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回:新政固根基 虏骑试探急

关灯
县仓库,打击豪强恶吏,平反冤狱,并以此树立威信。

     随后,他借鉴了陛下在山西的思路,但结合河南实际情况,上了一道奏疏。

     “……豫省民困,半因赋役不均,豪右隐匿田亩,转嫁小民。

    臣愚见,欲安河南,当清丈田亩,试行‘一条鞭法’之深化,力役、土贡皆折银征收,简化流程,杜绝中间盘剥。

    ” “同时,于黄河沿岸水患频仍之区,招抚流民,以工代赈,兴修水利,既可安民,亦可固堤。

    若得陛下允准,臣愿择一二县先行试之。

    ” 卢象升的提议,触及了明末财政和吏治的核心弊端。

     朱由检览奏,大为赞赏,当即朱批允准,并指示户部予以配合,将卢象升所选州县作为赋役改革的试点,并调拨部分抄没晋商所得银两,支持其以工代赈。

     就在朱由检专注于内政改革试点,并期待着徐光启、宋应星在燧发枪与水泥上取得更大突破时,辽东的局势并未因晋商链条的断裂而彻底平静。

     这一日,兵部收到了来自辽东巡抚袁崇焕的紧急奏报。

     奏报称,近日后金小股精锐马队,频繁出现在锦州、大凌河城堡外围,试探性攻击哨所,掳掠边民,虽均被击退,但其活动频率与规模,较之前明显增加。

     袁崇焕判断,此乃虏酋皇太极在晋商渠道受阻后,不甘坐困,进行的武力试探与报复,亦可能是在为更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做准备。

     他请求朝廷警惕,并再次提及关宁军饷需及时足额发放,以稳军心。

     与此同时,宣府巡抚孙传庭也送来急报,称察哈尔蒙古部落近来与后金使者往来密切。

     边境上也不时出现后金的骑兵和探子,气氛日趋紧张,恐有异动。

     两份奏报几乎同时送达御前,让朱由检刚刚因内政初见成效而稍缓的心情,再度紧绷起来。

     皇太极果然不会坐以待毙! 晋商这条重要的物资渠道被斩断,无异于断了后金一臂,其必然会有反噬。

     目前的骚扰试探,或许只是风暴的前奏。

     朝堂之上,针对辽东局势,再次出现了分歧。

     以王在晋为首的部分官员,认为这是袁崇焕“养寇自重”、“借机索饷”的故技重施,主张严旨申饬,令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