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冷语藏锋机

关灯
宫门外的鸣鞭声炸响时,辛弃疾正立在垂拱殿东庑的廊下。

     晨雾未散,汉白玉阶上还凝着夜雨后的水痕,他能听见自己靴底与青石板相叩的声响,一下一下,撞得人心发紧。

     “辛转运使,”左侧传来低唤,王岊不知何时站到了他身侧。

     这位中书舍人今日着了青衫,腰间玉鱼袋在雾中泛着幽光,“陈相今早带了户部的账册来。

    ”他的拇指轻轻叩了叩自己袖中,那是藏着奏本的位置,“您且看他如何开口。

    ” 殿内传来宦官尖细的唱喏:“大朝会——开始!” 辛弃疾随众臣鱼贯而入。

     垂拱殿内,朱漆梁柱间龙涎香缭绕,宋孝宗赵昚端坐在御座上,冕旒下的目光扫过群臣,最终落在最前排的陈景渊身上。

     “启奏陛下,”陈景渊出列,玄色朝服上金线绣的云纹随着他躬身的动作泛起冷光,“臣闻江淮百姓今岁遭涝,米价腾贵至一贯五佰文一石。

    若不减税,恐生民怨。

    ”他从袖中抽出一卷黄绫,“户部已核过,减免江淮二税,可省银三十万两。

    ” “省银?”孝宗抚着玉圭的指节微微发紧,“三十万两能置多少甲胄?修几座边堡?” 陈景渊的嘴角浮起一丝极淡的笑:“陛下圣明。

    然兵需粮养,民无粮则兵无本。

    臣听说湖北转运司近日在查军资账册,辛使君莫非以为,饿着肚皮的百姓能替朝廷守边?” 殿内响起几不可闻的私语。

     辛弃疾感觉后颈的血脉突突跳动——这老匹夫,竟将话题绕到了他头上。

     他向前一步,玄色幞头下目光如刃:“回陛下,安民在固边,边不固则民不安。

    今金人陈兵淮北,骑兵三日可至淮水。

    若弛武备,靖康之祸恐再临!” “辛使君好大气魄!”陈景渊突然抚掌,眼角的皱纹堆成网,“可您可知,一石米养一卒三月?十万边军一年要耗粮四十万石!空言北伐,这银钱从天上掉下来么?”他转向孝宗,声音陡然放软,“陛下,臣等并非不愿战,实是国库空乏……” 殿中死寂。

     几个主和派的官员偷偷瞥向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