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茶乡茶民

关灯
高铭远望着窗外的雨帘,见沈清和提着盏油灯往茶田去,身影在雨里忽明忽暗。

    他跟出去,见沈清和正弯腰查看田埂,手里拿着根竹片,把被雨水冲歪的茶苗扶正:这些苗刚扎根,经不得水泡。

    他忽然道,赵谦不光贪茶税,还挪用了修圩田的银子,去年汛期冲垮了三座圩,淹死了五户人家,卷宗都被他压着。

     雨落在油灯上,溅起细碎的光。

    高铭远想起芦苇荡里的骸骨,想起那些刻着河工无名氏的石碑,忽然觉得这江南的雨,竟也带着骨头的寒意。

     次日清晨,雨歇了。

    高铭远正要去府衙,却见茶农们围在路口,手里捧着新采的茶叶,要往他竹篓里塞。

    高大人,您尝尝这雨后的新芽。

    老农把茶叶包在荷叶里,赵知府说我们是刁民,可我们只想安安稳稳种茶,就像黄河边的人想安安稳稳种麦。

     高铭远接过荷叶包,指尖触到茶叶的温软,忽然想起王翰林的砚台——那些嵌在裂痕里的铜丝,原是要护住这世间最柔嫩的新芽。

     常州府衙的朱门漆皮剥落,门前的石狮子被雨水冲得发白。

    赵谦穿着锦袍迎出来,腰间挂着玉带,见了高铭远便笑道:高御史远道而来,下官已备下新茶,是今年的贡品呢。

    他目光扫过周石头手里的竹篓,眼底掠过一丝轻蔑。

     高铭远坐在堂下,看赵谦用银壶沏茶,茶汤碧绿,却飘着层油花。

    赵大人可知茶性喜洁?他忽然开口,将荷叶包放在案上,就像民心喜净,容不得半点私垢。

     赵谦的笑僵在脸上。

    高铭远展开账册,见茶农们的字迹在阳光下格外清晰:你挪用圩田款,强征茶税,可知圩田垮时,有个叫阿莲的姑娘抱着茶苗不肯走,被洪水卷走了? 堂外忽然传来喧哗,是周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