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南下初程 · 嫩江的黑土炊烟

关灯
傍晚,他找到一家挂着“农家杀猪菜”招牌的小饭馆。

    掀开厚重的棉门帘,热气夹杂着诱人的肉香扑面而来。

    他点了一个人的分量:酸菜血肠、蒜泥白肉、还有一小盆热气腾腾的猪肉炖粉条。

     血肠嫩滑,带着独特的香气;白肉肥而不腻,蘸上蒜泥酱油,入口即化;而那碗猪肉炖粉条,浓稠的汤汁里,酸菜化解了猪肉的油腻,粉条吸饱了精华,吃下去,是从喉咙一直暖到四肢百骸的满足感。

    这才是最地道、最粗犷,也最抚慰人心的北方滋味。

     回到小旅馆的房间,窗外不再是漠河那般璀璨到令人心慌的星空,而是城市边缘略显昏黄、却更显温暖的灯火。

    他翻开笔记本,笔尖在纸上停顿了片刻。

     漠河的记录充满了惊叹号与抽象的感悟,而此刻,他想记录下更具体、更细微的感受。

    他画下了那碗与众不同的豆腐脑,画下了田野里金色的玉米秸秆垛,画下了小饭馆里那盆油汪汪、热腾腾的杀猪菜。

     然后,他写道: “从漠河到嫩江,像是从一首雄浑的史诗,步入了一章质朴的散文。

     极北的星光与冰河令人震撼,但嫩江的黑土与炊烟,却更贴近生活的本质。

     这里的人们不谈论远方与意义,他们更关心今年的收成、碗里的饭菜和杯中的烧酒。

    这种脚踏实地、生生不息的力量,或许才是这片土地最深厚的底蕴。

     我的徒步之旅,在嫩江找到了它的‘地气’。

    脚步踩在这油汪汪的黑土地上,第一次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踏实。

    ” 写完这些,楚凡躺在床上,听着窗外隐约传来的车声。

    南下第一站,他没有看到壮丽的风景,却品尝到了生活最真实的滋味。

    他知道,前方还有无数个这样的“嫩江”在等待着他,每一个地方,都将以其独特的方式,塑造着他,丰富着他。

    旅程,正以一种更细腻、更深入的方式展开。

     喜欢徒步记录者请大家收藏:()徒步记录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