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理论到工程的跨越

关灯


    模拟通过。

     苏羽长出一口气,感到一阵混合着成就感和失落的复杂情绪。

    他成功了,但成功的代价是放弃了那个完美无瑕的理论构想。

     莉娜再次出现在实验室门口,手里端着两杯咖啡。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通宵了?”她把一杯咖啡推到他面前。

     苏羽接过杯子,温热透过陶瓷传到掌心。

    “刚刚完成新设计。

    ” 她瞥了一眼屏幕,眼睛微微睁大。

    “这和最初的版本很不一样。

    ” “工程就是这样。

    理论告诉你什么是完美的,现实告诉你什么是可能的。

    ” 莉娜沉默片刻,指向裂缝监控。

    “你知道吗?刚才你完成设计的时候,裂缝的信号模式发生了变化。

    ” 苏羽抬起头。

    “什么变化?” “它停止了那种邀请的序列,开始重复一个简单的脉冲。

    几乎像是...确认。

    ” 两人同时看向主屏幕。

    黑色的裂缝依然在缓缓旋转,但那些银色的闪光现在呈现出规律的节奏,与苏羽设计中信标的共振频率完全一致。

     苏羽感到喉咙发干。

    他的设计决策,他的妥协与创新,似乎都在被某个看不见的存在审视着、回应着。

     这不是单向的研究,而是一场对话。

     他拿起数据板,开始编写材料采购订单。

    金刚石基质,液态金属纳米线,还有一系列特种合金。

    这些物质将在三天内送达,然后真正的建造即将开始。

     理论阶段已经结束。

    现在,他必须用双手和工具,将抽象的构想变为钢铁与电路的现实。

     当第一份订单确认送达时,苏羽站在空荡荡的组装区中央,想象着六座信标将如何环绕着裂缝建立。

    它们不会是他最初设想的那种完美造物,但会是能够真正运作的设备。

     也许,这就是所有创造的真相——不是实现理想,而是在限制中寻找可能性。

     他低头看着自己的双手,这双曾经只握笔和触摸键盘的手,即将拿起焊枪和校准仪。

    从数学家到工程师的转变,不仅仅是一个身份的转换,而是整个思维模式的重塑。

     窗外,运输飞行器开始降落,带来他订购的第一批材料。

    苏羽深吸一口气,走向接收区。

     工程开始了。

     喜欢零维残响请大家收藏:()零维残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