌子旁边。
坐下之后,她朝着桌边凑了凑,手肘和坐在她左右两边的女子碰在一起。
只见她的桌面上摆满了卡片盒。
她打开第一个盒子,在里面看到了一叠卡片。
她抽出第一张卡片,看了看上面的内容。
埃塞克·斯特恩霍尔兹 拉斯特大道12号 第四区 从事破坏活动者 下面还列出了他的妻子和孩子的姓名。
“你要把那些在国外出生的犹太人挑拣开来。
”宪兵说道。
而她根本就没有注意到他正跟在自己的身后。
“你说什么?”她边说边拿出了另一张卡片,这一张上面写的是“西蒙·贝尔”的信息。
“那里有个空盒子,把出生在法国和出生在别处的犹太人区分开来,我们只对出生在国外的犹太人感兴趣。
男人,女人,还有小孩。
” “为什么?” “他们是犹太人。
谁在乎呢?好了,快去工作吧。
” 伊莎贝尔在座位上转过身去。
她的面前摆放着上百张卡片,而这间屋子里至少有一百个女子。
这项规模宏大的行动简直令人无法理解,这有可能意味着什么呢? “你来这里干了多久了?”她询问身边的一个女子。
“几天了。
”对方边说边打开了另外一个盒子,“昨晚是我的孩子们在过去几个月里第一次不用饿着肚子。
” “我们在做些什么?” 那个女子耸了耸肩膀,“我听到他们在说什么春风行动。
” “那是什么意思?” “我可不想知道。
” 伊莎贝尔翻阅着盒子里的卡片。
靠后的一张卡片让她停了下来。
保罗·莱维 布朗蒂娜街61号C公寓 第七区 文学教授 她飞快地站起身来,撞到了身旁的那个女子。
对方咒骂她打断了自己的工作,她桌上的卡片如瀑布般滑落到了地上。
伊莎贝尔赶紧跪下来捡拾着卡片,大胆地把莱维先生的卡片藏在了自己的袖子里。
就在她站起来的那一瞬间,有人一把抓住了她的手臂,把她拽出了狭窄的走道,害得她边走边冲撞着身边的一整排女子。
在墙边的一处空地上,她的身体被扭转过来,重重地推到了墙壁上。
“这是什么意思?”一个法国警察冲她咆哮着,紧紧攥着她的那只手力气大得足以在她的手臂上留下一块瘀青。
“抱歉,非常抱歉。
我需要工作,但我病了,你看。
是流感。
”她尽可能大声地咳嗽了起来。
伊莎贝尔掠过他的身边,离开了警署大楼。
走出门口,她一直咳嗽到了自己走到街角为止。
从那里开始,她迈开了奔跑的脚步。
“这是什么意思?” 伊莎贝尔朝公寓的遮光布向外看了看,注视着楼下的大道。
爸爸坐在餐厅的桌子旁边,紧张地用染上了墨水的手指敲击着木头桌面。
时隔几个月,再次回到这里的感觉很好——和他在一起——但她实在是激动得无法放松享受回家的感觉。
“你一定是误会了,伊莎贝尔。
”爸爸说。
自从她回家后,这已经是他的第二杯白兰地酒了,“你说那里肯定有上万张卡片,那可是巴黎所有犹太人的数量啊。
无疑——” “问题是这意味着什么,爸爸,而不是事实到底是怎么样的。
”她答道,“德国人正在搜集巴黎所有海外出生的犹太人的姓名和地址。
男人,女人,还有小孩。
” “可这是为什么呢?保罗·莱维是波兰血统没错,但他已经在这里生活了几十年了,还曾在第一次世界大战里为法国奋战过——他的哥哥就是为法国战死的。
维希政府向我们保证过,纳粹是不会伤害退伍老兵的。
”
她有时候也会想象薇安妮曾经为她营造出来的、只可惜她当时没有看清的一种可能性:一个家。
可如今一切都为时已晚。
伊莎贝尔不能冒险出现在勒雅尔丹宅院的门口,将薇安妮置于危险的境地之中。
贝克无疑会问起她去巴黎这么久到底都在做些什么,也许他还会好奇地前去一探究竟。
回到巴黎,她挤在一群眼神呆滞、身上穿着深色衣服、看上去像是从爱德华·蒙克的画中走出来的人中间下了火车。
当她经过闪烁着金光的荣军院穹顶时,一道薄雾穿过街道,遮住了树木的颜色。
大部分咖啡馆都已经关门,桌椅被叠放在破烂的雨棚下。
街道对面就是过去几个月里被她称为家的公寓——挤在一间废弃熟食店楼上幽暗肮脏、与世隔绝的小屋,墙壁上依旧隐隐散发着猪肉和香料的味道。
她听到有人喊了一句“站住!”,紧接着便是尖锐的哨声,人们尖叫了起来。
几个国防军士兵在法国警察的陪同下围住了一小群人,只见他们马上跪了下来,举起了双臂。
她看到了他们胸前的黄色星形标志。
伊莎贝尔慢了下来。
阿努克出现在伊莎贝尔的身边,用一只手臂挽住了她。
“你好呀。
”她说话的声音是那样的生机勃勃,一下子提醒了伊莎贝尔,有人正在注视着她们——或者至少阿努克是这样担心的。
“你出现和消失的方式很像那些美国漫画中的角色,也许是《魅影奇侠》。
” 阿努克笑了,“你最近在山里的假期过得怎么样?” “平淡无奇。
” 阿努克靠了过来,“我们听到风声,敌人正在策划些什么。
德国人正在招募妇女,让她们在星期日的晚上做些行政工作,整个过程都神神秘秘的。
” 伊莎贝尔把那个装满法郎的信封悄悄地取了出来,递给阿努克。
对方神不知鬼不觉地把它丢进了自己敞开的手提包里,“夜班?行政工作?” “保罗给你找了一个职位。
”阿努克说,“今晚九点上班。
下班后到你父亲的公寓里去,他会在那里等着你。
” “好的。
” “这也许会有危险。
” 伊莎贝尔耸了耸肩膀,“哪有不危险的事情呢?” 当天晚上,伊莎贝尔步行穿过闹市区,来到警署。
她脚下的人行道发出了嗡嗡的响声,说明附近某个地方正有汽车经过,而且是很多的汽车。
“你,嘿!” 伊莎贝尔停下脚步,露出了微笑。
一个德国人朝她走了过来,手里还举着来复枪。
他的目光落在她的胸口上,寻找着一颗黄色的星星。
“我今晚是来上班的。
”她边说边指向了面前的警署大楼。
尽管那里的窗户全都被遮住了,楼里可是热闹非凡。
德国国防军军官和法国宪兵漫无目的地到处乱转,还频繁地进出大楼——这么晚了依旧是这番情景,实在是有些诡异。
庭院里停着一排大巴车,从院子的这一头一直停到了另一头。
司机们缩成一团站在一起,边抽烟边聊着天。
那个德国士兵扬起了头,“走吧。
” 伊莎贝尔紧紧地攥着自己浅褐色外套的衣领。
尽管天气十分暖和,她今晚并不想引起太多人的注意。
最好的方法就是打扮得像只鹪鹩一样——棕色、棕色、更多的棕色——消失在大家的视线里。
她用黑色头巾罩住了自己的一头金发,用穆斯林头巾的戴法在正面系上了一个大结,脸上未施粉黛,连口红都没有涂。
她低着头走过一群身穿法国警服的男人身边。
刚一进楼,她就停下了脚步。
这是一座巨大的建筑,两边都有楼梯,每隔几英尺就有一扇办公室的门。
然而,这里今晚看上去就像是一座血汗工厂。
上百个女子正坐在紧紧靠在一起的办公桌旁,电话没完没了地响着,而法国警官们走起路来也是匆匆忙忙的。
“你是过来帮忙做分拣工作的吗?”最近一扇门边恼人的法国宪兵坐在办公桌后面开口问道。
“是的。
” “我带你去找个地方工作,跟我来。
”他带着她绕着房间的周围走动起来。
办公桌实在是靠得太近了,以至于伊莎贝尔不得不转向一侧才勉强通过狭窄的走道,来到了他指示的那张空桌子旁边。
坐下之后,她朝着桌边凑了凑,手肘和坐在她左右两边的女子碰在一起。
只见她的桌面上摆满了卡片盒。
她打开第一个盒子,在里面看到了一叠卡片。
她抽出第一张卡片,看了看上面的内容。
埃塞克·斯特恩霍尔兹 拉斯特大道12号 第四区 从事破坏活动者 下面还列出了他的妻子和孩子的姓名。
“你要把那些在国外出生的犹太人挑拣开来。
”宪兵说道。
而她根本就没有注意到他正跟在自己的身后。
“你说什么?”她边说边拿出了另一张卡片,这一张上面写的是“西蒙·贝尔”的信息。
“那里有个空盒子,把出生在法国和出生在别处的犹太人区分开来,我们只对出生在国外的犹太人感兴趣。
男人,女人,还有小孩。
” “为什么?” “他们是犹太人。
谁在乎呢?好了,快去工作吧。
” 伊莎贝尔在座位上转过身去。
她的面前摆放着上百张卡片,而这间屋子里至少有一百个女子。
这项规模宏大的行动简直令人无法理解,这有可能意味着什么呢? “你来这里干了多久了?”她询问身边的一个女子。
“几天了。
”对方边说边打开了另外一个盒子,“昨晚是我的孩子们在过去几个月里第一次不用饿着肚子。
” “我们在做些什么?” 那个女子耸了耸肩膀,“我听到他们在说什么春风行动。
” “那是什么意思?” “我可不想知道。
” 伊莎贝尔翻阅着盒子里的卡片。
靠后的一张卡片让她停了下来。
保罗·莱维 布朗蒂娜街61号C公寓 第七区 文学教授 她飞快地站起身来,撞到了身旁的那个女子。
对方咒骂她打断了自己的工作,她桌上的卡片如瀑布般滑落到了地上。
伊莎贝尔赶紧跪下来捡拾着卡片,大胆地把莱维先生的卡片藏在了自己的袖子里。
就在她站起来的那一瞬间,有人一把抓住了她的手臂,把她拽出了狭窄的走道,害得她边走边冲撞着身边的一整排女子。
在墙边的一处空地上,她的身体被扭转过来,重重地推到了墙壁上。
“这是什么意思?”一个法国警察冲她咆哮着,紧紧攥着她的那只手力气大得足以在她的手臂上留下一块瘀青。
“抱歉,非常抱歉。
我需要工作,但我病了,你看。
是流感。
”她尽可能大声地咳嗽了起来。
伊莎贝尔掠过他的身边,离开了警署大楼。
走出门口,她一直咳嗽到了自己走到街角为止。
从那里开始,她迈开了奔跑的脚步。
“这是什么意思?” 伊莎贝尔朝公寓的遮光布向外看了看,注视着楼下的大道。
爸爸坐在餐厅的桌子旁边,紧张地用染上了墨水的手指敲击着木头桌面。
时隔几个月,再次回到这里的感觉很好——和他在一起——但她实在是激动得无法放松享受回家的感觉。
“你一定是误会了,伊莎贝尔。
”爸爸说。
自从她回家后,这已经是他的第二杯白兰地酒了,“你说那里肯定有上万张卡片,那可是巴黎所有犹太人的数量啊。
无疑——” “问题是这意味着什么,爸爸,而不是事实到底是怎么样的。
”她答道,“德国人正在搜集巴黎所有海外出生的犹太人的姓名和地址。
男人,女人,还有小孩。
” “可这是为什么呢?保罗·莱维是波兰血统没错,但他已经在这里生活了几十年了,还曾在第一次世界大战里为法国奋战过——他的哥哥就是为法国战死的。
维希政府向我们保证过,纳粹是不会伤害退伍老兵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