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冰河上的渔火与时代的回音
关灯
小
中
大
在嫩江的第四天,楚凡听闻城外不远处的讷谟尔河(嫩江重要支流)畔,有冬捕的传统。
虽然规模不及查干湖那般盛大,却更贴近本地渔民的日常。
他在天还未亮时便起身,借着熹微的晨光,踩着冻得硬实的土路,向河边走去。
河面早已被厚冰封锁,远看一片死寂。
走近了,才发现冰面上已有不少人影在忙碌。
巨大的冰镩子被高高扬起,再重重砸下,发出沉闷而有力的“咚咚”声,冰屑四溅。
几个穿着厚重棉袄、脸膛冻得通红的汉子,正喊着号子,协同拉扯着巨大的渔网。
空气中弥漫着河水的腥气与男人们身上散发的热腾腾的汗味。
楚凡站在岸边,屏息凝神地看着。
随着渔网一点点被拖出水面,冰洞下仿佛另一个世界被打开了——无数银色的大小鱼在网中翻腾、跳跃,鳞片在初升朝阳的照射下,反射出耀眼的光芒,仿佛一网打捞起了破碎的星河。
周围的渔民们发出欢呼,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
一位年长的渔夫,用冻得僵硬的手从网里捡起一条还在拼命挣扎的鲫鱼,递给楚凡:“小伙子,拿着!开河鱼,鲜着呢!回去让馆子给你炖个汤,暖和!” 楚凡接过那条冰冷的、充满生命力的鱼,感受着它在掌心最后的搏动。
这并非景区里表演性质的仪式,而是真实的生产与收获。
这冰河之下的生机,与漠河冰层下凝固的记忆不同,它是鲜活、可以果腹的。
嫩江的冬天,并非绝对的休眠,而是在冰封之下,依然涌动着生命的暖流。
下午,他没有返回市区,而是沿着讷谟尔河岸继续行走。
在一片开阔的河滩地,他看到了一些奇怪的景象:大片枯黄的芦苇丛中,矗立着一些锈迹斑斑的金属架和废弃的砖石地基,像是某个被时代遗忘的工业遗迹。
好奇心驱使他走近。
在一片残垣断壁间,他遇到了一位正在放羊的老人。
老人挥着鞭子,羊群在废墟间安静地觅食。
“大爷,这里以前是……”楚凡指着那些废墟问道。
“唉,这都是老黄历喽。
”老人叹了口气,找了个背风的土坡坐下,掏出烟袋锅,“这儿以前是个小造纸厂,红火
虽然规模不及查干湖那般盛大,却更贴近本地渔民的日常。
他在天还未亮时便起身,借着熹微的晨光,踩着冻得硬实的土路,向河边走去。
河面早已被厚冰封锁,远看一片死寂。
走近了,才发现冰面上已有不少人影在忙碌。
巨大的冰镩子被高高扬起,再重重砸下,发出沉闷而有力的“咚咚”声,冰屑四溅。
几个穿着厚重棉袄、脸膛冻得通红的汉子,正喊着号子,协同拉扯着巨大的渔网。
空气中弥漫着河水的腥气与男人们身上散发的热腾腾的汗味。
楚凡站在岸边,屏息凝神地看着。
随着渔网一点点被拖出水面,冰洞下仿佛另一个世界被打开了——无数银色的大小鱼在网中翻腾、跳跃,鳞片在初升朝阳的照射下,反射出耀眼的光芒,仿佛一网打捞起了破碎的星河。
周围的渔民们发出欢呼,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
一位年长的渔夫,用冻得僵硬的手从网里捡起一条还在拼命挣扎的鲫鱼,递给楚凡:“小伙子,拿着!开河鱼,鲜着呢!回去让馆子给你炖个汤,暖和!” 楚凡接过那条冰冷的、充满生命力的鱼,感受着它在掌心最后的搏动。
这并非景区里表演性质的仪式,而是真实的生产与收获。
这冰河之下的生机,与漠河冰层下凝固的记忆不同,它是鲜活、可以果腹的。
嫩江的冬天,并非绝对的休眠,而是在冰封之下,依然涌动着生命的暖流。
下午,他没有返回市区,而是沿着讷谟尔河岸继续行走。
在一片开阔的河滩地,他看到了一些奇怪的景象:大片枯黄的芦苇丛中,矗立着一些锈迹斑斑的金属架和废弃的砖石地基,像是某个被时代遗忘的工业遗迹。
好奇心驱使他走近。
在一片残垣断壁间,他遇到了一位正在放羊的老人。
老人挥着鞭子,羊群在废墟间安静地觅食。
“大爷,这里以前是……”楚凡指着那些废墟问道。
“唉,这都是老黄历喽。
”老人叹了口气,找了个背风的土坡坐下,掏出烟袋锅,“这儿以前是个小造纸厂,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