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敌众我寡,四面楚歌

关灯
禀殿下!前军遭中央军猛攻,阵形大乱,请殿下速派援兵!”】 【朱棣在中军接到求援,脸色凝重。

    他知道,不能再等了。

    他立刻下令:“朱能、薛禄!你们各率五千精骑,从左翼、右翼抽调兵力,会师丘福的前军骑兵预备队,共计一万五千骑兵,火速支援前军!务必稳住阵形!”】 【朱能、薛禄领命,立刻率领骑兵出发。

    朱能临走前,对左翼副将陈亨道:“陈将军,左翼就交给你了!务必守住,等我回来!”陈亨躬身道:“末将遵命!定能守住左翼!”】 【一万五千燕军骑兵火速赶到前军,朱能、薛禄、丘福三人合力,重新组织骑兵冲锋,朝着中央军的侧翼发起猛攻。

    瞿能父子见状,不得不分兵抵御,中央军的中军攻势,终于被迟滞了片刻。

    】 【张玉抓住机会,迅速重整前军残兵,重新结成防御阵形。

    燕军前军的阵形,终于稳住了。

    】 “好险!”蓝玉松了口气,擦了擦额头的冷汗,“还好棣儿把兵力集中在四围,前军够坚固,不然早就崩了!朱能、薛禄来得也及时,总算是稳住了局面。

    ” 傅友德却皱着眉,道:“别高兴得太早。

    李景隆的中军只是被迟滞,并没有撤退。

    而且朱能、薛禄从左右翼抽调了骑兵,左翼的陈亨只剩下步兵,要是平安从右翼绕后,左翼就危险了。

    ” 徐达点了点头,道:“友德说得对。

    李景隆不会这么轻易放弃,他肯定还有后招。

    ”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朱元璋听到“前军稳住”,心里也松了口气,可随即又想起傅友德的话,脸色再次沉了下来:“但愿棣儿能想到这一点,别被九江算计了。

    ” 朱棣站在一旁,心里也满是担忧。

    他知道,李景隆的攻势只是开始,真正的杀招,还在后面。

    他悄悄看向天幕,希望能看到接下来的战局发展。

     天幕的画面一转,聚焦在燕军中军与中央军右翼的交锋处。

    黑色字迹带着“转折”的紧张,继续讲述战局: 【朱棣稳住前军后,并没有放松警惕。

    他看着战场,发现中央军的右翼(平安、吴杰所部)攻势不强,只是远远地列阵,没有主动进攻。

    朱棣立刻意识到,这是一个机会。

    】 【他对身边的将领徐忠道:“徐忠,你率领一千精锐骑兵,绕出我军左翼,从李景隆右翼的薄弱处发起突袭,目标是陈晖的甘凉铁骑侧翼。

    记住,不求歼敌,只求迟滞中央军的中军攻势,为张玉彻底重整前军争取时间。

    ”】 【徐忠领命,率领一千精锐骑兵,悄悄绕出燕军左翼,朝着中央军右翼的方向疾驰而去。

    中央军右翼的平安、吴杰,正专注于观察燕军左翼的动向,没有注意到这支突袭的骑兵。

    】 【徐忠率领骑兵,突然出现在陈晖甘凉铁骑的侧翼。

    甘凉铁骑此时正配合中军进攻燕军前军,侧翼防御空虚。

    徐忠下令:“冲锋!”一千燕军骑兵如尖刀般插入甘凉铁骑的侧翼,斩杀无数甘凉铁骑士兵。

    】 【陈晖见状,大怒,立刻分兵抵御。

    甘凉铁骑的攻势被打乱,中央军的中军失去了侧翼掩护,攻势再次被迟滞。

    】 【张玉抓住这个机会,彻底重整前军残兵,不仅稳住了阵形,还组织士兵发起了小规模的反击。

    燕军前军的士气,渐渐恢复。

    】 【可朱棣不知道,这正是李景隆计划的第一步。

    李景隆站在中军高台上,看着燕军左右翼的骑兵被抽调至前军,尤其是左翼的朱能带走了大量骑兵,只剩下陈亨率领的步兵苦苦支撑,嘴角勾起一抹得意的笑容:“朱棣,你果然上钩了!传我将令,右翼平安、吴杰所部,实施计划!”】 【李景隆的真正杀招,终于浮现——他早已下令,让平安、吴杰率领右翼的辽东骑兵主力(五万)与山西骑兵主力(五万),组成“右翼打击集团”,趁着燕军左翼兵力空虚,实施深远纵深迂回,绕到燕军左翼侧后。

    】 【平安、吴杰接到命令,立刻率领十万骑兵,悄悄绕出中央军右翼,朝着燕军左翼侧后疾驰而去。

    由于燕军的注意力都在前军,竟没有发现这支迂回的骑兵。

    】 【很快,平安、吴杰率领的十万骑兵,就出现在燕军左翼侧后。

    陈亨率领的左翼燕军(两万步兵),顿时陷入腹背受敌的境地。

    】 【“进攻!”平安下令,辽东骑兵与山西骑兵如潮水般朝着燕军左翼发起猛攻。

    陈亨虽然勇猛,可麾下只有步兵和少量骑兵,根本抵挡不住骑兵的冲锋。

    燕军左翼士兵纷纷倒下,阵形瞬间崩溃。

    】 【陈亨挥舞着大刀,拼死抵抗,却被一名辽东骑兵射中左臂,鲜血直流。

    他忍着剧痛,继续指挥士兵作战,可最终还是寡不敌众,被辽东骑兵包围。

    陈亨身中数刀,重伤倒地,被亲兵拼死救走。

    】 【燕军左翼惨败的消息,很快传到了后军。

    后军统帅房宽、刘才得知后,立刻率领一万五千后军士兵,前去支援左翼。

    可他们刚出发没多久,就遇到了平安、吴杰率领的骑兵主力。

    】 【“杀!”平安下令,辽东骑兵与山西骑兵再次发起冲锋。

    后军士兵多为北平卫所兵,战力远不如辽东骑兵,很快就被击溃。

    房宽、刘才率领残兵撤退,却被骑兵追杀,损失惨重。

    】 【燕军左翼、后军接连失败,战场形势瞬间逆转。

    平安、吴杰率领骑兵,打退房宽、刘才后,打开了通往燕军正后方的最短通路。

    他们迅速重整队形,朝着燕军正后方运动,准备将燕军彻底包围。

    】 【“启禀殿下!后军急报!平安、吴杰率领十万骑兵,已绕至我军正后方,准备包围我军!”后军的斥候连滚带爬地跑到朱棣面前,大声报告。

    】 【朱棣脸色骤变——他没想到,李景隆的杀招来得这么快,这么狠。

    他知道,要是被中央军包围,燕军就会陷入绝境。

    他当机立断,对朱高煦道:“高煦,你率领剩余的兵马,坚守中军!我亲自率领中军,去支援后军!”】 【朱高煦躬身道:“父王放心!儿臣定能守住中军!”】 【朱棣率领数千精锐骑兵,火速朝着后军方向疾驰而去。

    他知道,这一战,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

    】 “不好!棣儿被算计了!”朱元璋大喊一声,脸色瞬间变得惨白,“李景隆这小狐狸,居然早就安排了右翼迂回!现在燕军左翼、后军都败了,还被包围了,这可怎么办?” 傅友德也叹了口气,道:“这下麻烦了。

    十万骑兵绕到后方,燕军只有两万五总预备队,带走一部分,高煦殿下只有一半中军,根本挡不住中央军的进攻。

    ”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徐达看着天幕上燕军被包围的画面,心里满是沉重:“李九江这次是真的下了功夫,布了这么大一个局。

    老四要是想不出办法,这次真的要栽在白沟河了。

    ” 朱元璋听到“被包围”,心里一沉,差点从龙椅上站起来。

    他看着天幕上朱棣疾驰的背影,声音沙哑:“棣儿,你可一定要撑住啊!你不能就这么死了!” 马皇后双手合十,指节因用力而泛白,泪珠顺着脸颊滑落,滴在衣襟上晕开一小片湿痕。

    她看着天幕上朱棣率骑疾驰的背影,声音哽咽得几乎不成调:“重八,你看棣儿……他这是在拼命啊。

    咱的儿子,怎么就落到这般境地?一边是亲侄子要杀他,一边是亲爹要削他,他到底做错了什么?” 朱元璋坐在龙椅上,浑身紧绷如拉满的弓,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他看着马皇后通红的眼眶,看着天幕上被十万骑兵包围的燕军,心里像被钝刀反复切割——他恨朱棣的野心,可那也是他的亲儿子;他怨朱允炆的狠辣,可那也是他钦定的皇太孙。

    这份两难的痛,比当年鄱阳湖大战时挨的箭伤,还要难熬。

     “皇后娘娘,您别太伤心。

    ”宋濂连忙上前,声音温和却带着无力,“燕王殿下骁勇,定能想出破局之法。

    再说,天幕还没播到最后,说不定还有转机。

    ” 李善长也跟着劝:“是啊,皇后娘娘。

    燕王殿下有上天庇佑,郑村坝之战就能以少胜多,这次肯定也能化险为夷。

    ” 可马皇后只是摇头,泪水越流越凶:“庇佑?要是真有庇佑,怎么会让咱朱家的人自相残杀?你看那白沟河的水,都被血染红了,那都是咱大明的好儿郎啊!棣儿要是有个三长两短,咱……?” 这话像一根针,扎在朱元璋心上。

    朱棣是他和妹子的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