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第53 【硙(ái)硙】“裖陈硙硙”
关灯
小
中
大
硙(ái)硙:高峻的样子。
宋玉《高唐赋》:“盘岸漓岏(cuánwán),裖(zhěn)陈硙硙。
” 宋玉的《高唐赋》以其瑰丽的辞采和深刻的寓意,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
赋中“盘岸漓岏,裖陈硙硙”等句,展现了巫山险峻壮美的自然景观。
下面我将为你全面解读这篇作品,包括原文、注释、翻译,并介绍其创作背景、故事内涵及作者宋玉的生平。
《高唐赋》名句解析与全文鉴赏 宋玉的《高唐赋》不仅开创了中国文学中意象的先河,更通过巫山神女与楚王的邂逅故事,将自然景观、神话传说与政治寓意完美融合,成为楚辞向汉赋过渡的重要里程碑。
选文原文及注释 以下是包含“盘岸漓岏,裖陈硙硙”的《高唐赋》选段原文、注释及翻译: 原文片段注释现代翻译 盘岸漓岏,裖陈硙硙。
漓岏(cuánwán):山势高耸尖锐的样子。
裖(zhěn):重叠堆积的样子。
硙硙(áiái):高峻的样子。
盘绕的岸边群山高耸尖锐,重重叠叠,巍峨高峻。
登高远望,使人心瘁。
心瘁:内心忧伤、憔悴。
登上高处远望,使人心生忧伤憔悴。
磐石险峻,倾崎崖隤。
倾崎:倾斜。
崖隤:山崖崩塌。
山石险峻,倾斜如同要崩塌的悬崖。
岩岖参差,纵横相追。
岩岖:岩石崎岖不平。
纵横相追:形容岩石交错杂乱。
岩石崎岖不平,参差不齐,纵横交错,相互交错。
仰视山巅,肃何千千。
肃:肃穆、庄严。
千千:通“芊芊”,青翠的样子。
仰视山顶,肃穆而青翠葱茏。
全文概览与创作背景 《高唐赋》是战国末期楚国辞赋家宋玉的代表作之一,收录于《文选》。
此赋在序中通过对话写了楚顷襄王之前的某位楚王(“先王”)梦遇巫山神女的故事。
全文主要内容:正文分六段,第一段写雨后新晴而百川汇集时水势奔腾澎湃之状;第二段写山中草木繁茂兴旺,风吹枝条发出悲鸣声宛如音乐,打动了各种人的心弦;第三段写登山远望,所见山势高峻险恶,岩石崎岖参差;第四段写登上高唐观之侧可见迥然不同的景象:芳草丛生,众鸟和鸣;第五段写楚王奏乐畋猎的盛况;最后一段鼓励襄王往会神女,希望通过与神女交欢给国家和个人带来福祉。
创作背景:根据赋序,此篇是宋玉陪楚顷襄王游览云梦台时,应襄王要求而作。
当时襄王望见高唐观上云气缭绕,宋玉便讲述了先王与巫山神女相遇的故事,并应命作赋以描绘高唐景观。
作品中的故事与意义 神女故事的文学原型 《高唐赋》序言中讲述了一个极具浪漫色彩的故事: 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台,望高唐之观,其上独有云气。
王问何气,玉答曰“朝云”。
并讲述了一段往事:从前先王(楚怀王)游高唐,白天小憩时梦见一妇人,自称“巫山之女,闻君游高唐,愿荐枕席”。
王于是宠幸了她。
临别时神女说:“妾在巫山之阳,旦为朝云,暮为行雨。
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第二天早晨,先王果然看到巫山南麓有云气缭绕,便为神女立庙,号曰“朝云”。
文学意义与影响 1.开创“云雨”意象:《高唐赋》最深远的影响是创造了“云雨”这一中国文学中表达男女之欢的经典隐喻。
这一意象被后世文学广泛采用,成为含蓄表达性爱主题的流行隐喻。
2.奠定神女文学传统:巫山神女形象成为中国文学中一个重要的原型,她既代表着神圣与世俗的交融,也体现了自然与人文的结合。
这一形象对后世文学中的女性描写产生了深远影响。
3.“发乎情,止乎礼义”的教化意义:宋代洪迈在《容斋三笔》中评价《高唐》、《神女》二赋“发乎情,止乎礼义,真得诗人风化之本”。
虽然故事表面涉及男女之情,但神女在《神女赋》中对襄王“欢情未接,将辞而去”,保持了适当的距离,体现了礼义的约束。
4.政治隐喻与讽谏功能:赋的结尾部分明确写道:“思万方,忧国害。
开贤圣,辅不逮。
”这表明往会神女的目的不仅是个人欢愉,更是希望通过这种神圣的结合“给国家和个人带来福祉”,达到政治清明、国家强盛的目的。
5.楚辞向汉赋的过渡:《高唐赋》在文体上呈现出从楚辞向汉赋过渡的特点。
全赋辞采瑰丽,铺陈排比,刻意形容,句法多变化,行文气势贯通,通过夸张描写给人一种壮美感。
宋玉生平事迹 宋玉(约公元前298年—约公元前222年),字子渊,号鹿溪子,战国末期楚国鄢(今湖北宜城市)人。
出身与师承: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载:“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
”普遍认为他师承屈原,是屈原诗歌艺术的直接继承者。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仕途经历:宋玉出身寒微,曾因友人推荐入仕楚顷襄王,担任文学侍臣,后为大夫。
但他在仕途上颇不得志,“事楚襄王而不见察”,始终未能施展政治抱负。
文学成就:宋玉的成就虽难与屈原相比,但他是屈原诗歌艺术的直接继承者。
在他的作品中,物象的描绘趋于细腻工致,抒情与写景结合得自然贴切,在楚辞与汉赋之间,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代表作品:可信而无异议的只有《九辩》一篇。
《高唐赋》、《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风赋》等篇虽真伪相杂,但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是相当重要的。
历史地位:后人多以“屈宋”并称。
其作品中创造的“阳春白雪”、“下里巴人”、“曲高和寡”等典故,都成为了中国文化的经典词汇。
总结 《高唐赋》作为中国文学史上早期辞赋的代表作,不仅以其瑰丽的辞采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战国时期辞赋的艺术成就,更通过巫山神女这一意象的创造,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它既是对楚国山川的自然描写,也是对楚国神话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同时在政治讽谕和道德教化方面也有着重
宋玉《高唐赋》:“盘岸漓岏(cuánwán),裖(zhěn)陈硙硙。
” 宋玉的《高唐赋》以其瑰丽的辞采和深刻的寓意,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
赋中“盘岸漓岏,裖陈硙硙”等句,展现了巫山险峻壮美的自然景观。
下面我将为你全面解读这篇作品,包括原文、注释、翻译,并介绍其创作背景、故事内涵及作者宋玉的生平。
《高唐赋》名句解析与全文鉴赏 宋玉的《高唐赋》不仅开创了中国文学中意象的先河,更通过巫山神女与楚王的邂逅故事,将自然景观、神话传说与政治寓意完美融合,成为楚辞向汉赋过渡的重要里程碑。
选文原文及注释 以下是包含“盘岸漓岏,裖陈硙硙”的《高唐赋》选段原文、注释及翻译: 原文片段注释现代翻译 盘岸漓岏,裖陈硙硙。
漓岏(cuánwán):山势高耸尖锐的样子。
裖(zhěn):重叠堆积的样子。
硙硙(áiái):高峻的样子。
盘绕的岸边群山高耸尖锐,重重叠叠,巍峨高峻。
登高远望,使人心瘁。
心瘁:内心忧伤、憔悴。
登上高处远望,使人心生忧伤憔悴。
磐石险峻,倾崎崖隤。
倾崎:倾斜。
崖隤:山崖崩塌。
山石险峻,倾斜如同要崩塌的悬崖。
岩岖参差,纵横相追。
岩岖:岩石崎岖不平。
纵横相追:形容岩石交错杂乱。
岩石崎岖不平,参差不齐,纵横交错,相互交错。
仰视山巅,肃何千千。
肃:肃穆、庄严。
千千:通“芊芊”,青翠的样子。
仰视山顶,肃穆而青翠葱茏。
全文概览与创作背景 《高唐赋》是战国末期楚国辞赋家宋玉的代表作之一,收录于《文选》。
此赋在序中通过对话写了楚顷襄王之前的某位楚王(“先王”)梦遇巫山神女的故事。
全文主要内容:正文分六段,第一段写雨后新晴而百川汇集时水势奔腾澎湃之状;第二段写山中草木繁茂兴旺,风吹枝条发出悲鸣声宛如音乐,打动了各种人的心弦;第三段写登山远望,所见山势高峻险恶,岩石崎岖参差;第四段写登上高唐观之侧可见迥然不同的景象:芳草丛生,众鸟和鸣;第五段写楚王奏乐畋猎的盛况;最后一段鼓励襄王往会神女,希望通过与神女交欢给国家和个人带来福祉。
创作背景:根据赋序,此篇是宋玉陪楚顷襄王游览云梦台时,应襄王要求而作。
当时襄王望见高唐观上云气缭绕,宋玉便讲述了先王与巫山神女相遇的故事,并应命作赋以描绘高唐景观。
作品中的故事与意义 神女故事的文学原型 《高唐赋》序言中讲述了一个极具浪漫色彩的故事: 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台,望高唐之观,其上独有云气。
王问何气,玉答曰“朝云”。
并讲述了一段往事:从前先王(楚怀王)游高唐,白天小憩时梦见一妇人,自称“巫山之女,闻君游高唐,愿荐枕席”。
王于是宠幸了她。
临别时神女说:“妾在巫山之阳,旦为朝云,暮为行雨。
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第二天早晨,先王果然看到巫山南麓有云气缭绕,便为神女立庙,号曰“朝云”。
文学意义与影响 1.开创“云雨”意象:《高唐赋》最深远的影响是创造了“云雨”这一中国文学中表达男女之欢的经典隐喻。
这一意象被后世文学广泛采用,成为含蓄表达性爱主题的流行隐喻。
2.奠定神女文学传统:巫山神女形象成为中国文学中一个重要的原型,她既代表着神圣与世俗的交融,也体现了自然与人文的结合。
这一形象对后世文学中的女性描写产生了深远影响。
3.“发乎情,止乎礼义”的教化意义:宋代洪迈在《容斋三笔》中评价《高唐》、《神女》二赋“发乎情,止乎礼义,真得诗人风化之本”。
虽然故事表面涉及男女之情,但神女在《神女赋》中对襄王“欢情未接,将辞而去”,保持了适当的距离,体现了礼义的约束。
4.政治隐喻与讽谏功能:赋的结尾部分明确写道:“思万方,忧国害。
开贤圣,辅不逮。
”这表明往会神女的目的不仅是个人欢愉,更是希望通过这种神圣的结合“给国家和个人带来福祉”,达到政治清明、国家强盛的目的。
5.楚辞向汉赋的过渡:《高唐赋》在文体上呈现出从楚辞向汉赋过渡的特点。
全赋辞采瑰丽,铺陈排比,刻意形容,句法多变化,行文气势贯通,通过夸张描写给人一种壮美感。
宋玉生平事迹 宋玉(约公元前298年—约公元前222年),字子渊,号鹿溪子,战国末期楚国鄢(今湖北宜城市)人。
出身与师承: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载:“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
”普遍认为他师承屈原,是屈原诗歌艺术的直接继承者。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仕途经历:宋玉出身寒微,曾因友人推荐入仕楚顷襄王,担任文学侍臣,后为大夫。
但他在仕途上颇不得志,“事楚襄王而不见察”,始终未能施展政治抱负。
文学成就:宋玉的成就虽难与屈原相比,但他是屈原诗歌艺术的直接继承者。
在他的作品中,物象的描绘趋于细腻工致,抒情与写景结合得自然贴切,在楚辞与汉赋之间,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代表作品:可信而无异议的只有《九辩》一篇。
《高唐赋》、《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风赋》等篇虽真伪相杂,但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是相当重要的。
历史地位:后人多以“屈宋”并称。
其作品中创造的“阳春白雪”、“下里巴人”、“曲高和寡”等典故,都成为了中国文化的经典词汇。
总结 《高唐赋》作为中国文学史上早期辞赋的代表作,不仅以其瑰丽的辞采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战国时期辞赋的艺术成就,更通过巫山神女这一意象的创造,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它既是对楚国山川的自然描写,也是对楚国神话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同时在政治讽谕和道德教化方面也有着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