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新政阵痛:改革深水区的君臣博弈

关灯
杀”“新政破坏文脉”的谣言。

    朱标却不为所动,他深知,在改革的深水区,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血的代价。

     暮春时节,当第一批通过“经世科”选拔的官员踏上赴任之路时,朱标站在午门城楼上,看着他们腰间悬挂的“新政特使”腰牌,心中泛起一丝苦涩。

    这些天来,他处决了三十七名贪腐官员,罢黜了六十余名尸位素餐的旧臣,甚至不惜与勋贵集团正面交锋。

     “陛下,英国公求见,说勋贵们同意将子弟送入国子监。

    ”宋濂的通报打断了他的思绪。

    朱标转身,望着紫禁城的琉璃瓦在夕阳下泛着金光,忽然露出笑容——这笑容里有释然,更有悲壮。

    他知道,新政的阵痛还将持续,但每一次剧痛,都是大明王朝蜕变的契机。

     夜深人静时,朱标翻开《明实录》的草稿,提笔写下:“朕非好刑,实乃不得不刑。

    昔太祖爷斩尽贪官,为的是江山稳固;朕今日厉行监察,为的是百姓安康。

    愿后世子孙,莫忘今日之痛。

    ”墨迹未干,窗外便传来暴雨击打宫墙的声音,仿佛在为这场改革的腥风血雨伴奏。

     第二日早朝,朱标宣布成立“新政统计局”,开始丈量全国土地、清查人口户籍。

    当他看着舆图上逐渐被红色新政区域覆盖的大明版图,忽然想起穿越时在博物馆看到的明成祖迁都北京的画卷。

    此刻他终于明白,真正的盛世,从来不是靠某个人的雄才大略,而是靠无数次刀刃向内的改革,靠每一滴落在故土上的热血与汗水。

     暴雨初歇,阳光穿透云层,照亮了奉天殿外的“鸣冤鼓”。

    朱标深吸一口气,挺直脊背走向殿内——那里,还有无数新政的难题等着他去破解,还有无数大明的子民等着他去守护。

     喜欢明朝的名义请大家收藏:()明朝的名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