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时光回响,初心不改
关灯
小
中
大
第二十三章时光回响,初心不改
大夏国三百年,一场突如其来的“土豆瘟病”席卷了北方。
叶片枯黄,根茎腐烂,曾经高产的土豆成片倒伏在田里。
农夫们跪在田埂上痛哭,捧着腐烂的土豆喃喃自语:“怎么会这样……李公留下的金疙瘩,怎么会生病……” 消息传到洛阳,朝野震动。
年轻的君主李泓在朝堂上拍了桌子:“传旨!让农科院的人立刻去疫区,查清楚病因!调国库的粮食支援灾区,绝不能让百姓饿肚子!” 他回到寝宫,翻出那本传了十代人的《李阳农书》,手指抚过李阳手绘的土豆图谱,忽然想起幼时祖母讲的故事:“太爷爷说,种地哪有一帆风顺的?有虫了除虫,旱了浇水,病了就找治病的法子。
慌没用,得想辙。
” 次日,李泓脱下龙袍,换上粗布衫,带着农科院的学者直奔疫区。
田间地头,白发苍苍的老农拉着他的手哭:“陛下,这可是咱们的命根子啊……” 李泓蹲下身,捡起一块发病的土豆仔细查看,又翻看土壤样本,忽然对学者们说:“你们看,疫区的土壤偏酸性,而李阳共主的书里写过,‘土豆喜中性土,酸了就撒点草木灰’。
会不会是土壤出了问题?” 学者们眼睛一亮,立刻取样化验——果然,疫区土壤的酸碱度远超正常范围。
“还有,”李泓指着田埂边的杂草,“这些草和土豆长得太近,怕是争夺养分,还藏了病菌。
李公书里说‘要勤除草,给庄稼透气的地儿’。
” 他当场下令:“一、给所有土豆田撒草木灰调节土壤;二、清除田间杂草,集中焚烧杀菌;三、从南方调抗病害的土豆种,立刻补种!” 百姓们见年轻的君主亲自下地查病,还能背出李阳的农谚,顿时安下心来,跟着官府的人一起抢救庄稼。
三个月后,南方的抗病害土豆种在北方扎根发芽,绿油油的叶
叶片枯黄,根茎腐烂,曾经高产的土豆成片倒伏在田里。
农夫们跪在田埂上痛哭,捧着腐烂的土豆喃喃自语:“怎么会这样……李公留下的金疙瘩,怎么会生病……” 消息传到洛阳,朝野震动。
年轻的君主李泓在朝堂上拍了桌子:“传旨!让农科院的人立刻去疫区,查清楚病因!调国库的粮食支援灾区,绝不能让百姓饿肚子!” 他回到寝宫,翻出那本传了十代人的《李阳农书》,手指抚过李阳手绘的土豆图谱,忽然想起幼时祖母讲的故事:“太爷爷说,种地哪有一帆风顺的?有虫了除虫,旱了浇水,病了就找治病的法子。
慌没用,得想辙。
” 次日,李泓脱下龙袍,换上粗布衫,带着农科院的学者直奔疫区。
田间地头,白发苍苍的老农拉着他的手哭:“陛下,这可是咱们的命根子啊……” 李泓蹲下身,捡起一块发病的土豆仔细查看,又翻看土壤样本,忽然对学者们说:“你们看,疫区的土壤偏酸性,而李阳共主的书里写过,‘土豆喜中性土,酸了就撒点草木灰’。
会不会是土壤出了问题?” 学者们眼睛一亮,立刻取样化验——果然,疫区土壤的酸碱度远超正常范围。
“还有,”李泓指着田埂边的杂草,“这些草和土豆长得太近,怕是争夺养分,还藏了病菌。
李公书里说‘要勤除草,给庄稼透气的地儿’。
” 他当场下令:“一、给所有土豆田撒草木灰调节土壤;二、清除田间杂草,集中焚烧杀菌;三、从南方调抗病害的土豆种,立刻补种!” 百姓们见年轻的君主亲自下地查病,还能背出李阳的农谚,顿时安下心来,跟着官府的人一起抢救庄稼。
三个月后,南方的抗病害土豆种在北方扎根发芽,绿油油的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