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肃清李贼,北平解围

关灯
“陈晖那小子,太骄傲了!以为自己是西北名将,就看不起燕军,结果栽了这么大的跟头!甘凉铁骑啊,就这么被打垮了,真是可惜!” 李文忠却叹了口气:“可惜什么?陈晖是自取其辱。

    不过,我儿九江也不是傻子,他让全军戒备,燕军想夜袭就难了。

    而且九江手里还有四十万大军,燕王殿下只有八万,兵力差距还是很大。

    ” 朱元璋看着天幕上燕军缴获的战马,心里的不安又多了几分——朱棣的兵力越来越强,战术越来越精,这已经不是他能轻易掌控的了。

    他对马皇后道:“你看棣儿,现在越来越像个统帅了。

    可他只是个藩王,要是他有了反心,谁能制住他?” 马皇后沉默了——她知道,朱元璋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

    朱棣未来的实力,已经足以威胁到太子的地位,甚至威胁到朱元璋的皇权。

     天幕的白光再次亮起,画面切换到郑村坝的战场上。

    李景隆的四十万大军依托营垒防守,燕军八万骑兵在营外列阵,双方剑拔弩张,大战一触即发。

    黑色字迹如战鼓般密集,讲述着这场决定靖难之役走向的决战: 【次日清晨,郑村坝的雾气渐渐散去。

    李景隆站在营垒上,看着燕军的阵型,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笑容——他知道,朱棣比他更急于决战。

    】 【原因很简单:北平都司的兵将家眷,全在北平城内。

    要是瞿能攻破北平,燕军士兵就会无心恋战,不战自溃;而大宁都司的宁城,耕地稀少,人口不足,交通不便,根本无法作为对抗朝廷的基地。

    朱棣只能速战速决,要是拖下去,必败无疑。

    】 【而李景隆的中央军,依托营垒防守,粮草充足,根本不急于决战。

    他坚信,朱棣一定会趁势连夜进攻郑村坝,只要燕军进攻,他就能依托营垒,消耗燕军的兵力,等到瞿能攻破北平,燕军自然会溃败。

    】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可李景隆和他麾下的将领,都低估了两点:一是朱棣对燕军的掌控力,二是北平都司将士对朱棣的忠诚度。

    燕军并没有出现李景隆设想的“急于进攻”的情况,反而在营外就地休息,养精蓄锐。

    】 【朱棣坐在马背上,看着李景隆的营垒,对身边的张玉道:“李景隆以为我会急,我偏不急。

    传令下去,全军就地取暖,休息养精蓄锐。

    派斥候密切侦查李景隆的营垒,尤其是要搞清楚,南方士卒集中在哪些营寨。

    ”】 【燕军士兵们拿出干粮和水,坐在地上休息,有的士兵还拿出毯子,裹在身上取暖——他们知道,燕王殿下自有妙计,只要听从命令,就能打赢这场仗。

    】 【斥候很快回报:“启禀殿下,李景隆的营垒中,中军七营全是南方士卒。

    这些南方士卒不适应北方的气候,昨晚又一夜未眠,现在士气低落,防备也很松懈。

    ”】 【朱棣眼睛一亮:“好!就打他的中军七营!”】 【直到接近午时,太阳升到头顶,燕军才开始行动。

    朱棣下令:“吹号!进攻!”】 【燕军精骑前锋吹响号角,如潮水般朝着李景隆的中军七营冲锋。

    中军七营的南方士卒,本就疲惫不堪,又不适应北方的寒冷,看到燕军冲锋,顿时乱作一团。

    有的士兵扔下武器逃跑,有的士兵吓得躲在营寨里不敢出来。

    】 【中军七营很快被燕军击溃。

    李景隆在营垒上看到这一幕,气得大喊:“调兵!快调兵支援中军!”】 【中央军的援军很快赶到,与燕军展开激战。

    双方从上午一直打到黄昏,战场上尸横遍野,鲜血染红了郑村坝的土地。

    燕军虽然人数少,可个个都是精锐,战斗力极强;中央军虽然人数多,可士气低落,又缺乏统一指挥,渐渐落入下风。

    】 【朱棣看着战场上的局势,知道不能再拖下去。

    他下令:“张玉、陈亨,你们各率一万骑兵,从两翼迂回,猛攻中央军的侧翼!”】 【张玉、陈亨领命,率领骑兵从两翼纵深迂回,突然出现在中央军的侧翼,发起猛攻。

    中央军的阵型本就混乱,被燕军从侧翼突袭,顿时崩溃。

    】 【战至夜间,李景隆知道大势已去,不得不下令:“全军撤退!抛弃辎重,轻装撤退!”】 【中央军士兵们听到命令,纷纷扔下辎重,朝着南方逃跑。

    燕军趁势追击,缴获了大量的战马、牲畜、车辆和军械辎重。

    据《明实录》记载,郑村坝之战,燕军斩首数万,俘虏数万,战果显着。

    但从战报来看,燕军虽然缴获颇丰,却没有俘虏中央军的高级将领——李景隆带着残余的兵马,整建制撤退了。

    】 “赢了!四哥赢了!”朱橚兴奋得跳起来,手里的茶杯都掉在了地上,“八万打二十万,还打赢了!这可是千古奇功啊!” 傅友德也激动得满脸通红:“两翼纵深迂回!这战术用得太妙了!在战场上局势胶着的时候,从侧翼突袭,一下子就打乱了中央军的阵型,高!实在是高!” 徐达看着天幕上的画面,眼里满是欣慰——他没想到,自己的女婿,居然能成长为如此厉害的统帅。

    可欣慰之余,又多了一丝担忧——朱棣的实力越来越强,将来要是真的反了,谁能制住他? 天幕的画面最后切换到北平城外。

    瞿能率领的西川军还在围攻北平,丽正门外的城墙已经出现了多处缺口,城墙上的燕军拼死抵抗。

    黑色字迹带着“解围”的轻松,结束了这场决战: 【郑村坝之战结束后,朱棣没有追赶李景隆的残余兵马,而是率领燕军主力,火速救援北平——他知道,北平才是根本,要是北平丢了,就算打赢了郑村坝之战,也没用。

    】 【此时的北平城外,瞿能率领的西川军已经攻到了丽正门下,城墙被炸开了一个缺口,西川军士兵正从缺口往里冲。

    朱高炽站在城墙上,亲自指挥士兵抵抗,他的脸上满是汗水和灰尘,却依旧眼神坚定:“守住!一定要守住!父王很快就会回来!”】 【顾成站在朱高炽身边,挥舞着大刀,斩杀爬上城墙的西川军士兵:“世子殿下放心!末将就算战死,也会守住北平!”】 【就在北平即将被攻破的时候,远处传来了燕军的号角声——朱棣率领主力赶到了!】 【燕军主力从北面杀来,瞿能的西川军腹背受敌。

    城内的燕军士兵听到号角声,士气大振,纷纷发起反攻。

    西川军士兵本就疲惫不堪,看到燕军主力到来,顿时乱作一团,被迫溃散败逃。

    】 【北平终于解围。

    朱棣走进北平城,看着满身尘土的朱高炽,拍了拍他的肩膀:“好儿子,辛苦你了。

    ”】 【朱高炽笑着摇了摇头:“父王,只要您能回来,儿子不辛苦。

    ”】 【此战,燕军不仅解了北平之围,还缴获了大量的辎重——这些辎重,足够燕军扩招兵马、整修城防,为接下来的战斗做准备。

    而中央军,则损失惨重,不得不撤退到南方,等待补充铠甲、兵器、战马,还有数以十万计的民夫。

    】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郑村坝之战的胜利,虽然让朱棣暂时摆脱了危机,但他距离失败,仍然只有一步之遥——中央军的实力依然强大,只要李景隆补充兵力,还会卷土重来;而燕军,虽然兵力有所增加,可地盘依旧狭小,粮草也很紧张。

    这场靖难之役,还远远没有结束。

    】 天幕的白光渐渐暗了下去,可奉天殿内的气氛,却异常沉重。

    每个人都看着朱棣,眼神里满是复杂——有欣慰,有恐惧,有忌惮,还有不安。

     朱元璋坐在龙椅上,第一次对自己的四儿子感到了深深的恐惧。

    他看着朱棣,声音沙哑:“天德,你看到了吗?这已经不是咱能轻易压住的人了。

    绝对不能让老四去北平就藩!” 龙椅上,第一次对自己的四儿子感到了深深的恐惧。

    他看着朱棣,声音沙哑:他的威望太可怕了——大宁的将领听他的,北平的士兵听他的,连西北来的陈晖都被他打得落荒而逃!要是让他真到了北平,有了天幕上这样的势力,这龙椅,咱还坐得稳吗?标儿的太子之位,还坐得稳吗?” 徐达躬身站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