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文臣交好,东宫异梦
关灯
小
中
大
府内一片冷清。
这座王府原是应天府内一处闲置的官员宅邸,朱元璋废朱标太子之位后,将其改封为吴王,仓促之间只简单修葺了一番,连王府的匾额都还没来得及更换,透着一股潦草与凄凉。
朱标躺在病榻上,脸色苍白如纸。
自昨日听闻朱元璋给朱棣下跪认错后,他便一病不起,连早朝都未能参加。
此刻他靠在床头,看着窗外飘落的枯叶,眼神空洞,语气带着几分疲惫:“爱妃,你说……父皇是不是早就知道,我不是当皇帝的料?” 吕氏坐在床边,手里拿着一方手帕,轻轻为朱标擦了擦额头的冷汗。
她的脸色也不好看,眼眶红肿,显然是哭过。
听到朱标的话,她强装镇定,低声道:“殿下,您别多想。
陛下只是一时被天幕影响,等过些日子,陛下想通了,定会明白您的好。
” “想通了?”朱标自嘲地笑了笑,咳嗽了几声,语气中满是绝望,“昨日太监来报,父皇在朝会上让老四总领东宫事务,代掌朝政,一月之后便是老四的册封大典。
这还不够明显吗?父皇已经选定老四做继承人了,我这个吴王,不过是个摆设罢了。
”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看着吕氏,眼神中带着几分愧疚:“委屈你了。
当年你嫁给我,本以为能做太子妃,日后做皇后,没想到……现在却只能跟着我,住在这简陋的王府里,还要担惊受怕。
” 吕氏的眼泪忍不住流了下来,她摇了摇头,哽咽道:“殿下,我不委屈。
只要能和您、和允炆在一起,住在哪里都一样。
我只是担心……担心允炆的未来。
四弟他……他会不会容不下允炆?” 提到儿子朱允炆,朱标的眼神中闪过一丝担忧。
他沉默了片刻,才缓缓开口:“放心吧。
昨日我听太监说,父皇已经求老四放过我和雄英,老四也答应了。
允炆是我的儿子,老四应该不会为难他。
何况,就算允炆不服,他能斗得过老四?” 就在这时,一名太监跌跌撞撞地跑了进来,脸色慌张,跪在地上禀报:“吴王殿下!吴王妃!方才奴才在王府外听官员们说,今日早朝后,李善长等几位大人都去给燕王殿下表忠心了,还说……还说殿下您色厉胆薄、优柔寡断,比不上燕王殿下……” “够了!”朱标猛地打断太监的话,胸口剧烈起伏,一口气没上来,剧烈地咳嗽起来。
吕氏连忙拍着他的背,急声道:“殿下!您别生气!那些官员都是见风使舵的小人,他们的话不能信!” 朱标咳嗽了许久,才渐渐平复下来。
他看着窗外,眼神中的最后一丝希望也熄灭了。
他缓缓闭上眼睛,语气带着几分认命:“罢了……都罢了。
我斗不过老四,从一开始就斗不过。
接受现实吧,爱妃,我们输了。
” 吕氏看着朱标绝望的模样,心里又急又气,却无可奈何。
她很清楚,朱棣的强大,不仅在于他的军事才能,更在于他得到了朱元璋马皇后和淮西武勋贵族的支持。
而她,不过是一个文官的女儿,娘家没有足够的势力,根本无法与朱棣抗衡。
她低下头,双手紧紧攥着手帕,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只要能让允炆平安无事,就算让她付出一切,她也愿意。
可就在这时,脑海中却突然闪过一个身影——那是朱棣穿着铠甲的模样,身姿挺拔,眼神锐利,在天幕上的夹河之战中,浑身是血却依旧指挥若定,那份雄姿英发,让她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
她又想起往日在东宫时的场景:朱棣和徐妙云在花园里抚琴看书,徐妙云靠在朱棣身边,笑容温柔,朱棣则低头看着她,眼神中满是宠溺。
那时她只觉得羡慕,可此刻回想起来,却莫名地感到一阵妒忌,脸颊也不受控制地泛红。
“吕氏?你怎么了?脸色怎么这么红?是不是生病了?”朱标察觉到她的异样,担忧地问道。
吕氏猛地回过神,连忙低下头,避开朱标的目光,声音带着几分慌乱:“没……没什么,殿下
这座王府原是应天府内一处闲置的官员宅邸,朱元璋废朱标太子之位后,将其改封为吴王,仓促之间只简单修葺了一番,连王府的匾额都还没来得及更换,透着一股潦草与凄凉。
朱标躺在病榻上,脸色苍白如纸。
自昨日听闻朱元璋给朱棣下跪认错后,他便一病不起,连早朝都未能参加。
此刻他靠在床头,看着窗外飘落的枯叶,眼神空洞,语气带着几分疲惫:“爱妃,你说……父皇是不是早就知道,我不是当皇帝的料?” 吕氏坐在床边,手里拿着一方手帕,轻轻为朱标擦了擦额头的冷汗。
她的脸色也不好看,眼眶红肿,显然是哭过。
听到朱标的话,她强装镇定,低声道:“殿下,您别多想。
陛下只是一时被天幕影响,等过些日子,陛下想通了,定会明白您的好。
” “想通了?”朱标自嘲地笑了笑,咳嗽了几声,语气中满是绝望,“昨日太监来报,父皇在朝会上让老四总领东宫事务,代掌朝政,一月之后便是老四的册封大典。
这还不够明显吗?父皇已经选定老四做继承人了,我这个吴王,不过是个摆设罢了。
”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看着吕氏,眼神中带着几分愧疚:“委屈你了。
当年你嫁给我,本以为能做太子妃,日后做皇后,没想到……现在却只能跟着我,住在这简陋的王府里,还要担惊受怕。
” 吕氏的眼泪忍不住流了下来,她摇了摇头,哽咽道:“殿下,我不委屈。
只要能和您、和允炆在一起,住在哪里都一样。
我只是担心……担心允炆的未来。
四弟他……他会不会容不下允炆?” 提到儿子朱允炆,朱标的眼神中闪过一丝担忧。
他沉默了片刻,才缓缓开口:“放心吧。
昨日我听太监说,父皇已经求老四放过我和雄英,老四也答应了。
允炆是我的儿子,老四应该不会为难他。
何况,就算允炆不服,他能斗得过老四?” 就在这时,一名太监跌跌撞撞地跑了进来,脸色慌张,跪在地上禀报:“吴王殿下!吴王妃!方才奴才在王府外听官员们说,今日早朝后,李善长等几位大人都去给燕王殿下表忠心了,还说……还说殿下您色厉胆薄、优柔寡断,比不上燕王殿下……” “够了!”朱标猛地打断太监的话,胸口剧烈起伏,一口气没上来,剧烈地咳嗽起来。
吕氏连忙拍着他的背,急声道:“殿下!您别生气!那些官员都是见风使舵的小人,他们的话不能信!” 朱标咳嗽了许久,才渐渐平复下来。
他看着窗外,眼神中的最后一丝希望也熄灭了。
他缓缓闭上眼睛,语气带着几分认命:“罢了……都罢了。
我斗不过老四,从一开始就斗不过。
接受现实吧,爱妃,我们输了。
” 吕氏看着朱标绝望的模样,心里又急又气,却无可奈何。
她很清楚,朱棣的强大,不仅在于他的军事才能,更在于他得到了朱元璋马皇后和淮西武勋贵族的支持。
而她,不过是一个文官的女儿,娘家没有足够的势力,根本无法与朱棣抗衡。
她低下头,双手紧紧攥着手帕,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只要能让允炆平安无事,就算让她付出一切,她也愿意。
可就在这时,脑海中却突然闪过一个身影——那是朱棣穿着铠甲的模样,身姿挺拔,眼神锐利,在天幕上的夹河之战中,浑身是血却依旧指挥若定,那份雄姿英发,让她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
她又想起往日在东宫时的场景:朱棣和徐妙云在花园里抚琴看书,徐妙云靠在朱棣身边,笑容温柔,朱棣则低头看着她,眼神中满是宠溺。
那时她只觉得羡慕,可此刻回想起来,却莫名地感到一阵妒忌,脸颊也不受控制地泛红。
“吕氏?你怎么了?脸色怎么这么红?是不是生病了?”朱标察觉到她的异样,担忧地问道。
吕氏猛地回过神,连忙低下头,避开朱标的目光,声音带着几分慌乱:“没……没什么,殿下