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炼体”概念的明晰

关灯
要用到十余种药材,其中几种颇为罕见:百年何首乌、野生黄精、高山雪莲、地脉灵芝... 看着这些药名,陈三七不禁苦笑。

    这些药材不仅价格昂贵,而且真假难辨,市面上极少能买到真品,更有一些是明确写进刑法里面的,想都别去想,想想都觉得刑。

     “或许...我可以寻找替代品?”被逼无奈的他萌生了一个想法。

     凭借对中药的理解和项目经理的资源整合能力,陈三七开始研究这些珍稀药材的有效成分和替代方案。

    他通过网络查询学术论文,咨询药材市场的老师傅,甚至联系了几位大学时的生物系同学。

     过程远比想象中困难。

    很多珍稀药材的有效成分尚未被现代科学完全解析,更别说找到合适的替代品了。

     就在他一筹莫展时,一个偶然的发现带来了转机。

     那是在一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中,工人们在拆除一堵特别古老的墙壁时,在墙基处发现了一个密封的陶罐。

    罐中装着一些已经干枯的植物根茎,散发出淡淡的药香。

     陈三七本能地觉得这些植物不简单,便小心收藏起来。

    经过几位老药师的辨认,确认这是几十年前人工种植的何首乌,虽然不及百年野生的功效,但比市面上大多数药材都要好。

     这个发现让他兴奋不已:既然老建筑中可能藏有旧时的药材,那么其他工地呢? 从此,陈三七多了一个特殊的“爱好”——在各个工地搜寻可能有用的老旧药材。

    他委托相熟的工头帮忙留意,承诺给予一定的奖励。

     功夫不负有心人。

    在接下来的几周里,他陆续收集到了一些颇有年头的药材:有老药铺拆迁时发现的陈皮,有古庙修缮时找到的供香药材,甚至还有一户老宅天花板中藏着的几包不知名药草... 虽然这些药材远达不到古籍中记载的标准,但比起市面上的普通药材,已然好上太多。

     陈三七开始尝试用这些收集来的药材,配合市面上的普通药材,调配简化版的“炼体液”。

     第一次尝试效果并不理想。

    药浴后他感到皮肤灼热,却没有预期的舒畅感。

    调整比例后第二次尝试,又感觉药力不足。

     经过多次试验,他终于调配出一个相对合适的配方。

    虽然远不及古籍中描述的神奇效果,但每次药浴后,他都能明显感觉到身体的放松和恢复加速。

     更令人惊喜的是,配合这种药浴,修炼时气感存留的时间显着延长,达到了20分钟左右! 这个突破让陈三七看到了希望。

    他意识到,炼体不仅需要科学的训练方法,还需要适当的药物辅助。

    而其中一些关键药材,可能需要特殊的来源或处理方法。

     “也许...我应该回老家一趟。

    ”看着手中所剩无几的特殊药材,陈三七做出了决定。

     老家的后山曾经药材丰富,而且父亲陈君泽作为老中医,或许知道一些不为人知的药材来源或炮制方法。

     更重要的是,那个引发一切的古旧药碾底座,就是在老宅发现的。

    或许在那里,他能找到更多线索。

     夜深人静,陈三七站在窗前,望着远方。

    城市的灯火依旧璀璨,但他的心已经飞回了那个青瓦白墙的老宅。

     在那里,或许藏着改变命运的关键。

     喜欢甲辰道启请大家收藏:()甲辰道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