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涕泪胜华章

关灯
了对父亲远征安危的深切挂虑和骨肉分离的不舍之情。

     全场寂静无声。

     方才曹植华美激昂的辞赋余音犹在,此刻却被这无声的、极具感染力的悲恸彻底覆盖。

     文武百官们脸上的激赏渐渐变为动容,彼此交换着眼神,皆被这赤诚的孝心所打动。

     “五官中郎将…至孝啊!” “真情流露,发自肺腑,远胜词章…” “是啊,此情此景,令人心酸…” 曹操看着脚下痛哭失声的长子,他那双看透无数阴谋诡诈、冰冷坚硬的眼眸,此刻也微微颤动了一下。

    南征艰险,胜负难料,生死未知,这一刻,那些华丽的颂歌似乎都变得遥远而虚浮,唯有眼前儿子这最质朴、最直接的担忧和眼泪,真切地撞击着他的心扉。

     他缓缓伸出手,拍了拍曹丕的肩膀,声音竟带上了一丝罕见的温和与沙哑:“痴儿…勿作此儿女之态。

    安心留守邺城,待为父归来。

    ”这一拍一话,重逾千斤。

     一旁,曹植脸上的自信笑容早已僵住,变得苍白而难堪。

    杨修的眼神也阴沉下来,他意识到,他们精心准备的锦绣文章,在这场情感的较量中,一败涂地。

     送行队伍远去,奔赴城外大营。

     曹丕回到府中,早已拭去泪痕,脸上虽仍有奔波疲惫,却难掩一抹扬眉吐气的振奋与喜悦。

    他即刻下令:“速请陈长文、朱孔才、司马仲达过府一叙。

    ” 不多时,陈群、朱铄、司马懿三人先后而至。

    室内已备好简单酒菜。

     曹丕亲自执壶,为三人斟酒,脸上带着难得的畅快笑容:“今日之后,方知何为‘惊喜’二字!先得父相托付重任,方才送行,又…呵呵,”他笑着摇了摇头,看向朱铄,“孔才,你来说说昨夜与今晨之事。

    ” 朱铄便简要将昨夜获密报、深夜问计贾诩、以及今晨广场上那戏剧性的一幕说了一遍。

     陈群听罢,抚须叹道:“贾文和真奇士也!此计洞悉人心,直指要害,四两拨千斤,群佩服不已。

    ” 曹丕畅饮一杯,笑道:“若非文和公指点,几被子建与杨德祖所算!今日见子建那篇鸿文出口时,台下诸公赞叹,我心下实是焦灼。

    待到父相只是淡淡一句‘文采尚可’,再到我…哈哈,你们是没看见子建和杨修后来那脸色!”他心情极好,又看向司马懿,“仲达,你以为贾公此策如何?” 司马懿一直安静聆听,此刻方才放下酒杯,沉吟道:“贾公之谋,已非寻常机变,实乃深谙人性与权力之道。

    懿听闻,亦觉受益匪浅。

    ”他目光中流露出思索与叹服,“丞相英明神武,晚年确乎更重实在、恶虚浮。

    临淄侯之文,是‘锦上添花’;殿下之泪,却是‘雪中送炭’。

    于征战离别之际,后者更能触动心弦。

    贾公这是将丞相的心思,摸得透彻了。

    ” “正是此理!”曹丕一击掌,对司马懿的理解深表赞同,“经此一事,父相心中,孰优孰劣,已判然矣!”他志得意满,再次举杯:“然,留守大任方才开始。

    今日请诸位来,一为庆贺,二则为接下来诸多事务商议个章程。

    我等必要同心协力,将这留守之事办得漂漂亮亮,方不负父相信任,亦不负今日之胜!” “愿为殿下效劳!”三人齐声应道。

     司马懿垂首举杯之际,眼中光芒内蕴。

    贾诩这“以情破巧”的一课,以及曹丕今日展现出的、善于采纳并执行最佳策略的特质,都让他对权力场中的微妙之处,有了更深一层的体悟与警惕。

     喜欢司马老贼请大家收藏:()司马老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