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第52 硙wèi “阴阳相硙”

关灯
: 《疑》首:阴阳相互摩擦,万物都凋零离散,像是这样又像不是这样。

     第一赞(初一):疑惑不定,失去了正确的方向。

    测辞说:“疑惑不定失去正道,怎么能够安定呢?” 第二赞(次二):自我反省疑虑,诚信就不远。

    测辞说:“自我反省疑虑”,回归清静。

     第三赞(次三):强行显明疑惑,承受这般忧愁,内心开始动摇。

    测辞说:“强行显明疑惑”,内心昏昧。

     第四赞(次四):考察旧事以解疑,遇到正直和诚信。

    测辞说:“考察旧事以解疑”,是说要先请教。

     第五赞(次五):黄色的虫子疑惑金子在其中,比喻邪僻侵夺正直。

    测辞说:“黄色的虫子疑惑其中”,是邪僻侵夺正直。

     第六赞(次六):正直的誓言可以听取,有疑虑则要心怀诚信。

    测辞说:“正直的誓言可以听取”,是因为明王的命令。

     第七赞(次七):鬼魂疑惧低语,(像)弋射树木上的鸟儿,穴居孤陵中的老鼠(多疑)。

    测辞说:“鬼魂疑惧”,这些实在不可听信。

     第八赞(次八):在极度疑惑中遇到强干的客人,多年也不主动攻击(非常谨慎)。

    测辞说:“在极度疑惑中遇到强干的客人”,很值得敬佩。

     第九赞(上九):疑虑重重没有诚信,控制意念如同遗忘,最终一无所得。

    测辞说:“疑虑重重没有诚信”,最终一无所得。

     《太玄经》的创作背景及意义 创作背景:扬雄是西汉末年着名的文学家、哲学家和语言学家,《太玄经》是他仿《周易》和《老子》而作的一部哲学着作。

    他生活在西汉由盛转衰的时期,社会矛盾加剧,他本人也经历了仕途的起伏,这些都可能促使他思考宇宙、自然与社会的根本规律。

     着作意义: 1.哲学体系:《太玄经》构建了一个以“玄”为最高本源的宇宙生成论体系。

    它综合了儒家、道家以及阴阳家的思想,试图建立一个包罗万象的哲学系统。

     2.思维方法:扬雄在《太玄经》中运用了“三分思维”的逻辑,将事物的发展状态分为“九天”,并强调通过“晓天下之瞶瞶,莹天下之晦晦”来认识世界,即启发蒙昧,澄清昏暗。

     3.社会关怀:尽管《太玄经》看似深奥,但其核心仍包含着儒家的社会关怀,旨在为君臣、父子、夫妇之道确立准则。

     希望以上信息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太玄经·疑》及扬雄的思想。

     喜欢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请大家收藏:()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