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朝堂上的硝烟
关灯
小
中
大
案的身影拉得细长,投在糊着桑皮纸的窗棂上。
林昭神色沉静,阅着汪承业设法弄来的、几近原文抄录的弹劾奏章关键段落,面上不见喜怒,唯眼底深处掠过的一丝冷峭锋芒,显出其并非无动于衷。
“果然来了,较预想更快,更狠。
”他放下那几张轻飘飘却重若千钧的纸页,对一旁面色凝沉如铁的汪承业,及陈文烛密遣的心腹幕僚周师爷平静言道,“彼辈不敢在‘能否拉动’、‘是否高效’此等事实层面与我纠缠,自知理亏,便只得退守‘是否应该’、‘是否符合道统’这些虚渺却又占尽道德高地的层面来做文章。
祖宗之法,民生多艰……真是好大、好沉的帽子,足以压垮不知多少怀壮志者。
” “林兄弟,万万不可小觑此番风浪!”汪承业忧心如焚,额角渗出细汗,“如今朝中舆论,在漕运一党鼓噪下,对我等极为不利!言官清流,最重风闻奏事,三人成虎,众口铄金!若皇上和内阁顶不住压力,真下一道禁绝的旨意,我等前期投入的数十万两雪花银,数载心血,还有这方见曙光的铁路……恐皆要,皆要付诸东流矣!”其声带着一丝不易察的颤抖,商贾本能令其对政海风险怀有天然惧意。
周师爷亦捻着颔下山羊胡,压低声气道:“府尊大人身处漩涡中心,压力如山,寝食难安。
漕运一党在京城经营数十载,门生故旧遍布各部院,根深蒂固,盘根错节,恐非我等一府之力所能抗衡。
府尊命在下务必询及林总办,眼下危局,可有切实可行之应对良策?需知,留予我等之时日,恐怕无多。
”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林昭起身,走至窗前,“哗啦”一声推开窗扇,深夜微凉的空气涌入,携着厂区特有的煤炭与金属气息。
他望向外间远处高炉区依旧灯火通明、隐隐传来轰鸣的景象,那里,钢铁仍在熔炼,新轨正于轧制,一切并未因千里之外的攻讦而止歇。
他默然片刻,似要从这熟稔景致中汲取力量,随后缓缓转身,目光复又锐利坚定。
“彼辈弹劾由他弹劾,我等行事自我行事。
”林昭声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道,“汪东家,前时我嘱你密查整理的各项数据,如今可曾完备?须确保每一项皆能经得起反复推敲核查。
” 汪承业精神一振,如觅主心骨,忙从怀中贴身取出一油布包裹的册子,双手奉上:“均已齐备,请林兄弟过目!内含铁路修建至今,所有银钱出入明细账册,笔笔皆有来龙去脉;雇佣流民、工匠所支工钱总额,及此些钱粮流入市面对本地民生之提振;采买木石、钢铁、桐油等物,对周边相关产业的具体带动与增益数据;尚有最紧要者——‘启明号’首航及后续数次测试运载货物之具体数量、耗时,与完成同等运力所需骡马大车之数量、时日、草料消耗、人工成本之详实比对析解,尽录于此!所有数据,皆由老朽亲督账房,交叉核验,确保翔实准确,绝无半分虚夸!” “好!有此为凭,我等便有了反击根基!”林昭接过册子,轻拍两下,眼中透出赞许,“然则,光有此些冷冰冰的数字犹嫌不足,远远不足。
于朝堂之上,尤在那些惯于道德文章、对具体事务缺乏洞见的清流官眼中,数字本身缺了温度,缺了‘道义’光环。
我等尚需一件‘外衣’,一件符合圣人之道、能令朝堂诸公,尤是那位倡行‘安静务实’、主理枢垣的首辅大人,看得懂、听得进、觉其‘于国有益、于政有利’的外衣。
”
林昭神色沉静,阅着汪承业设法弄来的、几近原文抄录的弹劾奏章关键段落,面上不见喜怒,唯眼底深处掠过的一丝冷峭锋芒,显出其并非无动于衷。
“果然来了,较预想更快,更狠。
”他放下那几张轻飘飘却重若千钧的纸页,对一旁面色凝沉如铁的汪承业,及陈文烛密遣的心腹幕僚周师爷平静言道,“彼辈不敢在‘能否拉动’、‘是否高效’此等事实层面与我纠缠,自知理亏,便只得退守‘是否应该’、‘是否符合道统’这些虚渺却又占尽道德高地的层面来做文章。
祖宗之法,民生多艰……真是好大、好沉的帽子,足以压垮不知多少怀壮志者。
” “林兄弟,万万不可小觑此番风浪!”汪承业忧心如焚,额角渗出细汗,“如今朝中舆论,在漕运一党鼓噪下,对我等极为不利!言官清流,最重风闻奏事,三人成虎,众口铄金!若皇上和内阁顶不住压力,真下一道禁绝的旨意,我等前期投入的数十万两雪花银,数载心血,还有这方见曙光的铁路……恐皆要,皆要付诸东流矣!”其声带着一丝不易察的颤抖,商贾本能令其对政海风险怀有天然惧意。
周师爷亦捻着颔下山羊胡,压低声气道:“府尊大人身处漩涡中心,压力如山,寝食难安。
漕运一党在京城经营数十载,门生故旧遍布各部院,根深蒂固,盘根错节,恐非我等一府之力所能抗衡。
府尊命在下务必询及林总办,眼下危局,可有切实可行之应对良策?需知,留予我等之时日,恐怕无多。
”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林昭起身,走至窗前,“哗啦”一声推开窗扇,深夜微凉的空气涌入,携着厂区特有的煤炭与金属气息。
他望向外间远处高炉区依旧灯火通明、隐隐传来轰鸣的景象,那里,钢铁仍在熔炼,新轨正于轧制,一切并未因千里之外的攻讦而止歇。
他默然片刻,似要从这熟稔景致中汲取力量,随后缓缓转身,目光复又锐利坚定。
“彼辈弹劾由他弹劾,我等行事自我行事。
”林昭声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道,“汪东家,前时我嘱你密查整理的各项数据,如今可曾完备?须确保每一项皆能经得起反复推敲核查。
” 汪承业精神一振,如觅主心骨,忙从怀中贴身取出一油布包裹的册子,双手奉上:“均已齐备,请林兄弟过目!内含铁路修建至今,所有银钱出入明细账册,笔笔皆有来龙去脉;雇佣流民、工匠所支工钱总额,及此些钱粮流入市面对本地民生之提振;采买木石、钢铁、桐油等物,对周边相关产业的具体带动与增益数据;尚有最紧要者——‘启明号’首航及后续数次测试运载货物之具体数量、耗时,与完成同等运力所需骡马大车之数量、时日、草料消耗、人工成本之详实比对析解,尽录于此!所有数据,皆由老朽亲督账房,交叉核验,确保翔实准确,绝无半分虚夸!” “好!有此为凭,我等便有了反击根基!”林昭接过册子,轻拍两下,眼中透出赞许,“然则,光有此些冷冰冰的数字犹嫌不足,远远不足。
于朝堂之上,尤在那些惯于道德文章、对具体事务缺乏洞见的清流官眼中,数字本身缺了温度,缺了‘道义’光环。
我等尚需一件‘外衣’,一件符合圣人之道、能令朝堂诸公,尤是那位倡行‘安静务实’、主理枢垣的首辅大人,看得懂、听得进、觉其‘于国有益、于政有利’的外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