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双碑立骨(上)

关灯
议论声。

    赵胜忽然举起鼎中酒爵:“诸位可知,此酒名为‘刎颈’,乃赵襄子灭代时所酿,寓意‘赵人永不屈服’。

    ”他将酒泼在地上,“但如今,我们有了新的选择——用酒祭碑,而不是祭刀。

    ” 陈墨注意到,赵胜说“我们”时,目光特意扫过自己胸前的胎记。

    看来,李牧已将代郡公主的秘密告诉了平原君。

    他解开衣襟,露出胎记:“陈某若真是代郡血脉,便更该阻止秦赵相杀——因为我身上流着两国的血。

    ” 白发贵族忽然起身,拔出匕首抵住陈墨咽喉:“就算你是代郡遗孤,也洗不掉秦人杀我儿子的罪孽!你要立碑?好啊——”他的匕首划开陈墨的衣袖,“用你的血作墨,刻在碑上!” 刀锋入肉的瞬间,阿禾忽然冲上前,用身体挡住陈墨:“叔祖父,他是为了赵国才受伤的!您看看他枕下的竹简,每天都在写如何保存赵国典籍!” 匕首“当啷”落地。

    陈墨看见白发贵族眼中的震惊与痛楚,想起阿禾曾说过,这位老人的独子战死于长平,尸体至今未寻到。

    他强忍剧痛,从袖中取出一块刻有“赵卒赵氏”的碑拓:“老大人,令郎的名字就在这里。

    陈某答应您,待碑成之后,亲自去长平为他招魂。

    ” 老人颤抖着接过拓片,老泪纵横。

    赵胜轻轻叹了口气:“盟书可以签,但我要你答应,赵碑的碑文需由赵国文人撰写,不许秦人插手一个字。

    ” “可。

    ”陈墨取出空白竹简,“不仅如此,《吕氏春秋》将单开《赵风》卷,收录赵国歌谣、律法、技艺,由阿禾姑娘与在下共同编纂。

    ” 阿禾惊讶地抬头,与陈墨目光相撞。

    她忽然想起昨夜在别馆,看见他借着月光抄写赵国童谣,字迹工整如刻,每首童谣旁都注着秦人的解读。

     “好!”赵胜击节而叹,“若能如此,赵某愿以个人名义,送你三十车赵国典籍入秦——包括被秦人视为禁忌的《赵武灵王胡服骑射考》。

    ” 陈墨心中狂喜,表面却不动声色:“谢平原君。

    陈某只有一个请求:这些典籍需保留原本,抄本入秦即可。

    ”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赵胜挑眉,忽然哈哈大笑:“果然是吕不韦的人,算盘打得比商人还精。

    也罢,就依你——来人,取‘赵氏秘典’来!” 是夜,陈墨在别馆清点典籍,发现其中竟有失传已久的《代郡戈矛图说》,图中所示的兵器改良之法,与他在咸阳改良秦弩的思路不谋而合。

    阿禾坐在一旁,用代郡特有的狼毫笔抄写《诗经·唐风》,笔尖划过竹简的声音,像极了长平战场上的风。

     “你真的要把这些典籍送去秦国?”她忽然开口,“不怕我们赵国的机密被秦人学去?” 陈墨指着窗外的邯郸城,那里正有孩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