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倒春寒的霜》

关灯
海的芦苇荡。

    金色的光洒在黑土地上,冻僵的玉米苗却没半点苏醒的意思。

    爷爷蹲下去,抓起一把草木灰,手指张开,灰末像细雪落在幼苗周围,连叶缝里都撒得匀匀实实。

    你太爷爷那会儿,哪有塑料布?老人的声音带着土坷垃的沙哑,民国二十三年倒春寒,霜下得比这厚,他就带着咱全家烧秸秆,灰撒了三天,苗愣是活过来了。

     三秒看着那层灰在苗根周围积成圈,心里犯嘀咕。

    他手机里存着农业专家的微信,昨天还请教过防冻措施,对方只说要覆膜保温,提都没提草木灰。

    爷,这都啥年代了,您那法子...话没说完就被爷爷瞪了回去:年代再变,地性变不了!草木灰暖根,比塑料布透气,苗能喘过气来才能活! 争执声惊动了早起的邻居。

    张老汉背着喷雾器路过,探头瞅了瞅:三秒,你爷这法子靠谱。

    我家那二分地的葱,前年靠草木灰躲过一劫。

    可村西头的王会计骑着电动车来晨练,却摇着头说:科学种植讲究温度湿度,老法子跟不上趟了。

    我儿子在县城种大棚,零下二度都不怕。

     太阳升高些时,田埂上已经站了七八个人。

    有人劝三秒听爷爷的,说老辈人传下来的法子错不了;也有人帮着打电话问镇上的农技员,得到的答复是建议覆盖保温材料。

    爷爷的脸涨得通红,拐杖把田埂敲得咚咚响:我种了六十年地,还能不如块塑料布?三秒攥着手机,屏幕上专家的话和爷爷布满老茧的手在眼前晃来晃去,突然咬了咬牙:爷,咱分两半试。

    您用草木灰,我搭棚子,三天后看哪头的苗活得多。

     说干就干。

    三秒骑车去镇上拉塑料布,回来时见爷爷正指挥着几个老人烧秸秆。

    田埂边堆起小火堆,青烟裹着草木灰往上飘,落在老人的白发上,像又添了层霜。

    三秒没说话,招呼来合作社的两个年轻人,沿着地垄插竹片,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