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诏外之音

关灯
十万儿郎便是无根之萍,别说北伐,连立足都难。

     可若抗命...... 大人!秦猛突然撞开院门,铠甲上的雪落了满地,贾枢密院的幕僚到了,说要抚军安边,此刻在前厅喝茶呢! 来得正好。

    辛弃疾将密谕塞进袖中,转身对范如玉道:你去请戴明远来,就说要重录战报。

    又对秦猛道:备马,我去前厅会会这位幕僚。

     范如玉望着他的背影,忽觉喉头发紧。

     她解下臂上的狐裘追出去,在檐下拽住他的衣袖:昨夜我替阿霓熬药,听她说医馆里的峒老们今早杀了头猪,要送半扇来谢你开盐引。

    她将狐裘替他系紧,指尖在他心口轻轻一按,你且记着,这半扇猪肉里的热乎气,比黄绫上的字沉得多。

     辛弃疾低头看她,见她眼尾还带着昨夜熬夜的淡青,却笑得清亮。

     他伸手替她理了理被风吹乱的鬓发,指腹擦过她耳后那粒淡痣——这是他们成婚前夜,她在灯下绣鸳鸯时被针扎的。

     玉娘,你可知当年我在山东起义,最苦的时候是什么支撑着?他忽然说,不是剑,不是酒,是老卒们凑钱买的半块炊饼,是村妇塞给我女儿的一把枣子。

    他握了握她的手,如今这半扇猪肉,便是当年的炊饼和枣子。

     前厅里,贾元弼的幕僚正端着茶盏吹凉。

     那人穿宝蓝直裰,面上带笑,见辛弃疾进来,忙起身作揖:辛大人,我家大人常说,江右能有今日,全赖大人苦心。

     只是......他顿了顿,北边近日不太平,大人若能稍缓进兵,也是为朝廷分忧。

     分忧?辛弃疾解下狐裘搭在椅上,目光如刀,张某前日送来的粮册,说五岭道这个月多运了三千石米。

     这三千石米里,有峒人的兽皮,有汉商的盐巴,还有十万河北义士的命。

    他拍了拍案上的密谕,若真要分忧,不妨请贵使回临安时,替刘某带句话——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什么话?幕僚的笑有些僵。

     问问你家大人,辛弃疾端起茶盏,茶沫在盏中晃出细碎的光,他案头那盏茶,可还烫得嘴? 幕僚走后,戴明远抱着三本新抄的战报进来,额角还沾着墨渍:大人,按您说的,明本用薄竹纸,暗本用桑皮纸,连墨色都调得一样。

     辛弃疾将暗本收进梅林地窖的铁匣,又取出《五岭通舆图》,秦猛,你带两个亲兵,扮作押运赏赐的,走鄂州那条路。

     到了鄂州,找都统制王栐,把图交给他,就说此图非为地利,乃为忠魂所托 得令!秦猛接过图卷,铠甲相撞的脆响里,他忽然咧嘴一笑,大人,末将昨日见乌桓教头教义勇营爬崖,有个小子摔下来,正砸在阿霓姑娘的药筐上——您猜怎么着? 那小子爬起来就说,这药香比娘的绣花香 辛弃疾也笑了。

     他望着秦猛大步出去的背影,听见院外传来马嘶声,是那十匹御赐的战马在踢雪。

     夜更深时,梅林地窖里的烛火忽明忽暗。

     辛弃疾将近年所有诏书副本摊开,借着范如玉执的灯,逐字比对。

     他的金手指在此时悄然运转——三年前孝宗批措置江右,可相机行事相字末笔有个极小的勾;去年批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