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孤楼雪夜棋
关灯
小
中
大
弃疾正对着残烛批《吴子兵法》,忽闻头顶传来雪块坠地的轻响。
抬眼时,见个道人立在门口,道袍下摆沾着雪,手里捧着卷残书。
小道丘玄清,游方至此。
道人也不客套,径自给自己倒了杯冷茶,使君批的《吴子》,以治为胜四字圈了七遍——可治兵易,治心难啊。
辛弃疾的笔地掉在案上。
他盯着道人怀里的残卷,封皮虽旧,却隐约可见九边图志四字。
这书他少时在祖父案头见过半页,说是北宋武臣所着,靖康之后便失传了。
此卷是贫道在雁门关外破庙捡的。
丘玄清将残卷推过去,图上标着河北暗渠、长城废垒,使君若不信,不妨与《武经总要》对照。
烛火突然蹿高半寸。
辛弃疾展开残卷的手在抖——图中画着的滹沱河水道,竟与他记忆里祖父指着地图说此处可伏兵的位置分毫不差;长城某段废垒旁注着可屯三千步卒,与他去年在山东听遗民说金人防备最松处不谋而合。
他忽然想起自己的过目不忘,从前只当是记书快,此刻却像有团火在脑里烧,将残卷内容与历代战例、民间传闻一一串起:雁门关若失,金兵可沿滹沱河南下取真定,亦可绕飞狐口袭定州,更能...更能从井陉道直插太原! 使君看着。
丘玄清指尖点在图上某处,此处是漳河故道,二十年前发大水淤了。
若能疏浚,河北流民可沿此道运粮——地是死的,人是活的。
他起身时,道袍扫落案头炭灰,贫道明日便走,这卷就送使君了。
话音未落,人已消失在风雪里,只留半枚酒葫芦在案上,沾着点没擦净的酒渍,是北方的烧刀子味。
那夜辛弃疾没合眼。
他将《九边图志》残卷与脑中记忆反复印证,越看越惊——原来河北山川不是金人的屏障,反是悬在他们头顶的刀。
可当他推演出第三条金兵南下路线时,笔突然断了墨。
纵有千般策,他望着窗外翻涌的雪云,声音哑得像生锈的剑,天子不纳,权臣掣肘,我这把刀,要砍谁? 炭盆里的火星炸响。
辛弃疾抓起案头《美芹十论》旧稿,就要往火里送。
忽闻楼梯传来细碎的脚步声,是范如玉的缠枝履——她总爱在鞋尖绣朵梅花,走起来像落了一路香雪。
使君这是要烧书?她的声音裹着
抬眼时,见个道人立在门口,道袍下摆沾着雪,手里捧着卷残书。
小道丘玄清,游方至此。
道人也不客套,径自给自己倒了杯冷茶,使君批的《吴子》,以治为胜四字圈了七遍——可治兵易,治心难啊。
辛弃疾的笔地掉在案上。
他盯着道人怀里的残卷,封皮虽旧,却隐约可见九边图志四字。
这书他少时在祖父案头见过半页,说是北宋武臣所着,靖康之后便失传了。
此卷是贫道在雁门关外破庙捡的。
丘玄清将残卷推过去,图上标着河北暗渠、长城废垒,使君若不信,不妨与《武经总要》对照。
烛火突然蹿高半寸。
辛弃疾展开残卷的手在抖——图中画着的滹沱河水道,竟与他记忆里祖父指着地图说此处可伏兵的位置分毫不差;长城某段废垒旁注着可屯三千步卒,与他去年在山东听遗民说金人防备最松处不谋而合。
他忽然想起自己的过目不忘,从前只当是记书快,此刻却像有团火在脑里烧,将残卷内容与历代战例、民间传闻一一串起:雁门关若失,金兵可沿滹沱河南下取真定,亦可绕飞狐口袭定州,更能...更能从井陉道直插太原! 使君看着。
丘玄清指尖点在图上某处,此处是漳河故道,二十年前发大水淤了。
若能疏浚,河北流民可沿此道运粮——地是死的,人是活的。
他起身时,道袍扫落案头炭灰,贫道明日便走,这卷就送使君了。
话音未落,人已消失在风雪里,只留半枚酒葫芦在案上,沾着点没擦净的酒渍,是北方的烧刀子味。
那夜辛弃疾没合眼。
他将《九边图志》残卷与脑中记忆反复印证,越看越惊——原来河北山川不是金人的屏障,反是悬在他们头顶的刀。
可当他推演出第三条金兵南下路线时,笔突然断了墨。
纵有千般策,他望着窗外翻涌的雪云,声音哑得像生锈的剑,天子不纳,权臣掣肘,我这把刀,要砍谁? 炭盆里的火星炸响。
辛弃疾抓起案头《美芹十论》旧稿,就要往火里送。
忽闻楼梯传来细碎的脚步声,是范如玉的缠枝履——她总爱在鞋尖绣朵梅花,走起来像落了一路香雪。
使君这是要烧书?她的声音裹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