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公司的体检表(三):现金为王看流量

关灯
台灯的光晕笼罩着书桌,韩风的面前摊开着格力电器的年报。

    他已经反复研读了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那些数字在他脑中逐渐勾勒出一家制造业巨头的轮廓:雄厚的家底、庞大的营收、可观的利润。

    然而,一种隐约的不安始终萦绕在他心头。

    他记得不止一次在论坛和书籍中看到这样一句话:“利润是观点,现金流是事实。

    ” 这句话像一根刺,扎在他刚刚建立起来的财报认知体系上。

    利润表上的净利润,那个最终、最引人瞩目的数字,难道不是公司真实赚到的钱吗?为什么那些资深投资者似乎更看重另一个叫“现金流量表”的东西?甚至奉行“现金为王”? 这个疑问,在他尝试理解一家曾经声名显赫、如今却陷入困境的上市公司——“辉煌科技”时,达到了顶峰。

    他调出了“辉煌科技”几年前,也就是其危机爆发前一年的财报。

    利润表显示,那一年公司竟然还有着不错的净利润,虽然相比高峰期已有所下滑,但远未到亏损的地步。

    如果只看利润,似乎一切尚可。

     但当他鬼使神差地,第一次点开那封尘的现金流量表时,他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在代表公司主营业务造血能力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一栏,是一个触目惊心的、巨大的负数!这意味着,这家看似还在盈利的公司,其核心业务实际上在源源不断地失血。

     “一个还在赚钱的企业,怎么会没有现金进来?”巨大的认知冲击让韩风愣在当场。

    他瞬间明白了那句“利润是观点,现金流是事实”的残酷含义。

    利润,是基于权责发生制计算出来的,东西卖出去就算收入,钱没收到可以记作应收账款;而现金流,只认实实在在的现金流入和流出。

    利润可以修饰,甚至可以虚构,但冰冷的现金流水,极难长期造假。

     这一刻,他前所未有地渴望彻底读懂这最后一张,也或许是最重要的一张报表——现金流量表。

     他了解到,现金流量表详细记录了公司在特定时期内,所有引起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减变动的活动,并将这些活动清晰地划分为三大类:经营活动现金流、投资活动现金流、筹资活动现金流。

     为了理解这个抽象的概念,他再次启用了他最擅长的“生活化建模”。

    他把自己想象成那个经营奶茶店的“韩老板”。

     第一类,经营活动现金流。

    这是他奶茶店生存的根本。

     ·现金流入:顾客买奶茶,直接付给他的现金;通过微信、支付宝实时到账的钱。

    这对应报表里“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现金流出:他当场付钱给送牛奶、送茶叶的供应商;用现金给店员发工资;交店铺租金、水电费。

    这对应“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支付的各项税费”等。

     ·净额意义: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就是他这家奶茶店通过卖奶茶这个核心业务,到底是在往店里收钱,还是在往外赔钱。

    这是企业的“自我造血能力”,是生命线。

    一个健康的企业,这项长期必须为正,且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