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诸子群像

关灯
慧的谋士伙伴簇拥。

    他呈现给外界的,是一种近乎刻板的恭孝与勤勉:按时点卯,妥善处理分派的公务(多是繁琐细致的文牍工作),对父亲恭敬,对僚属客气,对兄弟……保持着一个恰到好处的距离。

     起初,司马懿的印象与大多数人无异:这位五官中郎将,似乎只是一位才能平平、性格内向、因年长而占着名分,但实则被弟弟耀眼才华完全掩盖的普通公子。

    他的沉默,像是源于一种无奈的自知之明。

     然而,司马懿终究是司马懿。

    多年的伪装与隐忍,让他对另一种形式的“隐藏”有着野兽般的直觉。

     一次偶然,曹操考较诸子学问。

    曹植依旧对答如流,引经据典,赢得满堂彩。

    轮到曹丕时,他的回答中规中矩,完全符合经义规范,却毫无惊人之语,仿佛只是将书本知识原样复述。

    曹操听罢,未露嘉许之色,只淡淡颔首,便转向他事。

    众人目光也随之移开。

     但就在那一刹那,司马懿捕捉到了曹丕垂眸瞬间,眼底深处一闪而过的、绝非木然或失落的神色——那是一种极致的隐忍与控制,仿佛汹涌的暗流被强行压入冰封之下。

    他袖袍下的手指,似乎极其细微地收紧了一下,旋即松开。

     另一次,曹植因某事再次得到曹操公开称赞,左右皆附和。

    司马懿注意到,曹丕亦在人群中,随着众人微微躬身,表情恭顺。

    然而,他站立的角度,他身体微妙的紧绷感,以及那低垂眼帘下几乎无法察觉的、快速扫过曹植和其身边杨修的视线,都被司马懿无声地收入眼中。

     那不是一个庸碌之人该有的反应。

    那是一种高度清醒的、冷静的、甚至带有一丝审视意味的观察。

     司马懿的心头陡然生出一丝寒意,随即是一种豁然开朗的警觉。

     他开始重新审视曹丕的“普通”。

    这份普通,在这种虎狼环伺、兄弟争衡的丞相府中,本身就显得极不普通。

    他那份沉默、沉稳、恪尽职守、毫无破绽的恭顺,需要何等的耐心与自制力?这究竟是天性如此,还是一件精心织就、用以麻痹所有人的保护色? 若为后者,那这份隐忍背后所隐藏的心性与野心,恐怕比曹植的才华横溢,要可怕得多。

     司马懿再次将目光投向那个总是安静地待在角落里的身影。

    此刻,在他眼中,曹丕不再仅仅是一个被忽视的公子。

    他变成了一口深不可测的古井,表面平静无波,其下却幽暗森然,引人欲一探究竟。

     他收敛心神,更加深了自己低调病弱的人设,却暗自决定,要将更多的注意力,投向这个看似最无趣,却可能最危险的——五官中郎将。

     喜欢司马老贼请大家收藏:()司马老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