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看不见的战线
关灯
小
中
大
冬小麦播种完毕,营地进入了一个相对平稳的“猫冬”期。
但表面的平静之下,暗流涌动。
那台修复的收音机,日夜不停地捕捉着空中的电波,带来了外界的消息,也带来了新的隐忧。
小刘和值班的战士们记录的电文越来越多,经过宋书羽和苏青的整理,除了令人振奋的建设消息和似乎与寻找他们相关的模糊指令外,一些零散的、加密级别更高或者信号微弱的异常电波,也开始引起宋书羽的注意。
这些电波出现的时间不固定,发射源似乎也在移动,使用的密码本与已知的我方密码不同,其内容无法破译。
但那种特定的发报手法和偶尔出现的、熟悉的呼号片段,让宋书羽高度警惕——这很像之前袭击营地、洗劫绿洲的那伙敌特的通讯风格! “他们还在活动,而且可能离我们并不远。
”宋书羽在骨干会议上,指着地图上根据信号强度大致判断的几个方向,“他们在找什么东西?金矿?还是另有图谋?” 被动接收信息已经不够,必须主动出击,掌握敌人的动向。
“我们需要建立我们自己的侦察和情报网络。
”宋书羽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计划,“不能只靠固定的了望哨,我们需要能机动的、善于隐蔽的侦察兵,深入到营地外围,甚至更远的区域,去主动搜集情报,监视敌特可能的动向。
” 这个任务,危险而艰巨。
需要的人员不仅要军事素质过硬,枪法精准,更要具备极强的野外生存能力、隐蔽能力和冷静的头脑。
人员选拔悄无声息地进行。
宋书羽亲自面试,从各排推荐的精锐战士中,挑选出了五名最优秀的士兵,组成了一支直接对他负责的“尖刀侦察班”。
班长由一位名叫孙德胜的老兵担任,他沉默寡言,但心思缜密,曾是团里有名的侦察兵。
同时,宋书羽也将目光投向了阿卜杜勒大叔和他的族人。
他们世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熟悉每一片沙丘,每一条干沟,对陌生人和异常现象的洞察力远超外人。
他们是这片土地上最好的眼睛和耳朵。
宋书羽找到阿卜杜勒大
但表面的平静之下,暗流涌动。
那台修复的收音机,日夜不停地捕捉着空中的电波,带来了外界的消息,也带来了新的隐忧。
小刘和值班的战士们记录的电文越来越多,经过宋书羽和苏青的整理,除了令人振奋的建设消息和似乎与寻找他们相关的模糊指令外,一些零散的、加密级别更高或者信号微弱的异常电波,也开始引起宋书羽的注意。
这些电波出现的时间不固定,发射源似乎也在移动,使用的密码本与已知的我方密码不同,其内容无法破译。
但那种特定的发报手法和偶尔出现的、熟悉的呼号片段,让宋书羽高度警惕——这很像之前袭击营地、洗劫绿洲的那伙敌特的通讯风格! “他们还在活动,而且可能离我们并不远。
”宋书羽在骨干会议上,指着地图上根据信号强度大致判断的几个方向,“他们在找什么东西?金矿?还是另有图谋?” 被动接收信息已经不够,必须主动出击,掌握敌人的动向。
“我们需要建立我们自己的侦察和情报网络。
”宋书羽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计划,“不能只靠固定的了望哨,我们需要能机动的、善于隐蔽的侦察兵,深入到营地外围,甚至更远的区域,去主动搜集情报,监视敌特可能的动向。
” 这个任务,危险而艰巨。
需要的人员不仅要军事素质过硬,枪法精准,更要具备极强的野外生存能力、隐蔽能力和冷静的头脑。
人员选拔悄无声息地进行。
宋书羽亲自面试,从各排推荐的精锐战士中,挑选出了五名最优秀的士兵,组成了一支直接对他负责的“尖刀侦察班”。
班长由一位名叫孙德胜的老兵担任,他沉默寡言,但心思缜密,曾是团里有名的侦察兵。
同时,宋书羽也将目光投向了阿卜杜勒大叔和他的族人。
他们世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熟悉每一片沙丘,每一条干沟,对陌生人和异常现象的洞察力远超外人。
他们是这片土地上最好的眼睛和耳朵。
宋书羽找到阿卜杜勒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