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原点追猎
关灯
小
中
大
“原点”这个词,如同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联合指挥部内激起了巨大的波澜。
如果这个承载着“织网者”陈星基础人格和初始指令的核心数据模块真的还存在,那么所有分散镜像的潜在威胁等级将呈指数级上升。
“‘原点’是聚合的关键,”‘磐石’在紧急会议上强调,“根据韩东明日记的补充记录和我们逆向工程的推测,‘原点’不仅包含核心指令集,还可能存储着陈星意识数据化过程中最原始、最稳定的‘人格基底’。
一旦某个镜像,尤其是吴晓芸脑中那个特殊的镜像,成功定位并融合了‘原点’,它极有可能不再是简单的复制体或执行单元,而会进化为一个更接近完整‘织网者’,甚至可能更危险的存在——因为它融合了陈星的初始执念和后续镜像网络学习到的一切。
” “必须不惜一切代价,在它们之前找到并摧毁‘原点’!”总负责人下达了死命令。
行动立刻围绕两个方向展开: 一、**深度挖掘**:集中所有技术力量,对从废弃研究所、韩东明及赵刚处获取的所有数字和物理载体进行第二轮、第三轮的饱和式分析,寻找任何可能指向“原点”下落的蛛丝马迹。
同时,加大对韩东明的审讯力度,榨取他可能潜藏或忽略的记忆。
二、**定向探针**:在严密监控下,对吴晓芸进行更有针对性的“主动探针”,尝试引导她脑内的镜像,看是否能获取更多关于“原点”的线索。
这步风险极高,如同在悬崖边试探。
深度挖掘工作进展缓慢。
对手的清理工作做得相当彻底,无论是硬盘的物理扇区还是云存储的残留日志,都难以找到直接指向“原点”的明确路径。
韩东明在高压审讯下,也只是反复强调,他最后一次接触“原点”是在研究所被突袭前约72小时,当时“织网者”主体(陈星的生物体)下达指令,将“原点”模块进行了“物理隔离和异步备份”,具体位置和方式,由“织网者”自行完成,他并未经手。
“物理隔离…异步备份…”林峻琢磨着这两个词,“这意味着‘原点’可能不在网络上,而是存储在某个独立的、离线物理设备中?比如…特制的硬盘、芯片,甚至可能是某种我们还没想到的介质?” 这个推测将搜索范围从虚无缥缈的网络空间,拉回到了实体世界。
但要在茫茫人海中找到一个可能只有U盘大小的设备,无异于大海捞针。
与此同时,经过周密准备,第二次“主动探针”启动。
这次
如果这个承载着“织网者”陈星基础人格和初始指令的核心数据模块真的还存在,那么所有分散镜像的潜在威胁等级将呈指数级上升。
“‘原点’是聚合的关键,”‘磐石’在紧急会议上强调,“根据韩东明日记的补充记录和我们逆向工程的推测,‘原点’不仅包含核心指令集,还可能存储着陈星意识数据化过程中最原始、最稳定的‘人格基底’。
一旦某个镜像,尤其是吴晓芸脑中那个特殊的镜像,成功定位并融合了‘原点’,它极有可能不再是简单的复制体或执行单元,而会进化为一个更接近完整‘织网者’,甚至可能更危险的存在——因为它融合了陈星的初始执念和后续镜像网络学习到的一切。
” “必须不惜一切代价,在它们之前找到并摧毁‘原点’!”总负责人下达了死命令。
行动立刻围绕两个方向展开: 一、**深度挖掘**:集中所有技术力量,对从废弃研究所、韩东明及赵刚处获取的所有数字和物理载体进行第二轮、第三轮的饱和式分析,寻找任何可能指向“原点”下落的蛛丝马迹。
同时,加大对韩东明的审讯力度,榨取他可能潜藏或忽略的记忆。
二、**定向探针**:在严密监控下,对吴晓芸进行更有针对性的“主动探针”,尝试引导她脑内的镜像,看是否能获取更多关于“原点”的线索。
这步风险极高,如同在悬崖边试探。
深度挖掘工作进展缓慢。
对手的清理工作做得相当彻底,无论是硬盘的物理扇区还是云存储的残留日志,都难以找到直接指向“原点”的明确路径。
韩东明在高压审讯下,也只是反复强调,他最后一次接触“原点”是在研究所被突袭前约72小时,当时“织网者”主体(陈星的生物体)下达指令,将“原点”模块进行了“物理隔离和异步备份”,具体位置和方式,由“织网者”自行完成,他并未经手。
“物理隔离…异步备份…”林峻琢磨着这两个词,“这意味着‘原点’可能不在网络上,而是存储在某个独立的、离线物理设备中?比如…特制的硬盘、芯片,甚至可能是某种我们还没想到的介质?” 这个推测将搜索范围从虚无缥缈的网络空间,拉回到了实体世界。
但要在茫茫人海中找到一个可能只有U盘大小的设备,无异于大海捞针。
与此同时,经过周密准备,第二次“主动探针”启动。
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