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暗流与倾轧

关灯
秋意渐浓,邺城魏宫深处的枫叶染上了一层血色。

    郑琪纵马伤人一案的了结,并未给这座城市带来平静,反而像投入湖面的石子,激起的涟漪在权力核心层层扩散。

     曹植府邸中,往日的丝竹声消歇了许多。

    案上美酒尚温,却再无往日的畅饮欢歌。

     “好一个依法判决!”曹植将酒觞重重顿在案上,琥珀色的酒液溅出杯沿,“兄长倒是会做人情,既依法办了郑琪,又施恩抚恤伤者,最后还落得个恪守法度的美名!” 杨修轻摇羽扇,语气中带着几分劝慰:“临淄侯息怒。

    五官中郎将此举,看似周全,实则迂腐。

    若是侯爷来处理,以重金抚慰伤者,赦免郑琪之罪,既能显仁德,又能得郑大夫衷心拥戴,岂不两全其美?” 丁仪冷笑道:“可惜侯爷一片仁心,被曲解为‘以金赎罪’,反倒落了下乘。

    这其中若无高人指点,五官中郎将岂能想得如此周全?” “高人?”曹植眼中闪过一丝厉色,“莫非又是那个司马懿?” 庭中一时寂静,只闻秋风扫过落叶的沙沙声。

     曹植又连饮数杯,酒意上涌,话也多了起来:“父亲在时,常赞我文思敏捷,能当大事。

    为何父亲一走,我就处处受制?那些繁文缛节,那些条条框框,分明是故意束缚于我!” 杨修叹道:“魏公立法严明,五官中郎将又过于恪守成规,确实少了些许变通之道。

    ” “变通?”曹植冷笑一声,“我看是迂腐!治国若只知循规蹈矩,何来创新之举?父亲当年若也如此拘泥,何来今日之基业?” 这番话已有些逾越,但在场之人皆心向曹植,无人劝阻,反而纷纷附和。

     “临淄侯所言极是。

    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事。

    ”丁廙举杯道,“那些墨守成规之人,岂知大丈夫当有凌云之志?” 酒过三巡,曹植愈发激动:“我是父亲亲口称赞‘最可定大事’的儿子,为何要受这些俗吏的束缚?那些规矩法度,不过是用来约束庸人的枷锁!” 杨修眼中闪过一丝异色,轻声道:“侯爷才思天纵,非常人可及。

    岂不闻魏公当年也是不拘一格,方能成此霸业?” 这番话如同火上浇油,曹植心中的不满愈发炽烈。

    他仿佛又回到了铜雀台上,父亲赞赏的目光和群臣的喝彩环绕身旁。

    他是天之骄子,是父亲最宠爱的儿子,为何要受这些俗吏的束缚? 这种情绪在曹植心中生根发芽,为日后的祸端埋下了种子。

     就在曹植借酒消愁之际,杨修却在暗中筹划反击。

    他深知此次留守期间的较量,曹植已落下风,若不能在前线的曹操心中挽回形象,恐怕大势将去。

     数日后,杨修独自一人留在尚书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